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原文片段
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环境,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只有真正接受了“我昨日的选择决定了今日的我”的观念,才可能说“我有权另做选择”。 思维意识会决定行为和态度,如果有意识仔细检查,我们会发现这些都会在我们的人格地图上体现出来,比如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积极处事的真实写照。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归入**“关注圈”**,以区别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 关于圈内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I拆书家讲解
每一个人都可以主动的使用自我意识,在任何刺激和回应之间,直接拥有更多选择权利,成长为自己期待的样子
这就是积极主动。就是你要自己为自己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负责任,在“任何刺激和回应之间拥有选择的权利”,这就是“你的选择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很多人都知道“习得性无助”,当小狗在电流刺激下,只能哀鸣的时候,他们认为自己是没有选择权的。比如一些小伙伴在面对学习任务的时候,会说:最近太忙了,我没有时间呢!甚至给不惜给自己打上一个“懒癌患者”的标签。从而推脱成长的机会。我们发现我们在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创造条件的时候,可以幻想出未来创造了条件的场面,我们会十分兴奋,同时当我们回头看到当下现实的时候,会听到一些声音,比如我不能…/我不得不…/可是…/要是…就好了。
而其实人性的本质是主动的,在遇到压力和刺激的时候,其实,我们拥有重新选择的机会,让我们有责任,有能力去适应当下的环境,甚至能去主动创造有利于我们的环境。怎么做呢?三个步骤:
觉察。当我们感觉“我不行”、“我做不到”或者“要是我……就好了”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觉察。回顾这句话“在刺激与回应之间”,我们有充分的选择权,那么我们的这种第一感觉,是否是唯一的选择权呢?
切换。当我们觉察到自己有负面的,无力的消极想法或者语言以后,第二步是我们需要问自己,我怎样能够用正面的语言去表述这个问题。如:“要是我有更多时间就好了”改成“我打算在我有限的时间内,做XXX,达到XX标准”。
澄清。当自己想要做某事,却无法实现的时候,切换思维模式以后就需要澄清一个问题——我刚在关注的事物,哪些自己通过努力可以掌控,可以改变?这些改变在我的努力之下可以达到什么程度呢?
完成这三个步骤以后,去执行自己的行动计划吧,长此以往,变成一个积极主动的人。
A拆为己用
A1(联系过往经验)
最近一直感觉申请伙伴圈的事情压力很大,一开始就觉得两个伙伴去协商好难。因为各自的方法不同。所以导致情绪很消极,这也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A2(规划应用)
1.去找到我们共同关注的点。
2.用心的去沟通,因为最后的目的是为了伙伴圈办的更好,这是两人共同的目标。
3.对现在伙伴圈的发展,包括自己在伙伴圈里的定位。保持空杯心态。一起去配合,去协商所有的活动策划,未来发展等。在学习中成长,一个人会走的很快,但一群人走的更踏实。
【苹果组】柒柒拆书作业01 【苹果组】柒柒拆书作业0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