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就接到公司通知,这周全面开工,接到通知的时候,心里一阵惊喜,终于要开工了。无形中给人心理暗示,病毒就要被消灭了。
但是昨天晚上心里开始打鼓,被那天各种新闻冲击的有点紧张了。
能上班吗?
能吧,相信政府。
怎么防护?
戴口罩,纸巾,尽量不要接触其他东西。
坐车怎么办,隔很远吗?
不知道啊,有多少人上班还不知道呢。隔太远也不实际啊!
担心归担心,今天还是要去公司的,不能因为担心车祸,就每天不出门吧!去吧!
早上公交车上没什么人,正常的时候挤破头,现在基本零零散散的隔着位置坐,感觉放心多了,看来没什么人上班。
地铁是起点站,上车的人只有平时高峰期的五分之一,不用抢也不用挤。大家很自觉的隔个位置坐下,结果我上时已经没有隔开的位置。其他人跟我一样的乘客,也是站着。这感觉好尴尬,有位置不能坐,要知道可是要坐很久的,十几站呢!要不要坐?算了,平时是想坐坐不上,现在居然是有位不能坐。对于大家的自觉一致性,我感到很惊讶!
结果到了第二站,事情就变了,上来的乘客开始寻找剩下的空位置坐下,再过几站位置就坐满了,间隔位置都是后面上来的人,刚开始上车的站着的还是站着的。
这就有意思了!虽然我没有学过心理学但是这个过程很明显的反应一种心理:从众心理。
第一批跟我一起上来的,隔开一个位置坐下了。大家这么做的原因是基于理智,因为觉得新冠肺炎传染很强,要保持一定距离,虽然不能保持很远,但是合理的利用有限的空间。
后来上来的乘客,第一反应已经不是考虑传染的问题。而是车里面有没有空位置?位置有没有人坐?一看,有人坐,也有人挨着坐的,肯定能看到,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自觉,况且又没有规定。当第一个人塞着空位坐下时,后面就开始有人跟随,很快地铁上所有的位置都坐满了。如果不是每个人带着口罩,还以为完全恢复正常了。
不只是今天座位问题,日常工作和生活,当我们面对问题时,很难保持独立思考,更愿意从众,因为这样容易,不用思考。觉得别人这样做了,我跟着做就很安全。殊不知你前面的人本来的做法就是错的。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太难了。
我想到另外一个问题,第一批人碰到某件事情,所具有的态度,和后面的再碰到某件事情的人,所具有的态度有天壤之别。就像小气候玩的一个传话游戏。大家站成一排,然后标纸上一句话从前面第一人口口相传,到最后一个人,最后发现结果千奇百怪。
工作中也是也一样,当一个问题经过层层上报的时候,等上层知道的完全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因为除了第一批接近现场的人,后面相传的信息都是经过传播人的自我理解和思考加工过的信息。一点点的误差积累,最后就是牛头不对马嘴。
就像新冠肺炎最开始扩散一样,第一批医生发现问题,并告知危险,他们都相当重视,假如他们告诉朋友“新冠传染很强,类似SARS,不要出门”。可是传出去之后,大家可能听到了,感觉很严重,结果出门一看,街上热闹的很,甚至还有万人宴。传着传着,最后当第一百个人,一千个人得到的话可能是“新冠个就像感冒,没啥好担心的”。
通过这样的分析,就能理解碰到类似的疾病或者灾难,通过普罗大众口口相传,慢慢扩散,效果是很差的,等到重视时,事态已经无法控制了。反而是政府能做的更好,因为在开始就可以通过政策或者法律等手段,在一开始就进行管控,起到有限的防止作用,这样社会成本就能降到最低。但是如果政府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控制功能,反而抑制民间的自我发散,那结果就更严重了。某汉的做法就值得我们深思!
写着写着感觉肚子有点饿了,想起来还没吃早餐,老习惯早餐带在包里。准备拿出来吃的时候,发现没法吃,因为带着口罩啊!卧槽,什么时候能想以前一样吃早餐啊!该死的肺炎快点消灭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