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导读的这本书叫做《刻意练习》,进入主题,我想讲一个人物——李莫愁。
小时候看古天乐版本的《神雕侠侣》,对她印象尤为深刻,一开场就是她对走镖的镖师大开杀戒,只因为镖旗上有一个“何”字,杀光之后,神情漠然的低吟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而她最终的结局是死在情花之中——在绝情谷内被万千情花刺中后,仍不忘陆展元,叨叨着“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和万千情花一起化为灰烬。
李莫愁的一生,很显然是悲剧的一生,这个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呢?是她心底一个信念,她要和陆展元双宿双飞。而很明显,陆展元已死,这个信念永远不可能完成。她心底无法接纳这份不可能,所以在行为上她向外折磨别人,向内折磨自己,把自己折磨致死。
假设她愿意调整这个信念,能够相信,离开陆展元,也会有那样一个丰神俊朗的男子跟自己携手百年的话。相信她就不会成为名震江湖的女魔头赤练仙子了。
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呢?主要是想给大家看这幅图片。
读一本书,目的在于吸收书里的知识,完成自身的成长。
而一本书能称之为好书,一定是它拓宽了读者的信念,激发读者跨越自己的舒适区,去做了一些不一样的行为,从而获得更多的人生成果,拓宽自身的空间的格局。
《刻意练习》是一本好书,这本书拓宽了我们哪些信念呢?整体读下来,被拓宽有两个:
信念一:大部分“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训练的产物
换而言之,就是透过一定培训,你也可以做到。书中罗列的两个例子:
a. 莫扎特的完美音高
在音乐上,“绝对音高”(absolute pitch)是个技术术语[更多的人称之为“完美音高”(perfect pitch)]。它异常罕见,大约在每万人中,只有1个人具备这种能力。这种能力在世界级的音乐家之中,比在我们普通人之中更加罕见,甚至在乐器演奏名家中,也非同寻常:人们认为,这种能力,贝多芬有,勃拉姆斯却没有;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有,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却没有;弗兰克·辛纳屈有,迈尔斯·戴维斯却没有。
可是,在日本心理学家榊原彩子(Ayako Sakakibara)的实验里面,24个年龄为2~6岁的孩子在长达数月的训练后,却个个都拥有。
b. 史蒂夫的超强记忆力
一个正常的大学生,从一个开始只能记住7个数字,经过200多次的练习,最后稳步提升到记住82个随机数字。
信念二:从新手到大师,仅仅努力练习是不够的
生活中总会碰到这样的对话:
- “任务完成了吗?”
- “没有”
- “为什么没完成?”
- “花了很久去搞,就是不行啊”
这段对话里面,蕴含的限制性信念就是——努力练习,花了时间,就应该有成果。很显然,这个逻辑是不成立,因为除了时间,还需要其它几样元素。
元素1 有效的阶段性目标
一个有效的目标,必须符合SMART标准
- Specific,具体的
- Measurable,可度量的
- Attainable,可实现的
- Relevant,相关性,指实现此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关联情况
- Time-based & Traceable:有时间节点的,可追溯的。
这其中最难把握的是R,比如以下两个目标:
- 今天下午练习曲子3遍。
- 今天下午练习曲子,连续3次不犯任何错误,以适当的速度弹奏完。
很明显,两个目标在S、M、A、T上都很好,但是第2个目标更有效果,因为它跟成为音乐家这个终极目的更具有相关性。
元素2 专注、聚焦
教练技术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公式
P=p-i,
- 第一个P是performance,指外在表现和成绩,
- 第二个p是potential,表示潜能,
- i是interference,表示干扰。
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和成绩,是他的潜能减去干扰,干扰越大,成绩就越小。这个公式是美国的添·高威提出来的,他曾经是一名网球教练,后来将运动场上的训练方法引进企业界,催生了企业教练技术。
如何区分干扰?这与目标有关,所有与目标不一致的信念和想法,都是干扰。干扰并不一定是外人阻止你去实现目标,更多的表现在个人内在的信念和心态,集中地体现在内心的对话。企业家投资新项目,肯定会听到各种声音,关键是这些声音在他心中产生了怎么样的对话,如果他有坚定的信念,有必胜的心态,就会对干扰绝缘,迈出革命性的一步。
常见的干扰有很多,比如拖延的习惯,“没关系,下次做好就行”的自我安慰,“这件事情不重要”的自我判断等等。如果不排除这些干扰,自身的潜能就无法得到很好的挖掘。最终留给自己的,就是目标没达成的遗憾,比如书里面那个女生。
元素3 有效的外部反馈
李世民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练习的过程中,最恐怖的事情是练错了而不自知,这部分在约哈利窗里面属于盲点。外部反馈就用用来消除盲点的,让你清楚的知道对错。
元素4 走出舒适区
再次回到这幅图,固有的信念下,执行固有的行为,必然获得固定的成果。这个中间就是每个人的舒适空间。要想获得更多的成果,就必须拓宽这个空间,从挑战空间里面抢地盘,这个过程一定充满很多不舒服的体验,只有自身拥有强烈改变的意愿,才有走到最后,成为领域大师。
以上四个元素融合在一起就是有目的的练习。这样会成长的很快,但也会遇到一个瓶颈,就像书里的那个女生一样,同样的练习、反馈,但是她没有获得史蒂夫一样的效果,为什么呢?因为练习是有诀窍的,这个诀窍就是心理表征。这个举一个简单例子:
大家如果不是程序员的话,看幅图,看到的就是各种字母,不能理解其意思,而我,作为一名资深程序员,一眼就能看到两者的含义是等价的,但是分别使用了 maven 和 gradle 的语法来表示。拥有这种能力是因为我脑海中建立了相对应的心理表征。更多的关于心理表征的内容,大家可以听太阳姐的分享,我的分享到此结束啦。
千聊语音链接:https://m.qlchat.com/topic/270000281749780.htm
沉思的Panda
2017-03-2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