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回校答辩办手续,宿舍人再聚到一起听到他们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我是不是太老实了啊,怎么社交啊,怎么跟人打成一片啊,我该怎么做”,一时之间,这个似乎成了最热点的问题。
大学里我算是很活跃的那种人,入校以来就加入学生会,干得风生水起在大三那年当上了副主席,所以相对而言认识的同学比较多,跟老师关系也都比较好。在同学眼里,大概我就像一个飞来飞去的花蝴蝶,翅膀一挥动还带特效buling buling的那种。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个褒义的赞美。我们这帮在学校加社团入学生会的人凑在一起常说的就是,光看着狼吃肉没看到狼挨揍,那就是了,同学们看到的是光鲜亮丽认识人多和老师关系好,有什么事一个电话就能解决,没看到写文案办活动被杂事搞得头大好几天没睡觉的辛苦。说这些没什么,就是每个人都有他的烦恼,我们这些看似社交能力好一点的人其实也羡慕他们埋头学习的简单快乐。
举个例子,大学舍友也是同班同学,考研党,称为J,J姑娘是一个有点害怕社交的人。显著特点就是跟熟的人特别闹,一旦有了个陌生人就进入僵死模式,严重的时候连看对方都不敢。很奇怪吧,因为熟悉的人也是从陌生人过来的啊,但她就是这么个人。考研的时候整个人紧张兮兮的不行,总觉得自己没学好,总觉得别人都是学霸啊什么都会自己什么都不会,考完试了担心的整晚睡不着就觉得卷子上答得都是错的。后来她考上了北京一个不错的大学,她面试的时候是怎样面对导师的我不得而知,还好关键时刻他没有掉链子。最后在校的那段时间,一有时间她就会跑来问我以后应该怎么与人相处,还说有一个她的朋友告诉他以后呀主要是靠脸和关系,知识什么的都是次要的,哦对了,J姑娘的那个朋友长相甜美说话很可爱。我不太喜欢去评价什么人或话,我只是跟J姑娘说一个人一个活法,不要把自己的长板拔掉去关注那个短板吧。但在心里我想得是,在我看来,这个女孩的三观是不正的,面子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里子”,尤其是在工作中,总不能靠发嗲卖萌赢得工作上的尊重,一次帮助是可以的,两次也是可以的,但是多次下来是不是就不会了。而且退一万步说,总能靠外在的这些获得帮助,那么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对方是图自己点什么,而自己有没有道行深到应付的过去呢。与其费劲心思去规避那种风险,不如做好本职工作。但这些话我没有和J姑娘说,有些事情,还是要自己去体会才好,毕竟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待事物也有不同的观点。
J姑娘是一个适合埋头学习的人,她的专业知识很牢固,但是不善于与人交流。知识是她的长板,很明显,社交是她的短板。可是让她去将精力放在穿着打扮、与人交往上面,势必就会减少知识的摄取。这在我们看来是愚蠢的。可是抛开客观角度,我们每个人往往就是这个愚蠢的主体。常常干着扔掉西瓜捡芝麻的事情,比如:明明是个爱看书爱安静的人,因为别人都觉得这样的人无趣于是开始翻微博看段子参与各种讨论生怕落下一个话题显得尴尬;明明是个喜欢短发清爽的女孩因为喜欢的人喜欢长发飘飘蓄起麻烦的长发;明明下班想回家休息,同事叫着去聚餐,怕被人说不合群拖着疲惫的身躯去了...比比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放在哪里是能明显体现出来的,将精力放在喜欢的、擅长的事物上面事半功倍;相反,放在逼迫自己做的事情上事倍功半。
这世间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每个人都像一块木,因为吸收到的养分不同、生长的土壤不同、经受的气候不同,所以处处都是不同的。没有相同的人生,索爷也不要去把别人怎么样做参照,老实人有老实人的快乐。聪明人有聪明人的烦恼。
J姑娘的生活很简单,吃吃睡睡看看电视剧然后学习,偶尔觉得乏味倒也乐的清闲。就像老牛,总是慢吞吞的,但也走得扎实。
他们所羡慕的在学校周旋于社团学生会的我们,没有假期没有周末,也没有按时的睡眠。为办一个活动策划案改十几次是正常的,幕布喷绘全部翻稿也是正常的,熬夜几天睡几小时也是常有的,划定预算一天跑几个商家不断沟通谈价家常便饭,还要在老师和学生中间做好平衡板...比较起来,那些在其他人看来能一个电话解决问题的福利似乎也不算什么。我们这类人,最羡慕的是假期能出去旅游,周末能睡个懒觉,无聊到发呆是种奢侈。在紧迫的节奏中也快速成长,有得有失。但我们所缺乏的大概就是J姑娘那样钻研知识的毅力,学术研究终究是不适合的,更适合在实践中去摸索去学习。
没有一种生活是完美的,没有一种生活是没有烦恼的。要看你是什么人,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但是重要的是里子,永远是。
如果你是块什么木,就去寻找你的土壤汲取养分,勿变成生在淮北的橘。
但,重要的是,要汲取养分,要全身心的去努力,任何行业,一万小时定律,做一件事一万个小时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术业有专攻。
找好土壤,扎根吧。老实人有老实人的快乐,聪明人有聪明人的烦恼。找到你自己的土壤。毕业有感,胡言乱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