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苦辣酸甜,书中自有悲欢离合,书中自有喜怒快乐。做为《乡情乡韵》主编之一,今天我要来说说它。
我出过书,知道出书过程的艰辛,但是能将百余位作者的作品从舌尖乡情、多情土地、风情故乡、风俗乡情、乡亲乡情、乡事乡情、梦里故乡、人在家乡、海外乡情九缉整合到一起,的确是一项大工程,这本书历时近三年才与世人见面, 中间的艰辛只有出书人才能体会的到。
这本书里的作者全部来自于简书,在这本书里有上过国内报刊杂志,诗词大咖、小人物,甚至还有海外人士,每篇文章都有作者的详细介绍,全书共621页。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那碗汤圆、喝到那杯甜酒、你会尝到母爱的味道、听到那声乡音,让你忘不了那一缕炊烟,忘不了那一山松涛,忘不了那一河碧波....。
自从这本书面世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喜欢,尤其是电子书上架后,更多的读者觉得听书的感觉更好,为此,也应广大读者的要求,这本书也即将出版下册。那么,是什么样的文字让读者如此喜欢,请跟着主编一起浏览:
江雪阁,出版本书赞助两万余元的印刷费,其作品发表于《宜兴日报》、《宜兴工人》等报刊。她的文《老家门前的小河》。
女孩子们喜欢到菜园子的丝瓜藤下抓蜻蜓,红色的大蜻蜓警觉性很高,稍有动静就飞走了,只有那种和藤蔓颜色一致的绿蜻蜓,停在丝瓜花上,葫芦叶间,小小的身影以为有了伪装色就安全了,不躲不藏,我们一抓一只,看着它们瘦瘦的身子,细细的翅膀,一副顺从的样子顿时没了兴趣,于是摊开了手掌,任它爬行,它扇动翅膀迅速地飞了起来,躲进了绿色的藤蔓中。
到了晚上,天上一个月亮,河里一个月亮,岸边的草丛中萤火虫在飞舞。玩了一天。他们累了,躺在竹床上乘凉,奶奶一边摇着蒲扇,一边说着天上星星们的故事,天河里有意的星,那是天上的孩子在河里戏水,提着灯笼在跑的孩子是流星,三颗星连成一线的是星在挑担走路,四颗星组成菱形的是梭子星在织布,还有牛郎星,织女星……在奶奶缓语调中沉人梦乡。
不得不说,这是一条记忆的河流,记录着她的回忆和儿时的乐趣,承载着几代人的生活和难以忘怀的片段。
张继国,主编之一,公益大使者,曾获全国“兰花杯”诗赛优秀奖。他的文《乡梦依旧》记录着家人的亲情。如:文中的小妹降生,童年时,我摆家乡小吃摊。
仰头望,月挂树梢,天似穹庐,星斗灿然。远处万家灯火温暖着我这走夜路的人,马路上的车灯闪烁着由远而近,劈开夜幕,如游龙的眼睛游走过来,又很快地闪过,不见了,田野又归于黑幽。
这一段景色描写不错,将夜色惟妙惟肖的呈现在读者眼前。
这时伴随太阳升到头顶,村里此起彼伏地响着乡亲们呼喊起吃中午饭的吆喝声:“三儿吃饭了……”“狗儿,喝汤了……”小伙伴们这里那里也就应和着“来了,来了”。便急地奔回家中,端起那照出人影的碗,喝着那照出人影的汤儿,就着老菜啃着黑窝头…。
这一段描写的也不错,让我感受到农村的乡土人情气息,尤其是“三儿吃饭了……”“狗儿,喝汤了……。”
孔丽萍,主编之一,有作品入选《家在冠山》、《寻踪.寻根》、《世界诗歌作家选集》、《当代作家》。她的文《乡情乡愁》。
都说乡愁是一艘古老的船,它有鼓起的帆,划水的桨,掌舵的人,它承载悠久的历史淡淡的忧伤,在回忆的海洋中勾起了串串的凝固时光。于是,余光中《乡愁》选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生活中常见的物象,撬动了无数人的乡情乡愁,还有费翔《故乡的云》“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几十年依然经典动听,令人如痴如醉。
我的家,就是一部祖先海外创业、叶落归根、眷恋故乡、慈善回报社会的历史,也是红头船、船票、侨批、海峡……海外赤子的写照,这就是华侨的乡愁。他们像大海一样遍及天涯海角,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三江出海,一纸还乡(侨批),就是家乡的牵挂,乡愁的源头。
这两段我读出了她对家乡的思念,如果说家乡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漂泊的船票,那么叶落归根则是多少盼望回归家乡漂泊它乡人的期盼。
李砍柴,砍柴书院的创始人。他的文《快过年了,我想回家吃“甜酒”了》。
乡愁,是由各种味道组成。有柴火的香味、腊肉的香味,其中还有一种,“甜酒”的香味。
山里的日子慢一些,时光仿佛也就长一些。从田野里吹来的风,穿过午后静静的堂屋,吹拂起许多微小的事物。河畔的傍晚也会吹起一阵河风,风息了之后,夜色像水一样漫上来月色下的树影在屋檐下微微摇摆。在我贪玩和熟睡的那些日夜里,有些事物正在发生变化,有的在缓缓成熟,有的在悄悄苍老。甜酒也在静静地发酵,而只有在最安静的深夜里,连村里的老狗也放松了警惕,才能听到它欢喜的、怯怯的、膨胀的声音。
即使在乡间,也有很多家庭主妇把握不好酿“甜酒”的火候,母亲熟知这些变化,她知道蔓延在屋檐的风声和水汽是怎么样浸润了再普通不过的高粱面,让它变成醇香的甜酒,变成我们这些乡间孩子最爱喝的“饮料”。
失传的又岂止是手艺,还有许多土家山民遵循千年的规矩。在很小的时候,我是从母亲那里知道,在乡间有很多东西是需要敬畏的。感觉到母亲做“甜酒”的好手艺。
他的文缓缓道出,如清泉一般,让人在文字中感受到画面感,
浣云,一位古诗词业务爱好者,红尘岁月悠悠事,宋韵唐风浅浅吟。她的文《诗词里的腊八节》。
诗词有云:三九凌寒催岁暮。纷纷玉屑扬千户。楼素妆银蝶舞。庭陌睹。梅红雪瑞增冬趣腊八如潮分节序。敬神祭祖祈康富。瓜豆杂粮同入釜。调味煮。人间烟火清欢著腊八节,是中国汉民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即每年农历腊月初八日,又称为“法宝节”节”“成道会”等。传说本是佛教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间节日。
腊八在古代起初是欢庆当年丰收也为迎接春节作准备的节日,在这一天还会举行腊祀活动。你看,晋时河东闻喜诗人裴秀(由魏仕晋),当年不觉又到岁终腊日,提笔挥毫写出《大腊》诗一首:“日躔星记,大吕司晨。玄象改次,庶众更新。岁事告成,八腊报勤。告成伊何,年丰物阜。丰裎孝祀,介兹万祜。报伊何,农功是归。穆穆我后,务蒸黎。宣力亩,沾体暴肌。饮飨清祀,四方来绥。充仞郊,鳞集京师。交错贸迁,纷葩相追。掺决成幕,连衽成帷。有肉如丘,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货如山。率土同欢,和气来。祥风协调,降祉白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廷。与民优游,享寿万年。”全诗中描述了当时举行的腊祭,祭祀百神,向百神报告“年丰物阜”的好年景,感谢百神保佑黎民百姓五谷丰登,国富民安的场景。
她的文,将诗词和文章完美揉合在一起,让读者在诗词中尝到不一样的腊八,真是爱一行,钻一行,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这本书的作者众多,内容丰富,让人目不瑕接。本书就是故乡的烙印、故乡的气息,让你记一辈子、念一辈子的乡情乡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