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国学经典四书五经
《中庸》(二十六.博学<一>)

《中庸》(二十六.博学<一>)

作者: 袖舞清风666 | 来源:发表于2019-10-27 12:22 被阅读0次
    《中庸》(二十六.博学<一>)

                                          题解


            本章先是说人,尤其圣人。圣人是至诚的,最大真诚是永远不会间断的。不间断就能持久,内心长久如此,就会发于外,就会久远。长期积累,就会博厚,进到高明境界,从而可以和天地相比,承载万物,覆盖万物。说到底,还是强调由真诚的追求而达到与天地并列为三,从而化生万物的终极目的。

            其次讲天地。天地生物之道和圣人是一样的,都是真实无妄的。天地也展现了博厚、高明、悠久,所以圣人是和天地同德的。

    《中庸》(二十六.博学<一>)

            最后引诗颂扬文王的道德是直纯的,发用是不停止的,和天道是相通的。实际上把人的作用提升了,由被动的适应自然转为主动的配合自然。

            生命不息,真诚不已。这是儒学修身的要求。不仅不已,而且还要显露发扬出来,达到悠远长久、广博深厚、高大光明,从而承载万物,覆盖万物,生成万物。而这正是天地的法则,说穿了,还是由真诚的追求而达到与天地并列为三的终极目的。这使人想到诗人屈原在《桔颂》里的咏叹:“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实质上是一种巨人哲学,一种英雄主义追求。这种哲学,这种追求在过去的时代里一直是天经地义,不容置疑的。直到现代主义兴起,市场经济发达,一种”非英雄化”、“非英雄主义”的思潮出现,这种哲学,这种追求才受到挑战。“参天地”的巨人是做不了了,不朽的英雄也难当了,但是否真诚的追求也不要了呢?这倒是摆在我们这个过渡的时代的一个严峻问题了。有人说:“无奸不商。”这当然是与“诚”相悖逆的选择。而你又作何回答,作何选择呢?

    《中庸》(二十六.博学<一>)

                                    原文(译文)


            故至诚无息(1),不息则久,久则征(2),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3);高明,所以覆物也(4);悠久,所以成物也(5)。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6)。如此者,不见而章(7) 不动而变,无为而成。(所以,至诚是没有止息的。没有止息就会保持长久,保持长久就会显露出来,显露出来就会悠久长远,悠久长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广博深厚,能以承载万物;高大光明,能以覆盖万物;悠远长久,能以生成万物。广博深厚可以与地相配,高大光明可以与天相配,悠远长久则是永无止境。达到这样的境界,不显现也会自然明显,不运动也会自然改变,无所作为也会有所成就。)

    《中庸》(二十六.博学<一>)

                                          注释


    (1)无息:不间断,不休止。

    (2)征:征验,显露于外。

    (3)载物:负载万物。

    (4)覆物:覆盖万物。

    (5)成物:成就万物。

    (6)无疆:没有尽头。

    (7)见(xian):同“现”,显现。章:即彰,彰明。

                                          旁注


                                  【朱熹旁注】

            右第二十六章<一>。(上面一段是第二十六章<一>。)

    《中庸》(二十六.博学<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二十六.博学<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bp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