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个有目标的人,因为我无法协调我心、我脑、我身体的全部功能去专注于目标,在回到本性或向外活动时,我有时参与前者,有时参与后者,不能达到内外一致。这很使我身心脑矛盾和冲突。所有的经历和学习也许就是使自己化解这种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我带着很多虚妄的认知自以为是和自行其是,我把我的生活看成是以“我”为中心编织成的网,“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思考和感受。引起我冲突和矛盾的事件让我紧张。我想放松我想放下,压力太大时我想逃避我想放弃。即便这样我也清醒的知道,其实在我生命里有一股自我实现的力量在奔涌,因为紧张和冲突,这股力量不能致力于一点去攻破某个障碍,它被眼前所见所闻的散乱的景象所牵引,无法到达目标之处。
我不知是一个什么样的我参与了其中,《西游记》里二师哥掏抓出七十二颗颜色的心,“我”到底有多少?
“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感叹人过午后;“人生仇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沉浸于人生惨痛经历。“尹吕两衰翁,力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唏嘘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心醉田园风光好……心随境转,缠绵不断。
在我面对散乱的景象和觉察到妄念纷飞时,我知道我没有一体化,我被身体内的一部分控制着。它或许这样,我就呈现这样;它或许那样,我就呈现那样。我知道那不是我,但我也有时就是那个样子,我不能自己。
我的认知和感受被动的附着于各个部分的控制下,这是股向下和沉迷的能量,我想挣扎,我想归于中心,不是那个我自认为的生活中的那个中心,是性灵的中心。我渴望那个中心把我日常生活中撷取的好感受好体验归拢起来,转化成任意向下或向上的能量,我不在意能量的大小强弱,流动就行。
当我看到目标,我需要专注力集结,精致于目标,身体各部分机能也协调一致,我尽全力把全身各部分的专注力归于目标。
而此时我需要敞开自己,敞开内在,打开身心因障碍关闭的门窗,我感受我自己,我平衡我自己。
我要思维清醒,我要警觉,万分警觉,提着那个“神”,我要认出各个部分的认知,我要感受各个部位的感受,然后接受完全接受它们,它们不再是能量流动的阻碍。它们变成一股积极的力量,使专注力纯净!
我体验了些静心,但没有愉悦,我知道我还不能迅速的觉察出各个部分的山头倾向,我小心看护它们,直到它们成为我实现目标的统一的力量。
我终究是我,我终究是要和整体联结。
目标不仅是方向,是引导。更是拥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