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轻松恋上国学,论语乃民族人格之根

一文轻松恋上国学,论语乃民族人格之根

作者: 感谢感 | 来源:发表于2020-05-04 08:24 被阅读0次

《牛师傅读经》——《论语灵魂伴侣》之:

【微国学——今日微论语】

今日文魂:文以彰道真文章,花拳绣腿非文章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文章者,文以彰道,文以载道。

文道合一,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

文为道衣,衣服要穿得合身,才是真文,才是真文章,才是文恰如道,恰到好处,恰如其分——恰如其分才是仁。

仁是对天道的洞察,天道就是天地宇宙的一切规律总和。

文章能写到洞察所有规律是不可能的,但文章能写出其能发现的部分规律是可以做到的——叫文以载道,文以彰道,文如其道,如者,从也,从者,随也,人随天道,文从天道,一随一从,一人一天,天人合一,道人一体,才是真文章。

花拳绣腿非文章,所以要裁,这就是对道的洞察与描述的分寸把握力,校准力。

【昨天的理解是今日的基石】

【温故而知新】之【体验体系化理解之微妙】:论语千句万句皆一句,理解千句千义非体系!

论语体系化理解:乱序随机,理解同理。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何谓?

要想理解这一小章,不如先温习前两天的理解,来验证一下什么叫论语体系化理解:乱序随机,理解同理?翻到哪页,就干哪页,边干边理,边理边顺,能通则顺。

如下温故,汝可知新。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什么叫行有力,则以学文?

要想理解这一句的微言大义,不得不温故——再前两三天天的讲义。如下:

入,在家思孝;出,出外思悌。

孝和悌,本质是顺;顺的本在于顺道,末在于顺人。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顺道者,自得顺人之分寸拿捏。顺道者心在道。

顺人者,不必是顺道;顺道者,必是有顺人之智,所谓智者利仁,自知顺人之尺寸——顺仁道。这是个分寸拿捏问题——如何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便是个分寸校准问题,而校准的目标在于使枉者直,使歪者正,正者,中也,中之用,乃为中庸。

谨者,亦是尺寸的拿捏,度的把握,火候的掌控,三位一体的合一智慧,得此智慧者必使己信之于人。这也是个分寸拿捏问题——如何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便是个分寸校准问题,而校准的目标在于使枉者直,使歪者正,正者,中也,中之用,乃为中庸。顺道的过程就是回归中道中庸的过程,回归天道的过程。这也是回归至善的过程,至善至美至棒的分寸拿捏和尺寸校准过程,叫止于至善的过程。

而至善至美至棒的分寸拿捏力和尺寸校准力发乎心动乎行,便是一种显化过程——即爱人,所谓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就是以上这个意思。心亲于仁(天道,中道,中庸,至止)必是自然而然地泛爱众,所以孔夫子说做到泛爱众,其实已经是亲近于仁了,亲近于天道了,也就是佛家说的慈悲心,仁近于慈悲心。更近一步,仁的本质就是慈悲,慈悲的本质是因心与天合一,心与天道同频,心与中庸同源,心归正焉,此心在天在正在中焉。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如何理解,才不会错得太离谱?

为什么才不会说错得太离谱,而不说对得很靠谱?

因为读经,从来不会有完全正确的理解,完全正确的理解是理想状态,现实不存在。

行,什么叫真“行”——顺道而行,这个道是天道,而不是人意。

能顺天道而行,方能“附和”中庸中道(天道),而不附和于任何一门一派的学说,不拘于文字表面,不浮于门派。

从道从本质上去顺应的行才叫真行,此时学文,则一通百透。因为一是道,道通,万物万事通,文以载道,道为本,文为末。物有本末,事有终始,道本文末,先道后文,为真行。

言归正传,无需赘言,汝可知之:子为什么罕利,而多与命,多与仁呢?

命者,天命也。仁者,天道也。

天命所归,天道所向,便是真命,便是真仁。

天命于人,天道于天,天人合一——孔子终其一生的问道求索。

利是末,是枝,命是根,仁是本。

本立而利立,又何需言利,利天者,人自利之,得道多助!

【再多体验一点点体系化理解,再长进一点点】:理解万变不离其宗——对知与行的分寸拿捏力,都再校准到天道所在之处——中庸,这叫真正的知行合一,一者,天道也,合者,合频(同频)也,校准,调校也。如前几天的理解,都离不开这点:

校准的目标在于使枉者直,使歪者正,正者,中也,中之用,乃为中庸。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在家思孝;出,出外思悌。

孝和悌,本质是顺;顺的本在于顺道,末在于顺人。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顺道者,自得顺人之分寸拿捏。顺道者心在道。

顺人者,不必是顺道;顺道者,必是有顺人之智,所谓智者利仁,自知顺人之尺寸——顺仁道。

这是个分寸拿捏问题——如何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便是个分寸校准问题,而校准的目标在于使枉者直,使歪者正,正者,中也,中之用,乃为中庸。

谨者,亦是尺寸的拿捏,度的把握,火候的掌控,三位一体的合一智慧,得此智慧者必使己信之于人。这也是个分寸拿捏问题——如何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便是个分寸校准问题,而校准的目标在于使枉者直,使歪者正,正者,中也,中之用,乃为中庸。

顺道的过程就是回归中道中庸的过程,回归天道的过程。这也是回归至善的过程,至善至美至棒的分寸拿捏和尺寸校准过程,叫止于至善的过程。

而至善至美至棒的分寸拿捏力和尺寸校准力发乎心动乎行,便是一种显化过程——即爱人,所谓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就是以上这个意思。心亲于仁(天道,中道,中庸,至止)必是自然而然地泛爱众,所以孔夫子说做到泛爱众,其实已经是亲近于仁了,亲近于天道了,也就是佛家说的慈悲心,仁近于慈悲心。

更近一步,仁的本质就是慈悲,慈悲的本质是因心与天合一,心与天道同频,心与中庸同源,心归正焉,此心在天,此心在正,此心在中,中者,天道不动也。

【又如以下,如果能联系上下的分享文段打通,就会对论语有初步的一通百透之境界】:

什么叫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校准,是仁的要求。

校准到中庸中道,是仁的境界。

礼,是仁之教化。

克己,是校准的动作。

复礼,是动作的标准。

克己,就如跳水运动员的动作训练过程。

复礼,就如回归动作标准过程。

归仁,就是达到标准,标准是满分,达到标准则跳水动作达到满分,完美完成动作。

所以,达标(满分)是技术活。

所以,仁是技术活,仁者无敌。仁者无忧,因在中道。

【又如以下,如果能联系上下的分享文段打通,就会对论语有初步的一通百透之境界】:

仁就是个分寸一个度的拿捏问题!

过在左,不及在右。

左了或右了都是不正,都是偏了,都不在中间,而仁是对天道不偏的体验洞见【即:对天道之正之理解,正确理解,偏了就不正了】。中庸,是对天道的完全贴合的体悟的生存状态,也是夫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因为道在心中,此心合道,行之合矩。

不正则不中,中庸在中间,仁在中间。

这就是一种高能高频的个人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综合实力,智慧程度,思维高低,个人能量级别)的显化(表现),个人能量的显化,能级的显现——一种判断力和分寸拿捏力(处事与做人的火侯把控力),是不断在现实世界中【调频】和【校准】自身的频道与规律(现实世界真相)的频道的【对频/调频/校准频道】的过程,调过头了(越位)或调不到位(失位),过了,不及了,都不是对上频(守位),由此想到王阳明为什么叫王守仁——守仁位,叫守位,叫与天道对上频,合频合一,天人合一,由此可见王守仁的名字之微妙,圣人连名字都与天道合一。

对不上频,说明我们的认知还远没有达到规律(天道)所在处,打个比方,天道在山顶,而我们的认知在山脚或在往山顶(正)或往山谷(偏,不是正方向,是负方向)方向的某一处。

山顶所在处是正方向(数学中的数轴,x轴的正方向),山谷所在处是负方向(数字中的数轴,x轴的负方向)。

过也,不在中庸;不及也,也不在中庸。

仁,中庸,在规律所归处。知仁者,知事物天道;知中庸者,知自身天命。

以上是,对孔子原创成语——过犹不及的独家体系化理解。

【我体悟,我分享,你阅读,你共鸣】——【叫有缘】

相关文章

  • 一文轻松恋上国学,论语乃民族人格之根

    《牛师傅读经》——《论语灵魂伴侣》之: 【微国学——今日微论语】 今日文魂:文以彰道真文章,花拳绣腿非文章 子在陈...

  • 答楝庭`

    儒道本同根 难分伯与仲 民族之信仰 乃我中华魂 2017.5.31. 宋刚于北京

  • 国学文化之孝道

    国学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国学经典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的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而其中孝道不...

  • 国学文化之孝道(演讲)

    国学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国学经典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的内容可以说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而其中孝道不...

  • 知行合一

    体之懒惰乃贫之根 思之懒惰乃贫之本

  • 微书评丨《易经》:“结缘”与“惜缘”

    2018年7月27日 星期五 天气 晴 喜欢《易经》源于对国学的热爱,倘若说《论语》,《中庸》,《大学》是学之根...

  • 你对庄子有个误会

    楚妞有些朋友,很喜欢国学。在他们心中,孔孟老庄是基石是民族之根,这点楚妞也深信不疑。只是偶尔听朋友们谈国学时,会感...

  • 《论语》该不该读?该怎么读?三个步骤,读透《论语》

    《论语》,字数不多的一本巨著。 国学典籍中的璀璨明珠,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所以,《论语》该不该读? 我的答案是:...

  • 由彩虹花创意写作想到

    于漪老师曾说:“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语言负载民族文化,是根之根。”语文教学正是关系到民族文化的根和...

  • 13.1

    ❤️ 国学爱 爱国学 ❤️ 传统文化每日分享 ❤️《论语》十三.子路篇 【原文】 13.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文轻松恋上国学,论语乃民族人格之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xe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