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开始阅读《幸福的勇气》第一部分,我的价值由我来决定。
我认为所有的坚定,包括目标与方法,学习与现实,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就是幸福的生活。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拥有幸福的勇气,并坚定地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与创造,一定会得到幸福。第一部分,我的价值由我来决定。
在现象级畅销书《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一位青年与哲人促膝长谈,学习了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的思想,并决心改变自己的人生。青年辞掉了他不喜欢的工作,成为了一名老师。可当他在工作与生活中运用哲人教给他的那些道理时,却频频受挫掉。掉进了“明明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陷阱,于是他决定再次拜访哲人,决定这一次一定要哲人明确地给出一些能够实践的方法,让自己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次新的长谈就是《幸福的勇气》。
一、无法自立的五个阶段
阿德勒提倡的“自立”并不单指在生活上、经济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你的精神状态。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你的价值由你自己来决定。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会努力追求在人际关系中获得归属感,好让自己在群体中处于一个特别的位置。
这种想法会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但注意如果过度追求则会让人无法自立,迷失自我,产生一些并不健康的“问题行为”。阿德勒把人类的“问题行为”划分为五个阶段,虽然各个阶段表现不同,但就其本质都是不能自己决定自己的价值。
第一个阶段:想得到他人的称赞。
孩子在大人面前努力扮演好孩子,成人在上司面尽力表现出干劲,或者顺从社会的期待,做出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选择。这些行为都是在渴望来自外界的认可,他们不是在做自己真正认为有价值的事,而是在做能够获得表扬的事。如果一直得不到他人的关注和称赞,他们就会渐渐地失去积极性。
第二个阶段:引起关注。
如果好不容易做了好事却无人夸奖,或是缺少足够的勇气和耐心去完成“能够获得表扬的事”,人就会产生另一种心理,既然没办法得到表扬,那我就做点与众不同的事,让大家来关注我。孩子捉弄老师,成人破罐子破摔,故意出风头,大多是因为这种心理。
第三个阶段:权力斗争。
简单来说就是反抗,通过无视规则,不顺从任何人,来证明自己才是对的、厉害的、有力量的,他有点像你第二个阶段的升级版,但带来的后果却更为严重。
第四个阶段:复仇。
如果挑起了权力斗争却没能成功,没有得到他人的回应,有些人就会选择更进一步,向不认可自己、不爱自己的人复仇。
到了这个阶段,他们就会开始反复做别人讨厌的事,有些人会伤害他人,通过产生厌恶嫌弃,来建立与他人的关系。因为有关系总比没关系强,起码说明对方看见自己了。还有些人会通过伤害自己或贬损自己的方式,来向全世界控诉:我变成这样都是你的错。
如果用尽各种好方法和坏方法,仍然无法得到他的关注和认可。问题行为还会进入第五个阶段,证明自己的无能。
不管处于哪个阶段,只要出现了刚才我们所说过的所有问题行为,这个人都算不上自立,因为他仍然围着别人在转,并没有在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一个人是否自立与年龄无关,有可能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是自立的,也有可能一个人活到老,还不能自立。
二、如何走向自立
如何才能真正走向自立呢?阿德勒认为一个人想要实现自立,必须做到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让“自我认同”成为追求人生价值的动力。
认同是没有尽头的,别人给的赞扬也许在一瞬间让你感到自己的价值,却不能成为追求幸福的持续驱动力。想要寻找到真正的幸福,你就得学会克服内心对于认同的需求,不去过别人期望的人生。不向外求,你才有精力和时间去向内寻求,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
第二件事就是拥有做一个普通人的勇气。
拥有做一个普通人的勇气,阿德勒告诉我们不只需要,还需要更多。通过一些所谓的外在荣誉和成就来树立自信,几乎每个人都能做到,但是能够接受平凡的却少之又少。
自主,就是自己来决定自己的价值。追求成就卓越,其实还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去寻找价值,并没有做到认同真实的自我。接纳自我,需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在平凡之中感受自己独一无二的存在。
人并非只有在遇到考试、就职或结婚之类的人生大事时,才需要面对考验和决断,平凡的日常生活也是一种考验。在“此时此刻”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做出许许多多的重大决断。忽视日常的人,根本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普通人,也可以活出普通人的姿态。哪怕你不够优秀,成不了最特别的存在,你也能保持本色,慢慢地在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度过幸福的一生。
第三件事是不逃避属于自己的人生课题。
在人生的很多时刻,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地去逃避一些问题,试图推开应该由自己承担的责任。如果一个人能做到不逃避自己的人生课题,不依存于外在的评价,也不为自己是个普通人而感到羞耻,那这个人基本上就走向了自立,踏上了追求幸福的第一阶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