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身心极简方案: 冥想+囚徒健身+日常拉伸+正确坐走站。
其中正确地走路一文链接在此。
截止发文,我的冥想之旅已经持续进行了47天,第二次上瘾。
第一次上瘾后的复盘文在这里。
在我的记录里,冥想带给我一些很有趣的体验:
结合之前在“不冥想就出局VIP”群里听的分享,发现一个事实:大家的冥想方法和体验都各不相同,但都非常有收获。
像高冰的冥想,让注意力像xxx围着身体转,很有趣很好玩。
像树姐的冥想,跟自己的内在小孩对话。
像丁一的冥想,双盘,跟身体对话。
像芸熙的冥想,边站桩,边冥想。
像xxx的冥想,边骑行边冥想。
还有很多很多。
于是我在想,这个事情的确很好,我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但是,大家的认知和做法千差万别,我能否找到一个对标,可以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呢?
既然知道这是一件受益无穷的事,把它的价值榨干才好。
我想找一条清晰的路,更好地指导我的践行迭代。
照我过往践行的经验,一件事,我知道做了有好处,然后当我把好处了解得很清楚了,把方法知道得事无巨细了,反而最后容易在行动上流产。
或是被方法的复杂性吓到了,或是被需要持续行动的天数吓到了,或是就是做着做着无疾而终了。
但是,冥想这个事情,我是知道很多事实(乔布斯、李笑来、ray等等名人都在做),知道最简单的行动(李笑来的《坐享其成》配合007战友的“坐享其成App”),然后我先做起来了。慢慢体会到好处,慢慢上瘾,然后在这样一个节点上,想更深入地去了解,去迭代,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
于是,我去深入了解了冥想的三个内容:
- 科学上的证据。
- 我做冥想的why。
- 冥想方法的关键。
冥想的深入学习
一、 科学上的证据
在《科学美国人》封面文章:静坐冥想的脑科学 里,研究人员研究了在完成三种常见的冥想期间,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
常见的三种冥想方式为:专注冥想(focused attention)、正念冥想(mindfulness)、慈悲和仁爱冥想(compassion and altruism)
总结:专注冥想让大脑注意力有关区域活动更高,可以让人更轻易地达到聚精会神的状态。
总结:正念冥想可以缓解焦虑、抑郁症状,大脑处于平静放松状态,会产生一种心理幸福感,进而提高情绪控制能力。
总结:慈悲和仁爱冥想可以提升积极、慈悲感,提高同理心,且不会出现移情导致的负面影响。
《轻松冥想术》一书也总结了冥想可以在情绪上让人更快乐、压力感更低、改善认知技巧、辅助治疗的科学研究。
二、我做冥想的why
1. 提升元认知。
这是李笑来老师提到的一个作用,我觉得我的元认知的确有所提升,但我同时在做的还有写作、随时记录及复盘、节奏化工作。
由上面的科学证据来看,专注冥想可以提升专注能力,正念冥想可以让大脑平静,在这种状态下获得清晰和敏锐的觉察力。
2. 联结意识和潜意识。
应该跟专注冥想里的第一个阶段相关,在走神这个阶段,DMN活动增加。而DMN在建立和更新人们的内心世界时发挥广泛的作用(人们的内心世界是基于自我和对他人的长时记忆)。
在我的实际体验中,如果我向自己提了一个问题,问题的答案并不是我完全没接触过的新信息。
那么,有理由推测,浮现出来的我以为的潜意识层面的回答,是我的长时记忆经由神经网络的连接产生的新回路。
在《头脑特工队》这部动画片里,讲到潜意识也是长时记忆。
这个体验蛮好。
3. 每天休息大脑。
正念冥想可以做到,让大脑处于平静放松状态。
我的实际体验,每次做完冥想,头脑都会特别清醒。有时用冥想替代午休,15分钟的效果可以相抵30分钟的午睡。
三、冥想方法的关键。
无论哪种冥想,有几点是一致的:
坐姿上,背脊挺立。
想象上,可以有各种脑洞、天马行空。
前期都是通过深呼吸,让情绪平和下来。
以下是三种冥想各自的关键点:
专注冥想——把注意力集中在因呼吸而产生的感觉上。
正念冥想——觉察看到和听到的一切,并且监视身体内部的感觉和内心想法。
慈悲和仁爱冥想——先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他人无条件仁慈的关爱之情上,同时静静地重复可以传达自己意向的短语,比如“愿众生找到幸福和幸福之源,远离痛苦和痛苦之源”。
我的行动迭代
我过往的冥想主要是专注冥想和正念冥想,从未尝试过慈悲和仁爱冥想。
其他战友的冥想也集中在这两类中,辅以各种脑洞大开的想象。
接下来的行动上,我的做法有四:
1. 尝试慈悲和仁爱冥想。
这是第一次发现这个冥想方式,作为一个母亲,我必须尝试。
2.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延长冥想时长。
目前我的固定冥想时长是20分钟,更长的冥想会不会有更不一样的冥想体验?我很期待。
3. 用32个正念练习里的方法来练习正念冥想。
一行禅师在《正念的奇迹》里写的这个,从微笑、放松、呼吸、正念到观照,逐个操作细细描述了(7000余字),是绝好的指南。
4. 引入N阶行动做对标(scalers)。增强仪式感,并定期复盘。
我的第一篇复盘文写于第10天(发表的时候是第18天),属于一阶行动者的复盘(不是刻意为之,刚好想复盘),一阶行动者的瓶颈在于执行,我及格了。
我的第三篇会在第100天,二阶行动者的瓶颈在于学习系统和格局。
期待那一天的我。
补充资料:
正念冥想:
来自于文刀的解释:
“正念”指的是用“正确的方式”修习一种被称为“念”的“稳定的心理状态”。
修行者将思想固定在某个对象上,专注的观察它,就称为念。
对照于冥想,心理治疗上还有一个“正念疗法”:
不刻意做出吐纳观想等宗教式的举动,也不压抑任何的思绪、念头或杂念,反而刻意专注于当下的内心观察,暂时不要对于内心的思绪做出评断,带着好奇心的本质,迎接每一个动作或是每一刻。
如何修炼:
随顺呼吸,修持平静,无处不在。一举一动都是仪式。
正念有七个主要的要素:初心、接纳、不评断、自我慈悲、平等心、不刻意努力、顺其自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