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书——茶人三部曲之第三部《筑草为城》,这套书主要是以杭州城为背景叙述茶的发展变迁史,书中提到杭州一景区——六和塔,六和塔三字突然唤醒了我对七年前那一次杭州之行的记忆。
北方七年前的四月天气和今日的一样,阳光透着淡淡的亮,春风吹着柔柔的风,柳树摇着细细的腰身,梳着长长的发丝。
初识杭州自从爸爸出院回家后,一家人就在琢磨如何让爸爸在余下不多的时日里尽可能的高兴一点,舒服一点,眼见爸爸日日夜夜被病魔折磨得饭吃不下,夜不能寐,身体日渐枯竭,我心想与其这样不死不活的呆在家里,不如乘爸爸现在还没有卧床不起出去走走,人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于是我们决定了在天气转暖后立马奔赴杭州。终于等到了四月,也希望还能再等到奇迹,带着这份心情,我和小妹以及二姑向杭州出发了。
坐飞机前要进行常规的检查,登机前,爸爸被工作人员拦下了,看爸爸瘦弱的病体他们也担心途中出现意外,后来经过我们的解释以及办了一系列需特殊关注的乘客手续后才顺利登机。经过三个半小时的空中旅行终于到达萧山机场,表弟前来接机。
四月的杭州城比北方温暖但还不炎热,虽然天空正飘落丝丝细雨但不觉潮闷,也不感到湿冷。毕竟南方有别于北方,这里的春天更加生机盎然,蓬勃有力。树杆挺拔树叶阔大,青草儿鲜翠欲滴,花儿姹紫嫣红,吹过的风里空气也带着雨露的滋润,虽还没有见识杭州的美景,但我一下飞机就感觉到了此时杭州的舒适。
在杭州的那一个礼拜时间,我们基本上是在屋里陪着爸爸,因为他体力已经严重不足,还伴随着疼痛,偶尔在他比较舒适的一天里,我们花半天时间用轮椅推着爸爸到不远的景区转转,西湖是首选的必去之处,尽管那里人很多,我们也始终被爸爸疾病的阴影笼罩,心情沉郁,但西湖的美还是惊艳到了我。
初识杭州西湖有十景(南宋):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
当然还有西湖新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说实话,我根本没有心思细细品味这旧十景与新十景其中的真意。我只能略略的观赏一下这湖边的远山近水,杨柳长堤,但只是这略略的一看,我也是再难忘她那天生的丽质!
西湖的美是安静的、恬淡的、羞涩的、精致的、灵秀的。无以言说她怎样的吸引人,湖水发着幽幽的绿光泛着细微的波浪,柳枝桃花围绕着湖水日夜梳洗打扮,她们在湖水的镜子中照着自己的倩影,竟是一直痴迷的端详着,好像再多的游人,再多的喧哗也无法打扰她们的专注,她们确实是被自己陶醉了!而湖边的游人也被她们陶醉了,绕着湖水慢悠悠地转来转去,有的干脆坐在一隅阴凉角落或者湖边的栏杆处静静地发呆,时光恍惚在这里可以凝固,那么多的游人,当我回忆起来时一点也没有听到嘈杂声,只仿佛感觉有低低的耳语,还有老人对奔跑的孩子亲切的嘱咐与提醒“跑慢点,小心些!”。
爸爸来了兴致,也颤颤巍巍的从轮椅上下来走向湖边,他在湖边的一块岩石上静静地坐了会,望着对岸的雷峰塔,一言不发。我没有办法打破这沉默,我也不知道我还能做点什么,除了安静地陪在他身边。
我们大概在西湖边只停留了一个多小时吧就匆匆回住处了,爸爸的身体吃不消,第二天就浑身说不出的难受,我很清楚,爸爸每天不吃不喝,各种营养缺乏,电解质紊乱,这种没有办法遏制的迅速消耗到晚期的恶液质状态,那种痛苦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体会不到的。我和弟弟跑到最近的医院给爸爸买了药回来,在家输了两天液,其实这样做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对所有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安慰。
初识杭州后来,我们还带爸爸去了九溪,当然也是停留极短的时间。所以我对九溪没有多的印象,只记得一条弯弯的小路,路两旁杨柳青青,有茶园、有农家院落、有水有亭,爸爸有一阵心情格外好,站在一个水榭亭子里,欣赏了一会水景还吃了一颗山竹,没有说不舒服。
去六和塔是只有我和妹妹两人,因为六和塔就在我们住处的对岸,坐一趟公交车几站地就到,所以我们让二姑陪爸爸,我俩偷空就出来逛了一逛。那里游人很少,在买票的时候,正好碰到一位戴墨镜的高高个头的中年男士也在买票,他非常主动的与我和妹妹交谈,并且不由分说的替我俩买了门票,说“咱们一起走吧”,于是我们结伴而行,他边走边给我俩讲故事,显然,这是一位文人雅士,他问我“知道就在这六和塔下,曾经有三对明星在此举行了集体婚礼吗?”我只遗憾地摇摇头,他说1934年,赵丹与叶露茜,唐纳与蓝平(江青),顾而已与杜小娟三对新人就在这塔下举行了一场新颖别致的婚礼,证婚人还是大名鼎鼎的沈钧儒先生呢。后来就在塔下,他邀请我与他合影留念,所以我和一个陌生人的镜头就留在了一个陌生人的手机(或相机)里,如若不是今天看到“六和塔”三字,我想这段经历也许会永远在我脑海底沉睡。我对六和塔没有对西湖的喜爱,我们没有登塔,也没有体会到登塔观潮的壮观,只记得很幽静,塔的建筑艺术以及它的人文历史我没有能力欣赏。
有一天下午,我还独自一人坐公交车随便走到哪儿算哪儿,不为观光什么景区,只想看看这座汇集了厚重的人文历史与现代化创新发展于一身的美名远播的都市的大概面貌,记得老街区马路并不宽敞,有不少上了年纪的老树,浓荫密布,路边的商店装修别致,衣服非常漂亮还很便宜,处处是卖真丝服饰、藕粉、花伞、折扇的专门店,跨越钱塘江的大桥是宽阔笔直的,三三两两的人们骑着自行车不紧不慢往来穿梭,感觉杭州虽说是一线大城市,但人们的生活节奏舒缓,远没有北京上海让人感觉紧张匆忙。
也不知我还随便溜达在杭州的哪个方向哪个区,只是记得一路全是在起伏不大的山里,植被茂密,空气清新,寺庙非常的多,怪不得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路过虎跑泉但没有进去,这里山多不陡,水多不潮,人多不闹,真是天然的养生绝佳之处啊!
最喜欢是傍晚时分,我、小妹、二姑没事就用轮椅推着爸爸在钱塘江边散步,一路上感受温暖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斑驳驳照在人脸上,阳光经过绿叶的过滤没有了一览无余的直白与刺眼,好不惬意,还有点梦幻!到了江边伫立在堤岸,身子靠着栏杆,我们双手托腮看着火红的夕阳一点一点沉入江底,感受到的是落日的壮美,体会到的是最亲的亲人生命即将陨落的悲伤。沉默总是充斥在我们中间。
有一天下午,爸爸一人在江边坐了整整一个下午。午后四五点钟,钱塘江的江水开始涨潮明显,风好大,浪涛哗啦哗啦地拍打着江岸,江边几只搁浅的小木船在水里摇摇晃晃,幸亏也是有绳索牵牢着,不然定是要被放逐去流浪的。爸爸背对着我们,面朝江面独坐。我不想去猜测他在想什么,但我觉得当了一辈子农民的他此时更像是一位哲人,他在思考,在参悟,而且在他即将走完人生的最后这几步里,也肯定悟到人生的一些真谛。他也像一位诗人,他用他的行动谱曲填词,感动着身边无数人,此刻,他正唱着从自己心底流淌出的生命之歌,一个人在静静地聆听。
初识杭州今天恰逢清明,我怀着平静的心情叙述这一切,只想回忆一下初识杭州的感觉,但没有办法不想起爸爸,我现在最怕想念爸爸,也尽量避免去想他,想起他的笑,尤其是在病痛中依然坦露着对人如此真诚和慈爱的浅浅的微笑,我的心就要绞痛。希望爸爸在另一个世界不再受病痛折磨,希望那里也如杭州西湖一样美好!
杭州是美好的城市,期待有机会再去好好拜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