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观察
前面两天我们提到了一个说法,叫做技能可迁移,而不仅仅是学习。我想这很大程度地改变了我们对于能力的看法,大家觉得发现了一个新大陆——那么技能迁移有没有坏处呢?
绝对有啊!
你一定听过这个故事:有个小和尚为了学剃头,先拿个冬瓜来练——冬瓜上面有一层绒毛,正好练手。每次屏息小心翼翼剃完头以后,小和尚都会高兴地长呼一口气,然后把这个刀插在了那个冬瓜上。结果你应该能想到,他学成以后真的去给别人剃头,头剃得不错,最后还是忍不住一刀飞了下去。
一个概念
这其实就是一个负面的技能迁移,其实技能迁移不仅有好处也有坏处啊。在心理学中,它分为两种,一种叫正迁移,一种叫负迁移。
这个现象最早是被运动专家发现的——羽毛球和网球选手,听上去应该很容易切换吧。其实不是,羽毛球选手转网球,很多时候比初学者更加难。为什么呢?
其实差异巨大,羽毛球是用手腕发力的,而网球呢?是整个手臂发力,手腕是绷直的。仅仅这一点就让羽毛球和网球互相干扰得非常严重,一个人很难同时学这两种球。
正向迁移的例子也有。
再比如说,蝶泳就是蛙泳派生出来的——都是腰部发力,四侧对称。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蛙泳是用蹬的,而蝶泳是用波浪式的打水。蛙泳水下换手,蝶泳空中移臂。如果能把蛙泳学好,蝶泳比较容易学。
什么时候会正向迁移,什么时候不会? 如果两个技能输入一致,输出一致,就很容易正迁移。如果两个技能输入一致,但是输出不同甚至相反,就会形成负迁移。
比如说孩子小的时候,很多家长会让他们同时学习汉语拼音和英语,这就是一个巨大的负迁移情景。学英语的那个人很难把汉语拼音学好,因为两个发音是不一样的。
工作里面也会有这样的例子。比如老师、主持人要当领导的话,讲授技能就会负迁移——他的瞬间反应非常快,下面人一提意见,他可能马上就进行了说服性教育——下面人听了几次就想算了,你比我能说,又是领导,我干吗呢?不说话了。没法倾听的领导不可能是好领导啊。
在生活中间,我们也能看到很多正负迁移的例子。
姜文的电影《一步之遥》里面有一个场景:他跑到一个大帅家里去救葛优,大帅府正在吃饭,大帅直接把军威迁移到了家里,一片肃杀,吃个饭搞得像开军事会议一样。
很多领导也是同样的迁移,对老婆孩子都是命令。小孩子根本不吃你这一套,躺地上就哭。领导发现,单位里面那套威逼利诱、胡萝卜大棒在家里都不好使了。这就是典型的负迁移。
顺便说一句,最后姜文带大帅全家一起做完体操,大帅被逗乐了,哈哈大笑——这也是一个正迁移——巧妙地把大帅的玩耍技能激活,救了自己一命。
一个策略
如何让自己顺利地正迁移和负迁移?
首先,只有一个扎实的技能才有可能迁移。所以不管正迁移还是负迁移,你都得先把架子搭稳了才能往外搬,否则一搬就散了。简单来说,要做好手头事,好好练功。
其次,接触陌生目标的时候,先不着急动手,而是清晰思考下这件事情的目标和结果 ——然后反推一下——这个事情需要用到什么能力?哪些能力可以迁移,而哪些能力是会负迁移的,需要调整?
最后,尽量避免同时学习太多技能 ——咳咳——包括我们这个专栏。如果你实在是学习控——尽量避免同时练习太多相近的技能,否则你可能容易互相产生负迁移,什么都没学会。
我想,未来不确定的职场,最好的能力模型是乐高式能力结构。
乐高为什么伟大,能够有这么长久不衰的竞争力?因为如果一个能力是固定的,再好玩的玩具,玩一段时间就厌倦了。但是乐高是组合的,你玩厌了,我们可以通过新的方式重新组合起来。不同场合、不同年龄、不同想象力,都能拼出来千百种样子。
乐高说,上帝创造整个世界只用了170余种元素,而乐高有接近7000种常用模块,这是其它玩具所完成不了的事情。
今天的职场千变万化, 但是我们也有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就是技能迁移和重新组合。组合技能的能力,是更加重要的一种能力。
超级个体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不同任务里面能拼装成不同的能力;在不同角色中间,也能组合出不同的能力。家里一套、工作一套、现在一套、未来一套,然后隔段时间还增加一点新模块——你的形态是流动的,你的样子永远是最新版的。
一个总结
如果两个技能输入一致,输出一致,叫正迁移;如果输入一致,但是输出不同甚至相反,叫负迁移。
能力的三个策略:(1)能力练好了才能迁移;(2)一定要找到新旧能力之间的关系和类比,要清楚哪些能力要迁移,哪些能力不要迁移;(3)尽量避免同一时间学习太多技能,这样会造成技能之间的互相干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