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沁蓝
时间很宝贵,啰嗦是原罪。
最近会议很多,而且耗时很长。
说实话,有些疲倦。
并非开会本身的问题,会议是传达信息、达成共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关键是如何高质高效地开好会议,让每一个与会者都有收获,而非痛苦与无奈。
会议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说”的质量。
而我最难以忍受的,就是永无止境的罗嗦。
说实话,真的很折磨。
时间是宝贵的,开会需要时间,执行更需要时间。
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开会占据绝大部分的时间,那天平的另一端就很难平衡。
罗嗦,既是对听者的不尊重,更暴露了说者的不自信和驾驭语言能力匮乏。
要么就是根本没有任何准备,临场磨枪,一顿乱说;
要么就是根本分不清重点,分不清什么场合该说什么样的话。
而一个连说话都抓不住重心的人,是很难赢得别人认可和尊重的。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罗嗦常见的有以下几种问题:
01没有时间观念
这种最为常见。
并非说拖堂都不好,如果内容精彩,听众想听的愿望又强烈,拖堂当然可以。
但这种可能是极少极少的。
而绝大部分情况是,本来规定5分钟,结果50分钟过去了还在自顾自说,主持人实在没办法,只能出口打断。
尤其是当有很多人需要发言时,往往因为前面几个代表太罗嗦,而剥夺了后面发言者的机会,实在不该。
02说话没有层次
听这种人讲话很费神,尤其是对于会议记录员而言。
因为根本不知道对方要表达什么。
比如“首先吧...然后吧...其实吧...就是吧...也就是说...等于说...然后吧...”
如果我们仔细去听,很多人说话经常没有层次,讲来讲去都是在一个框架里打转,显示出认知的局限。
或者层次递进性不强,一会递进一会倒退,听众当然不好抓取想要的信息。
说话的层次体现一个人的逻辑思维,思考是否全面,见解是否深刻,层次是否分明。
如果在说话时,还要别人很费力很费神去帮你条分缕析地列框架,我想是不会有这么多活雷锋的。
03说话没有重点
有些人讲了半天,都不知道他到底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
说话的重点体现一个人判断力,对主题的掌握程度、对关键的把握程度等,而一个人的判断力是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如果说话时,根本没有重点,或者是有重点别人也听不出,无疑等于没讲。
别人回忆起来,对于你的发言也只能是一片空白。
那又何来说话影响力。
04跑题偏题严重
有时是说话者言不由衷,有时可能是词不达意。
我们经常会听到别人说一些与会议主题风马牛不相及的事,这时我都很纳闷,到底是我们的理解能力出了问题,还是对方的表达能力不行。
明明是要你说下次活动计划,你却把今年活动总结大说特说;
明明要你说某项工作的思路,你却大吐苦水,说这也不行,那也有困难。
谁有时间听你在这里“瞎说”呢?
大家的时间都是宝贵的。
图片来源网络05说话没有针对性,不分场合
说话也需要“入乡随俗”、“看人下菜”。
什么场合该说什么样的话,这是起码的规矩。
比如:
严肃的场合,就不要乱开玩笑;
轻松的场合,就不要动不动上纲上线。
06喜欢随意插话
有些人说话没有什么条理,总是喜欢陷入“哦,我记起来了”、“刚才忘记了”、“还有一件事”、“我还补充一下”类似表述的无限循环...
一次两次可以理解,但没完没了就无法忍受了。
习惯插话(交流互动除外)不是一种良好教养的表现,那些被你插话,尤其是再也没能说上一句的人,心里肯定腹诽到不行。
从另一个侧面,也体现出说话者思维的局限。
为什么就不能一次性说完呢?
如果记不住,不能列好提纲吗?
不要让别人有机会怀疑你的能力。
07喜欢“炒现饭”
这种表现为常常说别人已经说过的、颠来倒去或者不断重复自己的观点。
同一个观点,第一个说的那叫新鲜,第二个说的还可以忍受,但第三个、第四个还一模一样说的就不能怪别人睡大觉了。
还有的人翻来覆去就几句话,换汤不换药,又不懂得适可而止。
炒冷饭的发言无论何时,都吸引不了听众。
08词语使用不当
这种情况常常表现为用词累赘多余。
尤其是连接词、语气词、虚词等。
09习惯用长句表述
两个字能说清楚要说五个字,五个字能表达要说十个字。
比如“我的意思是,就是说,可能呢,这个情况还是有的。”
改为“我认为这种情况是有的。”不简洁得多吗?
你非要用长句,你说得累,听者更累。
不信,你试试。
10信息过载
一下子说了太多别人无法消化的信息。
一打开话匣子就要说个痛快,自己一个劲在说话,完全不理会对方尤其是主持人的眼神和肢体的反应。
这对倾听者带来的痛苦和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损害是无可估量的。
罗嗦的人有些可能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努力改变。
可要命的是,大部人都意识不到自己罗嗦,可能还为自己能说会道而沾沾自喜。
不管是何种情况,罗嗦都体现出自信不够、思路不清等深层次问题。
所以千万不要:信心不够,话多来凑。
罗嗦,除了增添别人的反感,和体现自己不专业之外,真的没有其他好处。
语言是门艺术。
高尔基曾说“简洁的语言中有着最伟大的哲理,好的语言并不在多,达意则灵。”
同样的字词,有人可以说的很雅,通俗易懂,有人却组织不好,词不达意;
有人用简易词汇能说出深刻道理,有人辞藻堆砌却依然空洞无物;
有人说话如平地惊雷,有人却无任何冲击和力度。
会说话和不会说话,效果相差甚远。
那究竟如何避免说话罗嗦呢?
思考下:
对方想听什么?
这个场合需要说什么?
我这个角色需要说什么?
我的时间有多久?
我必须说的有哪些?
我该怎么说更合适?
因为,沟通的实质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达成自己的目标。
如何克服罗嗦的几点小建议:
01多听少说、先听后说
说话时要努力营造大家都舒服的语境,而不是竭尽全力凸显自己。
多听少说,让别人先说,再适度地发表见解,而不要像机关枪一样。
这样下次你再说话时,别人才更会当回事儿。
说得太多,别人只能在你大段大段的话里找信息。
给对方机会多说,自己多听多思考才能更简洁。
02理清思路
请在说话前花点时间在脑子里整理一下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多想想如何表述,把不需要说的信息删除。
03先讲中心句
长句要用短句说,一堆短句里,中心句要先说。
如果觉得实行起来困难,可以先从用短语开始,学会简练。
04看人下菜
根据不同的听者,从对象的角度出发,决定省略什么,保留什么,做出取舍,这个就是看人下菜。
不是你能说的,都得你说。
而要思考合乎你身份和位置否话!
这点非常重要,有些话即使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却不适合由你的身份讲出来,这种时候不要讲。
05筛选精句
美国学者多琳·安森德·图尔克穆说:“如果你还没有想好用哪个词最合适,那你就干脆别开口。”
我们在说话中,也要“筛选”、“过滤”出最精辟的、恰如其分的表情达意的词句,尽可能以省俭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内涵。
另一方面,要少用连接词,比如“然后,再然后”等。
06定时发言
要求自己把一件事在60秒内说完,用固定的时间去练习筛选内容以及组织语言。
限定时间才能有效逼着自己把话说精炼,帮助自己养成长话短说的习惯,慢慢克服啰嗦的毛病。
07掌控语速
说话时语速不要太快,一快就容易乱,别人也听不清。
要慢慢说,说清楚。
08关注对方反馈
如果对方对你的话题不感兴趣,立即停止,把说话的机会让给对方。
09学会反思
夜深人静,把白天说过的话脑子里面过一遍,看看是否还有更好的方式去说。
祝你好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