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jiào)。此兩者同出而异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直譯:
道可道,(当道可以用来说时,)非常道;(已经不是那个恒常永久的道了。)名可名,(当名字可以称作事物的名称时,)非常名。(也已经不是恒常永久的名字了。)无名,(没有名字时,)天地之始;(是天地的初始状态;)有名,(有了名字以后,)万物之母。(它就成了万物的产母。)故常无欲,(所以,常常没有欲望,)以观其妙;(就可以观看它内在的玄妙;)常有欲,(常常有欲望,)以观其徼。(只可以观看它外面的表相。)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这两者同时出自一处,只不过名字不一样,)同谓之玄。(同样称谓玄妙。)玄之又玄,(玄妙里还藏有更玄妙的东西,)众妙之门。(它是所有玄妙的进入之门。)
什麼是道?
整部《道德經》都在講道,也沒說出個所以然,說明道是說不清道不明的。但說不清楚也得說,儘管說出來的,已經不是那個真實恒久的道了。起碼,在我們還不明白道之前,可以在心中先建立一個道的概念,通過文字來對道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和認識。
就我們現有的理解能力,道可以分兩大類來描述:一是有形的,二是無形的。有形的道又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一是法則,二是規律,三是一切萬事萬物本身;無形的道也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說明:一是理念(包括言說),二是心,三是道的本體。
根據《道德經》對道的反復闡明,我們可以總結出以下結論:
有形的部分。
其一,有形的法則是道的一個組成部分。法則是指人類以及世界所有眾生類生存和生活的規則,其中包括人類的法律法規,人或眾生的倫理關係、社會關係以及其它各種關係的共同維繫與遵從。
其二,有形的規律是道的另一組成部分,它是一切現象界萬事萬物運行發展的有序過程。這個過程有著十分嚴密的細節和架構,前後互運中具有穩固的可遵循性,始終都不會混亂。社會人類瞭解了它,就容易掌握自身和與之相連的生存關係。
其三,有形的萬事萬物本身,也是道的主要組成部分。萬事萬物既出自於道,又存在於道中。它們守約於道的法則,承順著道的規律,跟著道用的生滅而生滅,隨著道體的不滅而永存。
無形部分。一者,無形的理念能够對道所顯現的相狀,進行分別取捨,導致它們既成了事相的參與者,同時又是來自於道的派遣者。他們有高度的隨意性和無限的自由權,於此能眼前左右,於彼可不著邊際;說有堆積如山,說無一絲不存。
二者,無形的心是言說和理念的指揮中心,也是控制人行動的樞紐。它有著產生一切萬事萬物的巨大能量,也掌握著萬事萬物的生殺大權。瞬間能製造三千世界,刹那可摧毀十方國土。濁以應有盡有,清以當無盡無。
三者,道的本體是前五項範圍的綜合體,它既獨立存在,又與之銜接緊密。它是一切動態的原始能量,宇宙世界沒有它天然的活性就不可能產生運動。道的本體具有超越語言文字和思想意識的特點,感官無法感知到它的存在,同時又無時無刻不是它在感知著一切的存在。換句話說,能感知和所感知的本身都是它的存在。若要刻意感知就視而不見,停下感知反倒清晰明了。
道,有時就是一條路,猶如我們平時稱之謂的道路。這條路有方向截然相反的兩端。一端通往富貴,另一端通往貧窮;一端通往快樂,另一端通往痛苦;一端通往上升,另一端通往墮落;一端通往光明,另一端通往黑暗;一端通往解脫,另一端通往束縛。到了最終我們就會發現,這條路的兩端竟然是相通的,兩端的終點還能相互轉換。高到極點開始向下,否到極點開始向泰,原來它是一條永遠輪轉的迴圈之路。在這條路上,眾生由於生活理念的反差,導致他們選擇的方向不同,最後所得到的感受和結果也完全不一樣。
這條路分段的每一個起點到終點,都是由無數個小點組成。這些小點就是我們生活中所經歷的每一件事,當這些事串連起來,就形成了時間概念和生命現象。這條路的法則、規律和行經過程,構築了道的運動軌跡。
站在聖人的角度,宇宙世界,芸芸眾生,無一不是道的顯現;站在凡夫的位置,只要用一絲一毫的心念去鑒別事物,就背離了道。因為凡夫的心建立在虛妄之上。說白了,人對道的認識主要取決於心性的覺和迷。覺者,心中一塵不染、清淨湛然,與道相應;迷者,煩惱習氣纏身、瑣事連連,自然障道。這就是老子講道說德、教人覺悟的主要原因。
人為什麼要修道?道是現實生活,是現象,同時也是心。修道就是修心,修心是轉變生活理念,用提高思想覺悟來獲得人生的真正快樂,找回自己永恒的生命狀態。說到底,人本身是不死的,真正的我不隨身體的消失而消失。將身體當成我,其實是人意識迷惑以後的顛倒知見。當假我和一切物質現象的虛妄不實被發覺和證實,真我就回歸到了不生不滅的本來面目。
人們往往不瞭解自身,甘願無奈的在生老病死中流轉,樂意從昏耗中來,在惶恐中去。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個能發揮作用的本能存在,這個本能就叫自性,它是人人都天然具有的自我本性。自性在作用時叫心,在另一種名狀下叫道。它也是人和眾生的生命本體。
道,或者叫真心,或者稱自性,基本上有九大特性。一是恒常性,它永久存在,不生不滅;二是清淨性,始終不受塵垢污染,清淨明澈;三是安靜性,不動不搖,不浮不躁;四是能生性,它能產生出心意識和萬事萬物以及一切境象;五是具足性,本自具足高度的智慧和最大德能,靈妙之力不從外來;六是平等性,因為道性天然平等,它所顯現出的萬事萬物本質也都平等,既便看似不平等的現象,也有著始終都在趨向平等的發展過程;七是空性,空不等於完全沒有,空的只是無形無象,恰恰因為它沒有形象,才能演變現世間萬象;八是慈性,慈性是道的主要性情,也是最根本的體征,人和眾生的心只有在慈到極處時才能與道性吻合;九是究竟性,究竟性就是圓滿的覺性,它具有無上的正等正覺,也就是說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每一個人自性的完美體現。
老子在《道德經》中反復不斷的論述道的各種特性,具體內容根據後面的經文再作進一步解釋。這裡想先讓我們知道,道是無限的,人的生命本能也是無限的。由於心的迷惑,眾等的生命受到局限,被自己所束縛,誤入了以苦為樂的顛倒境地。為了恢復我們每個人靈妙的生命本體和無限的智慧德能,回歸到自在無礙、不生死流轉的自主狀態,囙此,人人都應該行道。行道,就是在現實生活中讓人的心性一點一滴轉變,慢慢覺悟,最後使心與道同。
對於凡夫而言,道是用來修的,而不是用來說的,說得再多,也沒有用。恒常不變的大道,離語言文字,開口即錯,說得越多問題越大。所謂離開語言文字,其實是指離開心意識所建立的分別執著。當一個人沒有顛倒知見時,意識本身都是明亮的,全都是道的妙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