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的一篇文章,以外地人的视角来看当地人习以为常的事物,描述的事实没错,美景也如此,但总觉得奇怪,有些不能认同。看着熟悉的地名从别人笔下这样蹦出来,就像我看其他文章里的那些地点名词,对于在那生活的人来说,可能就是一辈子。
寒来暑往,数不清坐过多少次这条线路的列车,十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承载了多少记忆,发生了许许多多事,有欢笑有泪水。小时候特别喜欢坐火车,不知道为什么如此钟爱,甚至幻想过当一名列车员。尤其在六年级时最甚,还带着一众同学在江边守着,看火车通过铁路桥;然后每每坐车看见云山丛中的铁路也会特别激动,大叫火车火车!最喜欢在车厢里打牌,可以吃零食,吃泡面,晚上十点熄灯之后躺在中铺看电影,或是喜笑颜开,或是泪流满面,或是辗转反侧。半夜可能会被铁轨摩擦声吵醒,或者是因为错车停在一个站久久不走,比如凌晨的六盘水就是一个大站,总在这里掉车头,于是迷迷糊糊朦朦胧胧中,好像又在往回走了。而从头一天的下午四五点便上车,能经历傍晚、晚饭、夜宵和一整个夜晚,竟然期待着火车上的盒饭和方便面,觉得真是香极了。
那时的短途火车,去盐津只需要几块钱,天气好的周末在车厢里,对着一桌的零食,望着窗外之景,我竟觉得异常满足。
![](https://img.haomeiwen.com/i3225520/4fb7ce80a2431dab.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3225520/b403b76921b5a8ae.png)
天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喜欢火车。感觉提及火车关于火车我可以说好多。
所以直到现在,我对坐火车仍然抱有一种执念,不是高铁,不是动车,就是火车,那种一进入会有股怪味,许多人嫌弃又脏又丑的车厢,有人高声喧哗,有人放肆吸烟,有人吵吵闹闹,有人昏昏欲睡,乱七八糟嘈杂无序。尤其过年的时候回家,从昆明到水富,经历的是一整个白天,从早晨八点,到夜晚十点,能看整片乌蒙地区的山山水水。
有人无法想象,坐火车要这么久;有人无法想象,现在的时代出行仍然没有高铁;有人无法想象,去隔壁县市要坐8个小时的班车,可是对我来说从小就已习惯。
我可以骄傲地说自己是大山里的孩子,虽然我只生长在海拔只有两百米的盆地,距离真正的乌蒙山区还是有一段距离。
从前还有一个愿望,想要坐火车去一次宜宾,直到现在都还没实现。或者说是坐火车往“下”(四川)走一次,因为从来都是往“上”(云南)。
然而,现在水富的车站再也没有到昆明的火车了,也没有途径的慢火车。
从此,都成为了过往。
![](https://img.haomeiwen.com/i3225520/fa399ad5deeb8e9e.png)
现在的人们去昆明,会选择到对面的宜宾去坐高铁,只需要四个小时。也不会选择狭窄的班车,而是宽敞的商务车,时间从8小时缩短到了6小时(虽然也不是很短)。当然,也可以选择从宜宾坐飞机去昆明,只要五十分钟,至于价格嘛,那就不能以划算的眼光来看待,除非碰到好运的低票价。
那天去绍兴,结伴同行的人和我说,她从来没有坐过绿皮火车,我真的是讶异极了,于是带她感受了一次。现在火车上的环境不同于以往了,更多的是充斥着短视频的大声配乐,没有以前嘈杂的人声,邻座的人们也只是漠然地盯着自个儿的手机,要么就呼呼大睡,陌生人之间没有任何的交流,轻微的眼神碰触都是怀着冷漠甚至敌意,生怕你就是下一个偷走他东西的人。虽然气味还是一样的奇怪,虽然环境还是一样的杂乱,然而整个火车生态早已产生了变化。不过,像是在车厢里叫卖土特产这样有金钱利益的活动倒是还被保留了下来,只可惜也无法获取可观的收益。
这时,想起了16年别人推荐的一篇文章,坐火车:一个别样的公共空间与中国政治
以一道暗淡却有力的光刮过城市、山川和水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