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1:触发点策略
片段来源:《意志力红利》
【R-原文片段】
当我们受到诱惑、失控时,通常而言,我们会失控很长一段时间、自责很长一段时间。等我们的情绪得到释放、缓解之后,我们的热认知系统冷静下来,冷认知系统被重新激活,然后生活才又慢慢回到正轨。
这是一个自然的恢复过程,但这样一个过程,不仅浪费时间,还消耗心理能量,也会影响我们的自信心。所以,必须找到一个办法,让我们在被情绪脑裹挟时,能够毫不费力地采取行动,尽快回到正轨。
触发点策略就是一个办法。触发点就是给大脑发送一个条件信心,让它按照预定的流程执行。“如果……那么……"这个简单的干预,就能大大提升执行效率。
为什么“如果……那么……”会有效?
因为它是我们大脑喜欢的模式。大脑不喜欢决策,做决策非常消耗意志力。触发点,本质上是利用大脑惰性的力量,通过减轻大脑的决策压力,让大脑自动导航。
比如开车,初学时非常困难,但熟练后,我们几乎不需要思考,根据车况环境,自然就能毫不费力地做出各种反应,这种自动化的背后就是触发点效应,也就是一系列被内化的条件反射,一系列的“如果……那么…”
如果红灯,那就松油门、踩刹车;
如果右转,就打转向灯、方向盘;
……
在红灯、右转这些触发点的提醒下,下一步行动会自动展开,无须思考,无须意志。
【I 重述原文】
What:以下的情形大家并不陌生吧?自己精心准备的事情开始推动的时候,很多状况临时出现,并没有按照原定计划往下推进,一切都无法在自己掌控。我们会产生各种激烈、消极的情绪。我自己就经常遇遭遇这种局面,不止当场有负面情绪,把眼下的局面定义为失败,怀疑自己的能力,全盘否定自己所做的努力,甚至很长时间会令我自暴自弃、缺乏动力。我需要花很长时间让自己从这件事,以及失控给我带来的心理伤害、精神伤害中走出来。自然,我特别希望能有一个方法可以尽快摆脱失控带来的影响。
Why:通常我们是事情过去后,先让情绪释放、缓解,然后理智才能回来,客观冷静地分析和行动。在走出阴影重回正轨之前,负面情绪始终如影随形地左右着我们,拉长了治愈的时间,加大了治愈的难度。而“触发点策略”则是将恢复的准备工作前置,提前设好应对程序,一旦因失控而进入emo状态时,即视为触碰到了启动应对程序的开关,让自己快速进入恢复的流程,从而大大缩短因为失控而产生负面影响的时间。
How:“触发点策略”采用的是“如果……那么……”的句式。
比如针对自己的追剧,可以这样用“如果……那么……”来应对:“如果沉迷追剧,那么就直接跳到最后一集,先看结局”;或者“如果沉迷追剧,那么先完成一只大青蛙,再继续看一集。”
Where:俗话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因此,“触发点策略”特别适用于对结果有很高期望的事情上,提前设置警戒线,避免自己在不尽人意的结果之后,还要再次受到情绪上的伤害。
【A1-关联自己过去的具体经历】
事例
冥想是可以静心和提高自我觉察的好方法,所以我想通过冥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很安定的人。为了能养成冥想的习惯,我给自己设置过很多计划:每天定时定点冥想,未果;调整为每天只要冥想就好,未果;调整为每周几次冥想,结果次数降低到从5次变2次,我依旧无法完成。最后,我的内心就会产生“原来,我是这么差劲和没有自律的一个人,连这么低的要求都完成不了。”的想法。而且一想到这个点,就会泪如雨下,感受到了强烈的失望感,久久走不出。现在不单是一想到冥想这件事,但凡任何事需要设定计划的时候,我都有些杯弓蛇影,生怕又出现这种状况。
反思
冥想习惯没有养成固然让我失望,但真正令我感到受到伤害而长期受到干扰的是我消极悲观的情绪,和由此对自己产生的评判。
当不想看到的局面和情绪一同来临时,我完全没有想过有什么方法可以应对,不假思索地跟着这个情绪一起深陷在泥潭中,无法自拔。
当我一边缓解自己的情绪化,一边试图与这个情绪做抗衡时,它总是能削弱一些我略有起色的自我疗愈,让我有进2步退3步的无力感,让我不确信自己是否还有能力和行动力恢复,使得恢复期拖得更久。
【A2-规划自己未来的具体应用】
延续第7份作业,我决定21天内能从0公里跑到5公里的跑步计划。
并结合WOOP模型,描绘实现后的场景,考虑视线中出现的障碍,安排计划的同时,设置一个触点,一旦因故无法按计划执行,产生了自责、失望、挫败、消极情绪,甚至罢跑情况时,立刻启动触发点策略。
21天后,我觉得自己会:
1. 身体不会觉得很沉重、不想动
2. 三围比原来缩小1-3公分,或者看上去肉结实些
3. 养成自发跑步的习惯,不会半途而废。
4. 感觉到跑步的快乐。
5. 肺活量增大,打坐冥想时不觉得憋气了。
我可能会遇上的困难
1. 时间上怎么安排?
1) 做完冥想后,早上7:00起来路跑。
2) 如果早上时间被占用了,就下班后马上开始跑步,建议不拖延到晚上8点以后,避免运动完太兴奋影响睡眠。
2. 在哪里跑?
1)路跑。
2)如果担心路跑膝盖吃不消,可以找下周边是否有塑胶跑道。
3)天气不好,或者太晚不方便出门时,可以选在家里原地跑。
4)下班后,可以考虑健身房,周一可以去询价
- 如果6点准时下班,可以去家附近的健身房。
- 如果加班晚于7点不迟于8点,可以考虑公司周边的健身房。
3. 如果人不舒服怎么吧?
可以休息,但在身体恢复后,21天必须顺延。
4. 如果天气不好无法室外跑步,怎么办?
1)允许在家里做一套有氧于运动,时间为30分钟。等天气好了,21天顺延,补上缺失的跑步记录。
2)也可以选择家里原地跑步。
计划
1. 频率&要求
1)第一周(6天):每天快步走,至少30 分钟。
2)第二周(4天):隔天跑,1公里、1.5公里、2公里。周末抽一天时间跑3公里。
3)第三周(4天):隔天跑。2公里,3公里,4公里。周末抽一天时间跑5公里。
2. 动员家人和我一起跑,有个伴可以互相鼓励、互相督促。
3. 如果每周能完成以上要求和频率,买一份O'mills Bakery & Bistro 的健康蛋糕犒劳自己。
应对的“触发点”设置
1)“如果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跑步,那么就只快步走到到胸不闷气不喘为止。”
2)“如果没能在说好的时间内跑步,那么先开始动起来就好。”
3)“如果无法完成规定的公里数,那么跑跑走走停停都可以。”
4)“如果不想跑了,那么先提高心肺在家做一套有氧运动也可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