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从哪里来?很多人的想法是当然从娘胎里来啊,亦或,这是一个探索生命起源的深奥问题。
其实,我想问的是,你知道你的家族起源,根系源流吗?
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更多的人估计一点都不感兴趣。
家谱在很多老一辈的人眼中是宝贝一般,但在很多年轻一辈人的眼中可能草都不如,甚至听都没听过,更不用说见过了。
当然,我虽然比较感兴趣,但是还是觉得家谱是一个很陌生的存在。我也只是了解一点点而已,甚至有时候也在想,家谱不用了解太多,那些东西对现在的人来说,好像并没有特别大的用处。
有这种想法实在是罪过罪过啊。
2.
我只看过一次家谱,还是在读高一,爷爷去世的时候。
记得那天晚上,守在爷爷的遗体旁,旁边还有一个唱夜歌,也就是唱丧歌的人在那里咿咿呀呀的唱着,我就在一旁给他端茶添水。
小时候,我很喜欢听爷爷他们讲一些很久远的事情,所以那时候突然就觉得,以后很多东西都没法知道了,老人们不在,有些东西就会失了传承一般。
莫名就很想看看族谱,于是就询问大伯,可否看一看家里的族谱。
大伯欣然同意,默默的跟着他到老屋里的横梁上取了六本泛黄的族谱一阅。
大伯是一个对晚辈很有耐心的人,他在旁边看我翻来翻去无从看起,就教我怎么翻看族谱。
这一看,也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我姓张,发现我喜欢的历史人物张良居然是我的先祖,而张良的父亲居然和我的名字读音一样,这个发现真真是让我兴奋啊。所以每次拿这个跟别人分享的时候,大多数人虽抱以嗤之以鼻的哼哼声,但也丝毫不打击不到我的积极。
我也倒着数了一下,我们那个村里的人在不远的几代之前就是同个先祖,人类繁衍生息的能力真的很强大呐。
而家族的每一代人都有字派的,这个跟看的小说和电视剧里是一样的,比如,我记得我是家字派的。
虽然那一次看家谱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五六年了,但是,当时将家谱捧在手上翻的那种厚重感让我现在对家谱还是怀有一种敬畏之心。
3.
翻看家谱也解释了我从小一直以来的疑问。
每家堂屋正中都会安置家神,小时候我将这个一直看做一个神圣的存在。
我家家神上写的是:本宗清河堂上张氏一脉先祖妣考之神位。
我一直在疑惑清河堂是什么东西?后来在表哥家看到他们的是南安堂,也是在奇怪这又是什么噢?
后来才知道很多姓氏都有很多堂号,像张氏,清河堂是总堂号,清河是张氏先祖张挥的居住地,所以,一直有天下张氏出清河的说法。当然,张姓还有其他有名的分堂,比如,百忍堂就是其一。
不过,家谱也有美中不足的。
家谱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关系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
所以,可想而知,男子在家谱上才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女人,若非重大事情涉及到家族荣耀,一般是一笔带过。
虽然,现在很多家族由于人丁单薄,所以女性的名字也是正儿八经的记载上去的。
但是我家的家谱还真有点不合我意,我的名字在我妈妈的名字旁边,是作为后缀的存在,而我妈妈的的名字还是挨着我爸的。
上面显目的一排排名字全是我们家族的男同胞,当然,也不排除是太久没有重修的原因。
唉,一言难尽啊,让我这个崇尚“女权主义”的人情何以堪啊。
4.
不过,再怎么样,我觉得家谱对于现代人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它是一种很重要的文化传承。
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
也就是说,在章学诚看来,国史,地方志书,和家谱是等同的存在。
其实也理应如此。
我们的姓氏,是个人的历史见证,我们的家谱,那也是整个家族的历史见证。
我很是看不惯有些人的思维,对国家的历史更替看的重要,可以天天谈古论今谈笑风生,而对于家族的历史更替却不屑一顾。
虽然不要求能够清清楚楚的知道家族的发展足迹,但是能够略知一二也是好的,再不行,就像我一样,还是默默的怀着一股敬畏之心吧。
毕竟,水有其源,木有其根,人有根本。何况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还有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的说法呢。
你觉得呢?
5.
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下我们张氏的家训《百忍歌》,这是隋唐时期以治家有方著称的张公艺的作品。如果感兴趣的朋友,你也可以去找找你们家族的家谱看看哦。
忍是大人之气量,忍是君子之根本;
能忍夏不热,能忍冬不冷;
能忍贫亦乐,能忍寿亦永;
贵不忍则倾,富不忍则损;
不忍小事变大事,不忍善事终成恨;
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生爱敬;
朋友不忍失义气,夫妇不忍多争竞;
刘伶败了名,只为酒不忍;
陈灵灭了国,只为色不忍;
石崇破了家,只为财不忍;
项羽送了命,只为气不忍;
如今犯罪人,都是不知忍;
百忍歌,歌百忍;
仁者忍人所难忍,智者忍人所不忍;
思前想后忍之方,装聋作哑忍之准;
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结邻近;
忍得淡薄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品;
忍得勤苦有余积,忍得荒淫无疾病;
忍得骨肉存人伦,忍得口腹全物命;
忍得语言免是非,忍得争斗消仇憾;
忍得人骂不回口,他的恶口自安靖;
忍得人打不回手,他的毒手自没劲;
须知忍让真君子,莫说忍让是愚蠢;
忍时人只笑痴呆,忍过人自知修省;
就是人笑也要忍,莫听人言便不忍;
世间愚人笑的忍,人家不是更要忍;
事来之时最要忍,事过之后又要忍;
人生不怕百个忍,人生只怕不一忍;
不忍百福皆雪消,一忍万祸皆灰烬。
过去看这个家训觉得实在是太包子了,不过仔细一琢磨,还是很有道理的。
当然,我还是想要再加上一句,是可忍,孰不可忍,忍无可忍,不必再忍。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