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认知觉醒是从他真正有了自己的主体意识的时候开始的。”
这句话摘自S老师的新书《学习的学问》
这句话中有两个比较令人困惑的词。一个是“认知觉醒”,另一个是“主体意识”。
百度认知觉醒这个词,没有科学的解释,只好把“认知”和“觉醒”两个词拆分开。
对于“认知”的科学解释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
觉醒比较好理解,就是从梦中醒来。在这里应该是一种隐喻,我理解为是一种被激活的状态。
但两个词合在一起,“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被激活”,看起来还是有一点怪怪的。
再来看“主体意识”。这个词就很有趣了,我查询了一些资料,这个词主要出现在政治和哲学领域,但在词语的使用上,意思并不十分相同。我认为在此处作者的意思是“认为自己是主体”。是什么的主体呢?我认为这里的意思是“认为自己才是自己一切行为和结果的主体”,即“自己为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
再把这句话连起来读,就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被激活,是从他真正认为自己能为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开始的。
作者在后文对这种状态进行了解释:“此时他意识到,这是我自己事情,是我的选择,是我的担当,不是给别人交差……”
联系上下文,我认为这句话的含义是,一个人只有真正认为自己才是为自己的一切行为和结果负责的人,才能建立正确的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正因为自己需要为自己负责,所以获得知识并加以应用的过程不是出自于外界的压力,而是发自内心的行为。
比如学习,不是老师要让我学,我才勉为其难地学习,不是因为要通过考试,所以我才学习这个知识,而是我自己认为学习这个知识能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增长,能够使内心更加充盈,能够满足自己对这门学科的好奇心,我才去学习。在学习的时候,我并不是60分万岁,而是想尽自己所能地学会这个学科的知识,从而能够用这些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在生活的各项决策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比如工作,我把工作做好,是我自己的选择,虽然有时这份工作是我因为需要一份收入维持生活而不得已接受的,但也是我过去的行为导致自己现在的处境,我需要为自己过去的行为负责,同时,出于我认真负责的本心,即使并不喜欢这份工作,我仍然会去把它做好。直到有一天我有能力选择既能让自己喜欢,又能维持生活的工作,再换到下一份工作并继续认真对待。而认真对待工作和学习的过程,对于我自己也是大有裨益的。
这句话说来好像挺好懂,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向往轻松愉快的行为,辛苦的学习,讨厌的老师,乏味的工作,令人厌烦的领导都在影响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心情,但他们终究无需为我们的行为买单。不好好学习,不认真工作,最后影响的是我们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甚至人品口碑。
我想,还是想选择做一个认真的人,面对真实的自己,认真学习认真生活,最后过上自己想过的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