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行为疗法入门》读书笔记(三)情绪的认知理论

《认知行为疗法入门》读书笔记(三)情绪的认知理论

作者: 心理咨询师卜彬 | 来源:发表于2023-03-23 19:34 被阅读0次

认知评价的情绪理论,强调认知评价在情绪中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拉扎勒斯(Arnold Lazarus)认为,情绪就是一种朝向评价为好或者评价为坏的东西而产生的感受倾向。他认为,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境——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境,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评估的结果可能认为对个体“有利”“有害”或“无关”。

理查德把阿罗德的评价扩展为评价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筛选信息、认知评价、应付冲动、交替活动、身体反应反馈和活动后果知觉等成分。他认为评价既包括对活动情境的评价,也包括对采取行动可能结果的评价和行为后果的再次评价。他认为,客观情境中的事物只要被评价为与个人生活的重要方面有联系就会有情绪体验。

按照理查德的观点,当你意识到有人打劫的时候,你会评价自己可能采取的行动,是战斗,或逃跑,还是顺从。如果你发现自己可能斗得过他或者能够成功逃脱,你就会感到兴奋和紧张;如果你觉得自己无法逃脱只能乖乖就范,你就会感到害怕和恐惧。假如你最终采取的行动是顺从,劫匪成功地从你手里把钱拿走了,对于这个结果,你可能会责怪自己懦弱,并为此感到有些耻辱和自责。

这个理论说明情绪是基于认知而产生的。在这个理论中,对情境的认知、对行为的认知和对行为后果的认知都会影响人们的情绪体验。

【激活归因理论】

情绪激活归因理论认为,情绪不仅来自人们对情境的认知评价,也有来自对生理反应的认知评价。

【认知行为疗法(CBT)基本理念】

它是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的结合,这个疗法以认知改变和行为改变为主要干预途径。

【观念决定情绪】

认知疗法的基本模型为:情境→认知→情绪。

情境是产生某种情绪体验的背景或者前提。而决定个体产生何种情绪体验主要取决于认知(即观念)

(1)在相同的情境之下,认知不同,情绪体验就不同;

(2)对个体来说,很多时候情境是不可避免的,在不可回避、不可改变的情境下,你的情绪体验是什么取决于你的认知。

观念(认知)决定情绪的意思是说,在相同情境下有不同的想法就有不同的情绪体验。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你认为“祸兮福所倚”,你就心态平静了。

【经验决定观念】

观念是由经验决定的,就是个体的经历所决定的。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如果我们要改变来访者的观念,就需要从经验入手,通过改变他的经验结构,来改变他的观念。

如果来访者并没有支持相反想法的经历或经验,我们可以用行为试验。

所谓行为试验,就是让来访者尝试用行为来验证其想法是否正确。尝试过,就有了经验,这些经验就能证明或者否定原来的观念。

改变观念的经验有两个来源:一是过去的经验,二是未来的经验,也就是行为试验。如果过去经验不足以改变观念,我们就需要进行行为试验。也就是说,过去经验是我们改变观念的首选。

【经验需要比较才有意义】

比较标准不同,意义也就不同了。有人看到半杯牛奶会很高兴,有人看到半杯牛奶会很沮丧。感到高兴,是因为他把半杯牛奶和空杯相比;而感到沮丧的人是把半杯牛奶和满杯牛奶相比。同样是半杯牛奶,比较标准不同,感受就不一样了。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把空杯叫作零点,把满杯叫作完美点。我们往往习惯于把自己的表现与完美标准(完美点)进行比较,这个完美标准(完美点)常见的就是自己的愿望或期望。

心理咨询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改变来访者的比较标准,或者说参照的点。把来访者与完美点相比的习惯,调整为与零点相比,这样一来,心情就会好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行为疗法入门》读书笔记(三)情绪的认知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bni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