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启团,一位集导师与投资人一身的心理学家,创建了壹心理、中国NLP学院、睿智人生、大成心理学校、武汉心斋等心理平台和机构。他研究应用心理学,经常带团出国考察著名企业,行业人内称“团长”。
以前我们讲对事不对人,团长回归人性关怀,主张对人不对事。
不应目中无人,而应将人作为一切事情的为出发点。他以郑嘉国、苏梅、张国维、徐岚、刘铭、吴浩然、张杰、小茜、小秦、陆小美、徐斌、袁莉和小允、程东等等真实的实例,为读者传达了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论。
1 黑洞VS发光体
黑洞:1、用是否做好事情衡量一个人的价值;2、把焦点放在负面的事情上,看不到别人做了什么,只关注别人没做到什么,极少给予肯定和鼓励。
拥有黑洞特质的人永远不满意别人做的事情,他们总是抱怨、挑剔、打击、责备,周围永远是黑暗的能量场。
发光体:1、透过事情看到人,在他们眼里,人永远比事重要,他能接纳你的情绪,读懂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2、焦点放在一个人能做到的事情上,从不吝惜肯定和鼓励,并且相信你能够做的更好。
和发光体这样的人在一起,感觉放松、踏实、温暖、充满能量、看到希望。
2 你的模式决定你的命运
心理学家艾利斯的ABC理论:不同的人对于不同事件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并非事件本身引起了这种反应,而是人对这个事件的不同看法导致了不同的反应。
ABC理论不同的B1和B2就是决定我们命运的模式,所以发生同一件事,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应对模式,从而走出不同的人生道路。幸运的是我们有选择的权利,对于采取什么样的B,选择权在于我们自己。
3 走出限制性信念
每一个人的信念都是从小到大的经历塑造出来的,由于经验、教、错误的逻辑等会产生消极的病毒性信念,限制我们的人生。常见的有无助、无望、无价值,这些信念让我们活的苦不堪言。
消除这些思想病毒的步骤有三:1、将这些思想病毒写下来,接受它;2、从情绪中抽离出来,冷静观察,进而选择;3、用新的信念替代,检查效果。
4 情感银行
美国心理学家威拉德.哈利提出情感银行:将关系中的相互作用比喻为银行中的存款与取款。存款可以建立关系、修复关系,取款使人们的关系变得疏远。
存款是指让对方开心,感觉被欣赏、被肯定,或是做了让对方高兴的事,取款则是请求帮忙,求助,活着获得对方的支持,批评、指责、嘲讽甚至谩骂等行为,会迅速消耗情感存款,甚至透支。
如何存钱:给予别人真正需要的东西
5 冰山原理
是萨提亚的一个概念,她将人的<自我>比喻成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活应对方式,只是漏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
她将个人内在冰山分为七个层析: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每一个行为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人的需求与渴望,但我们的大多数人都只能看到别人的行为层面。
知晓冰山原理,通过他人的行为和情绪,深层次的看到他内心的期待、渴望,自己便会变得更加包容,还可以用来观察自己,当自己出现一种行为时,通过这种行为了解自己的期待与渴望,让自己的内心富足起来。
6 决定生命品质——情绪
情绪本身没问题,情绪带来的行为才有问题。情绪是来向你传递信息的,收下它传递的信息,客观的处理这些信息,它便不会再干扰你。
7 人生的维度
许源桐老师的理论——芸芸众生可分为七个层次:奴、徒、工、匠、师、家、圣。
奴:对生活充满抱怨,现在做的事情好像都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总觉得人生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把自己束缚着,像生活在一个无形的囚笼中,郁郁不得志。
徒: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正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
工:有能力独立把事情做好,可凭自己的能力立足。
匠:力求尽善尽美,精益求精。
师、家、圣则是更高级的层次。
以上是我吸收的书中理论,团长最根本的主张是倡导回归人,自己和他人,以人为本才是处理好关系的金钥匙。
团长的理念与主张灵性修养的张德芬、心理专家关明宇的观点一致,都主张向内看,通过直视、接纳自己进行疗愈。
最难的是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但只有打开这扇窗,才会迎来更好的自己。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或大或小影响幸福生活的能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和感悟不断充足,也慢慢有了自我疗愈的能力。
对自己不满意,对他人不满意,对生活不满意,都是开启自我疗愈的钥匙。
如果不满意,按书中的理论实践下,换种生活方式又何妨。
以前是黑洞,现在做个发光体!
面对事件,换种与之相反的思维方式!
以前感觉无助、无望、无价值,现在告诉自己我可以,我是有价值的,我的价值通过此事的完成来证明!
用欣赏和肯定替代批评和指责!
有了情绪,不要陷入无法自拔,而是观察这种情绪带来什么信息!
以前是生活的奴隶,现在定下目标,一步步的学习和成长!
只要开始就不晚,前提是行动,只要做了,哪怕一点点,这一秒的自己,就比上一秒的自己有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