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写杂文是没有前途的。
思考一盏茶的功夫,觉得:说得既对,也不对。 为何对?因为它道出了“钱途” 的功利性,也点出了“浅显”的层次性,杂文情节远没有小说之类的体裁跌宕起伏。杂文没有诗词短小精悍、意境幽远,没有小说长篇大论、磅礴深远,杂文好比是森林里的灌木丛,远没有森林宽广大气和生机蓬勃。哪又不对?因为初心动机出了问题,人世间的一切,一旦从“钱”不从“心”了,都将变得寡然无味。
笔者不想讨论哪个好,哪个不好,哪个有前途,哪个没前途。只想单纯地聊聊,自己对写作的一点浅薄感受。
首先,我们得弄明白要写什么?
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看一眼就明白的事情。比如,要写一篇“最难忘的xx”的文章,看上去很简单,不就是写则回忆录的记叙文嘛。其实并没那么简单,至少还有很多点没有get到,文章体裁选哪个?所选体裁基本规范是什么?常见方法有哪些?运用手法知道多少?等等。倘若,再往下细分,就该是“定、主、状、谓、定、补、宾”语法熟否?“的、地、得”用法知否?
这么去思考,其实,我想说的就是一句话:“厚积薄发”,一个道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弄明白准备写的到底是什么?花点时间研究学习下,并不是难事,难的是“厚积”。
控制论者,把无法直接从其外部结构探测了解清楚的一个事物,称之为“黑箱”。我们把“写作”看做是一个“黑箱”,可以想象,你窥探(输入)得越少,写(输出)得也就越少,至于是用X光去探测,还是用子弹去试火,那就是个人的事情了。你若“厚积”得足够多了,你便会“薄发”的更加自如。
这是个简单的问题,但却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日积月累、水滴石穿的恒心,甚至抓铁留痕、踏石有印的韧劲。
然后,我们再去思考该怎么写?
下面,以记叙文为靶子,尝试分析一二。
先举个例子。看看明朝张岱写的这篇《湖心亭》: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cui)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图片源自网络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首段,再平实不过的句子,却描写得生动形象,寥寥数语把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了前四个。末段,把剩余的都写完了。
再来看,它把记叙文六条线索(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基本都用到了。
其用字也很讲究,“余拏一小舟,拥毳(cui)衣炉火”,一个“拏”字、一个“毳”字,把湖之大舟之小、雪之大天之寒,描写得惟妙惟肖。
说了半天,都只算是题外话,下面言归正题。
在没有“厚积”的前提下,自然是很难做到“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或是“妙手偶得之”的,我遇到这些事,特别是陌生不熟悉的体裁,一般如此去做。
第一步:看清“猪”跑。搞明白这个体裁的要求,找来写得好的样板,模仿学习,这对中华血统的我们,都是小菜一碟。
第二步:搜集资料。把准备写的相关内容资料,各种数据,能搜集的先都搜集过来,在边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边思考如何写,找到突破口。
第三步:列好题纲。写这类文的时候,如果把“写完”看做工作量“10”,我一般愿意拿出“3—5”份去列题纲、修题纲、定题纲,拿美术上的说法,应该就是先画十字框打底勾图。
第四步:注“血”添“肉”。把之前搜集过来的资料,分别放在合适的二级或是三级标题下面,有血有肉,自然就丰满了很多。
第五步:修改完善。这是一个繁复、反复的过程,不停地推倒重来的过程,增、删、并、改,多推敲几遍,润色过渡顺畅,基本就完工了。
笨人有笨法,如此一套组合拳,一般都能够照猫画虎,至于写作水平好坏,那就是个人功底和悟性的综合作用之结果了,有高下之分很正常,咱这态度是端正良好的啊。
按照上述方法去练习,也算是“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境界了,多练习多思考多总结,总会到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倘若再进一层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那就得看“厚积”足够否,得看“悟性”足够否?
图片源自网络一篇文章,想要它生动,还得学会这几个常见的“手法”。
举例子、用数据、引名言、说典故,都是喜闻乐道的。除了这些,还要学会活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偶、对比等修辞手法。如此这般,一篇80分作文应该不难了。至于满分作文,我写不了,能写出来那个水平的,要么是“家”,要么是“才”,跟我这个小白没半毛钱关系,在此也无力分享心得了。
最后,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既没有讲清杂文,也没说明白记叙文,到底该怎么写,我反正权当自己是凑了个日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