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完课,孩子跑了出去,见到的却是板着脸的妈妈。妈妈站在监控视频的旁边,非常严厉的对孩子说,“你刚才都干什么了,你自己说,妈妈在外面全看着呢!”孩子一脸茫然的站着,妈妈继续问“你刚才上课有好好上吗!你自己说,你刚才的表现好吗!”“不好”孩子傻傻的站着,弱弱的回答。“你上课做的所有事情,妈妈在外面都一直看着呢!”妈妈再次非常严厉的强调她的不满。连我这个旁观者都感受到了强大的镇流!
其实,我并不算旁观者,因为我是给孩子上课的老师,而且是第一次上课。孩子原先是另一个老师上课,因为老师要辞职了,所以我接了过来,之前旁听过一次课,今天算是第一次正式上课。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接触的并不少,所谓的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有情绪问题,于是家长就送到了我们这样的机构,希望能够有所改善。我们的课程是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内包含了不同的训练游戏,并且只有我和孩子两个人。这些训练是否有效,这样的课程设计是否合理,在这里我暂时不给予讨论与评价。
在这样一个短短的交流中,我看到的是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在我看来这样一定是不正确的。
首先,一见面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就开始指责,没有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不尊重孩子。
孩子上完课的时候是开心的,无论他课堂内的表现如何。妈妈见面的第一句话不是“宝贝你上完课啦?”不是“宝贝,上课还习惯吗?”而是不问任何原因的就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在孩子都还搞不清楚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就糟了一顿挨。我是心疼的。孩子的表现并没有家长所想象的那么的不好,或者,是否可以先看看好的地方呢?
其次,家长以大欺小,表面上是在管教,实则是在威胁孩子。
也许“妈妈在外面看着”这句话很好用,能够让孩子暂时的安静下来停止捣蛋,但这真的是一个好方法吗?我们遵守这个社会的准则是因为“妈妈在看”吗?显然不是的,我们不能捣蛋是因为规则不允许我们捣蛋,是孩子意识到了规则,自发的明白“我不能捣蛋”,并且能够将意识传达到行为上,做到不捣蛋。这是我们每个人社会行为规范形成的一个普世过程。
家长也许会疑问,就是因为他还没有意识到规则,不能把握情绪上度,所以我才用这样的方式来规范他的行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孩子没有意识到规则,我们要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跟孩子建立规则,不断地按照规则上的内容去执行,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需要坚持,但一定是需要的!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某某人”说了算。只有在这样一个一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孩子的规则意识才能建立起来。否则孩子只会形成在“某某人”面前是一个样子,“某某人”不在的时候又是另一个样子。内心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并符合社会准则的规则建立,怎么可能在行为上成为独立自主的人呢?
那么在这样的小场景中,应该要怎么做才更加的恰当?我想,沟通的前提至少应该是平等的吧。
首先,给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你可以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并且把自己的疑问告诉孩子,必须是具体的疑问,而不是“你为什么不乖”之类的。让孩子能够针对性的回答你的问题,表达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比如你可以问他“宝贝,刚才上课的时候你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比如也可以问他“宝贝,我刚才在监控里看见你在踩杯子,是为什么呢,发生了什么事情?”
比如也可以表达你的感受“宝贝,我刚才从监控里感受到你不开心,是这样的吗?”
将自己的疑问传达给孩子,然后让孩子陈述事件的事实并表达他自己的感受,当双方都澄清之后,最后再来判定事实与你所猜想的是否一致。这样的沟通才是建立在平等之上的,不会让孩子一开始就感受到强大的气压。有时候孩子的回答并不是他真正的想法,而是他在被你威胁之后,因为恐惧而产生的讨好你的回答。也许好听,但一定不是好事。
第二,给自己自我反省的机会。
我们总是在责怪孩子,在责怪的时候是否也需要事先反省一下我们的情绪呢?我们的情绪是由于我们的认知造成的,不恰当的认知导致了我们不恰当的情绪。我们在不合理的自我幻想的情况下产生了不合理的情绪,却要孩子来承受着。这是多么的不公平。
第三,家长与老师的一致性。这里所说的一致性指的是对于规则建立的一致性。比如说,在课堂上,老师定的规则是物品需要归为,而在家里,妈妈却认为不需要。那么孩子在执行的时候就会有疑问,到底是要,还是不要呢?诸如此类的种种细节,都是需要形成一致性的,这样孩子才能形成自我统一性。
孩子在我们成人身上学到的不仅仅只有知识,还有我们为人处世的方式,我们的状态,都在无时不刻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孩子。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首先,你自己得先往那个方向不停的行走。
莫言说“没有天生成功的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教养孩子的过程也是我们自我成长的过程,孩子就像是一面镜子,会时刻照出我们的样子。与孩子共同成长,成长才更加的美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