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流水账
巍巍大梁
魏氏出于周文王十五子毕公高,因封于毕地,遂以毕为姓。西周末年,毕万出奔晋国,累功受晋献侯封魏地,此后以魏为氏。
献侯死晋国乱,毕万之孙魏犨追随后来的晋文公重耳逃亡十九年,重耳回国就位后,以魏犨为大夫。魏犨之孙魏绛则凭借自身的能力,给魏氏赚足了资本。此时正值继晋文公后晋国的又一雄主晋悼公,魏绛向晋悼公提出和亲之策,使晋国免受戎狄的侵扰。在与诸侯的争战中,魏绛长年甘居几位首卿之下任劳任怨,德行之高为当时人多有赞颂。
魏氏冥冥中似有隔代而强的命运。魏绛之孙魏舒在一次对戎作战中首次改车站为步战,这一因地制宜的划时代军事变动让魏舒在春秋史里留下了不凡的武名。魏舒也凭着武功,第一次为魏氏摘得首卿之位。魏舒之孙魏侈继卿位后,晋国六卿攻讦欲甚,魏侈同赵鞅等共灭范与中行二氏,晋国进入了智、韩、赵、魏四卿辅政的时期。
晋国余下四卿中,以智氏最强。智氏以威裹挟韩、魏共同攻赵。魏驹也知赵亡之后,智氏定不会停止侵夺,于是答应赵无恤,韩、赵、魏突然暴起反攻智氏,成功后尽分其地。“三家分晋”之局是春秋向战国转变的一大标志,强大的晋国一分为三后,韩、赵、魏不减颓势,接下来的魏斯继承了晋国的衣钵,霸绝了中原各诸侯。
魏斯亦是魏驹之孙,为人礼贤下士,少有贤名。继任宗位后,任用了诸如李悝、乐羊子、翟璜、吴起等一批良臣干将,在战国诸雄中率先施行变法。李悝吴起轮番登场,改革政治,发展经济,魏氏一跃而起。最能体现魏氏雄起的莫过于秦魏的河西之争。魏军在吴起的指挥下,秦军节节败退,富庶的河西之地尽归魏有。被吴起的魏武卒吓破胆的秦军只得龟缩着,深怕魏军随时指兵西向,攻入秦都咸阳。北境的中山国侵略赵地,赵请魏出兵,于是,在攻取河西之后,魏斯命出身中山国的乐羊子为将,借道赵国远征中山。经过多年稳定局势后,中山灭国,其地归于魏。而东面的对齐战争中,魏斯亦有斩获。文侯四十三年,赵、魏、韩三军大举攻齐,一直挺进到了齐长城处,齐国被迫割地求和。
次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了赵、魏、韩三国的诸侯地位,名存实亡的晋国王室后来被韩、赵二国悄无声息的侵夺一空。对于晋国这个庞然大物的倒塌,想要掌握中原制霸诸侯的其余国家来说,无疑是个绝好的消息。同时,文侯魏斯也深明其中的利害关系,在其掌权时间里,一直注重团结韩、赵二国,因此周边各国毫无可窥之机。然而,犬牙交错的国家利益还是没能避免三晋失和。文侯死后,太子魏击即位,武侯十三年,应卫国之请,魏武侯出兵大败侵犯卫国的赵国,三晋嫌隙由此而生。
魏武侯将魏国的霸业再次推向了高潮,在位二十五年四处南征北战,文侯时积攒下来的军事优势到得此时展露无遗。过度的征战也使魏国不堪重负,与诸国交恶不断,魏国在诸侯间树敌不少。魏击的用人之术比之乃父逊色太多,名将吴起受其猜忌因而离魏奔楚。魏国自魏武侯起其实已埋下了衰败的因子,只待一个合适的契机,强大的假象立马就会被揭穿。
武侯死后,儿子魏缓与魏罃争立,魏罃夺位成功,史称魏惠王。
魏惠王始登位于国强时,与其父一般,好大武功四处征战。前354年,庞涓引兵围邯郸,赵国向齐求援,庞涓的一生之敌孙膑用计围魏救赵,迫使魏国攻赵不成。魏军回援至桂陵,又中孙膑伏兵,庞涓被生擒,后来在一番交涉下,齐国释放庞涓。自此役后,魏国开始走下坡路,在第二次齐魏之战后,庞涓再次兵败马陵,身死孙膑之手。魏惠王终于意识到,自文侯始经略下来的赫赫武威已荡然无存。魏惠王在位五十年,是春秋战国享位最久的几位王侯之一,然则他接连败于四国,连文侯时夺下的河西也随着魏国迁都大梁后不久重入秦人之手。如果说还有功绩的话,那就算是与齐国“徐州相王”,在位份上把魏国提了一个层级吧。
襄王的二十二年算是魏国难得的承平时期。三晋的头把交椅从魏转移到异军突起的赵武灵王身上,诸侯国也虎视眈眈地盯紧了赵国。武灵王赵雍薨逝的前一年,魏襄王先行退下战国的舞台,其子魏昭王即位。没了主心骨的三晋,在强秦的眼中便是予取予求的肥肉。前293年,秦王令白起率军东进韩境,韩请魏国共击之。在伊阙两军摆下阵势,白起知两国皆怯为先锋,所以用主力先攻破兵力较弱的魏军,而后从侧翼掩杀韩军。伊阙之战,白起共歼韩魏24万主力。此役后,韩魏二国大伤元气,再不敢轻易与秦言战。
安釐王魏圉继魏昭王后即位,在此,历史的记载把目光同时聚焦在了同是昭王之子安釐王之弟,信陵君魏无忌。
魏无忌少有侠气,虽贵为王侯子弟却能礼贤下人。安釐王即位后封无忌为信陵君,向来仰慕孟尝君田文的魏无忌于是开始展现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延揽食客,养士数千。战国后期,秦国愈发势强,诸国皆无力抗秦,唯有信陵君两度败秦,几乎是以一人之力担起诸国免遭秦灭的希望。
赵国长平战败后,秦军长驱直入,兵围邯郸,信陵君窃符救赵,邯郸解围。信陵君知道安釐王恼怒自己擅杀主将晋鄙引兵救赵,因此留居赵国十余年不敢回国。秦攻魏,安釐王遣使来请信陵君归魏救国,门下食客向其陈说利害后,信陵君终于放下担忧回归魏国。魏国把信陵君重掌兵马率军抗秦的消息分报各国,诸侯纷纷响应,各自调兵遣将前来救魏。信陵君率五国联军大败秦将蒙骜,将秦军逼退回函谷关内乃撤兵。由此可见,信陵君对于人心惶惶的六国来说是救世主般的存在,信陵君三个字硬生生把秦国挡在了函谷关内不敢轻易东进。
看到名声显赫的信陵君在侧,不难想象身为国君的安釐王会如何的坐立难安。秦国派人利用信陵君谋杀晋鄙的旧事来反间信陵君,久而久之,安釐王还是心生嫌隙免了信陵君的上将军之职。嗅到危险信号的信陵君干脆推托不再上朝,此后终日沉于酒色,四年后,郁郁而终。
安釐王也于同年先信陵君病逝。失了王的魏国可以再立一王,失了柱国的魏国如何再寻得一个信陵君?景湣王魏增承袭王位,在危若累卵的局势中度过了十五年的惨淡时光。其子魏假即位,三年后,秦将王贲引黄河水灌入大梁城,城破,魏假身亡,无谥,史称魏王假,国灭。
魏国留给中原最后的身影是信陵君,出身王侯,几度沉浮,待得归来仍是英雄。他是仁气侠风的春秋战国里最伟大的,最后一位大侠,他的风采即使千年之后仍不磨灭。信陵君死后十七年,秦灭魏。三十五年后,楚人项羽刘邦共起灭秦。这两位震古烁今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偶像,信陵君,魏无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