从当年明月到马伯庸

作者: 是木头的木 | 来源:发表于2019-03-23 23:30 被阅读4次

        第一次接触到明史是在初中的时候,借的同学的《明朝那些事儿》,那时候初三,没多少时间,就放在桌上,后来没想到被老师盯上了,这个老师借过去看,那个老师借过去看,最后没能读完整套书。

        幽默诙谐的笔风让我想不到历史原来这么有趣,那些名将,忠臣,历代皇帝,太监等等人就这样浮现在眼前,就感觉他们在向你打招呼一样。

        但是《明朝那些事儿》说得大多都是大人物的事迹,了解到的是那个大宏观下的明朝。

        是真的爱看,这套书实体书,电子版来回倒腾了六七遍,仍看不厌。

        前不久,同学向我推荐了知乎上的一篇文章,马伯庸写的,叫《天下透明》,说得关于明朝的黄册政策,后来听说他出了一本书——《显微镜下的大明》,于是找来看。

        突然发现原来历史并非帝王名相家事,那千百年来每一个百姓的生活才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之前一直听说,崇祯帝继位接手了一个烂摊子,那时候没看出来有多烂,只是觉得要是崇祯不杀袁崇焕,孙承宗还能多活几年,明朝说不定就能继续下去。

        后来发现错的离谱。

        明末时候,明朝这个机器已经千穿百孔,已经运行不下去了,流民四起,压都压不住,说到底还是黄册把百姓都禁锢在了原地,几百年的发展,中间的利益团体越大强大,相互勾结,朝廷再也不能清楚地了解基本情况,最底层的百姓一个接一个的被逼的走投无路。

        结局就是大明亡了。

        关于历史真的了解太少,了解越多,越觉得自己浅薄。

       

     

相关文章

  • 从当年明月到马伯庸

    第一次接触到明史是在初中的时候,借的同学的《明朝那些事儿》,那时候初三,没多少时间,就放在桌上,后来没想到...

  • 2020年度书单

    《明朝那些事儿》(7部)-当时明月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显微镜下的大明》-马伯庸 《马伯庸笑翻中国史》-马伯...

  • 2019亚马逊年度电子书销量榜单

    付费畅销榜前十 1、 《三体全集》-刘慈欣 2、《长安十二时辰》-马伯庸 3、《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 4、《活...

  • 流畅的追剧爽感,都被中插“牛皮癣”杀死了

    文丨星河鹭 从马伯庸吐槽,到中插广告下架,播出平台只花了数天时间而已。1月6日,原著作者马伯庸发博称《古董局中局》...

  • T计划:阅读与写作Day7

    今天关注了马伯庸作客东方甄选,对话刚恢复上播几天的董宇辉,谈到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等作品。 关于写作,马伯庸曾说...

  • 《刺客信条:长安》,是玩笑?还是游戏!

    文|张书乐 比起看剧,还是直接抄起一本马伯庸的《长安十二时辰》原著更过瘾。 没别的,更能感觉到马亲王(马伯庸的昵称...

  • 读《长安的荔枝》

    知道马伯庸是从《长安十二时辰》开始,读了书、看了电影还挺了《晓说》栏目中对马伯庸的采访。前几天从小红书上看到了对这...

  • 马伯庸:这样获得写作的创意和灵感(转载)

    4月22日,在UP2018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作家马伯庸分享了他获得写作创意的经验。马伯庸的很多作品都涉及到历史...

  •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_马伯庸

    这确实是一本中国的简史,简单到作者只从“德行”这一个角度,带领我们走过了中国5000年的历史。这里的“德行”还不是...

  • 马伯庸直播

    把人物推向绝境,通过人物在绝境中的选择,展示价值观。 用动作开头。小说画面动作花。无论多烂,都要坚持写完小说,坚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当年明月到马伯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ty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