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东篱 · 咖啡屋云歌行李水脉的文艺商之脉
春天的故事(下)丨女排三连冠 4-22

春天的故事(下)丨女排三连冠 4-22

作者: 甄玺 | 来源:发表于2018-07-10 06:46 被阅读1441次

第二十二回  三连冠:张少帅助捐赴盛会 铁榔头扣杀扬国威

一、刘长春单刀赴会

1908年,时任天津青年会代理总干事的饶伯森通过国际渠道,得到了伦敦奥运会的幻灯片,并带到南开大学操场,给学生放映了当时正在伦敦举行的第4届奥运会的盛况。不久,学生投书《天津青年》杂志,发出了“奥运三问”:

1.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

2.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奥运金牌?

3.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

这著名的“奥运三问”,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中国奥运梦的发端。

1932年7月30日至8月14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了第十届夏季奥运会。此前,中国虽有选手自行出现在1912年法国巴黎的第八届奥运会上,也有观察员参与了1928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第九届奥运会,但都算中国正式参加奥运会。

第十届奥运会时,已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已公然侵占东北,并扶植成立其傀儡政权“满洲国”。为使“伪满”获致国际社会承认,日本竟电告国际奥委会,拟派两名东北运动员刘长春和于希渭,以“满洲国”名义参赛。

正在北平的刘长春坚决拒绝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奥运会。国民党政府最终决定,派刘长春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但参赛经费还没着落。

1932年7月1日,东北大学学生召开毕业典礼,时任东北大学校长的张学良身着戎装到场,他庄严训示:“决定捐赠8000银元特派应届毕业生刘长春和于希渭为运动员,宋君复教授为教练,代表中国参加第十届奥运会。刘长春同学此次参赛为有史以来第一次,意义无穷。”

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急电奥委会。奥委会很快复电同意。

7月8日,刘长春等人从上海码头出发。而此时,正在大连的于希渭由于始终受日寇严密监视,终未成行。在海上颠簸航行了二十多天后,刘长春、宋君复一行于7月29日,即第十届奥运会开幕前一天,抵达洛杉矶。

30日,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刘长春执旗,宋君复以及在洛杉矶临时找的在美人士共6人组成了中国代表团,在第8位出场。

刘长春作为仅有的一名运动员参加了奥运会。7月31日,刘长春参加了当日举行的100米预赛,8月2日又参加200米预赛。由于旅途劳累、体力不支,两项比赛均在预赛时即被淘汰。而原定参加的400米跑则因体力不支而放弃。最终,刘长春未能在这届奥运会上进入决赛。

二、女排获得“三连冠”

“来自东方的巨龙,中国代表团------”

1984年7月28日,第23届奥运会再次在洛杉矶开幕,由225名体育健儿组成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时,当时在现场直播如此介绍。

在奥运会开赛的第一天,26岁的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这个曾经做过赤脚医生和供销社售货员的人,以566环的成绩,摘取了洛杉矶奥运会第一枚金牌。这是中国的第一枚奥运金牌。

新华社记者高殿民果断地冲出射击馆,跑到三、四十米外的新闻中心,拿起电话向在洛杉矶的编辑部报告了许海峰夺冠的消息,新华社用英文向全世界第一个播发。记录下中国奥运代表团在奥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的特写《“零”是怎样突破的》,获得当年全国新闻评选特等奖,后被选入中小学教材。

7月28日,女子排球决赛。决赛开始前,美国人事先制作的电视画面上,美国队主教练塞林格和三大主力海曼、格林、克罗克特的头像已经挂上了奥运会金牌。结果,中国女排把金牌从美国人脖子上摘了下来。最终中国队以3:0战胜了美国队,首次获得奥运会冠军。

这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团体项目奥运冠军。同时也成就了中国女排的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的“三连冠”霸业。

这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共参加21个大项中的16项,最终获得15枚金牌,名列奖牌榜第四。“体操王子”李宁在洛杉矶奥运会前的1982年亚运会和世界杯赛上便取得了辉煌成绩,洛杉矶奥运会上,一个人摘取了6枚奖牌,取得3金2银1铜的好成绩。

三、女排精神

八十年代,刚刚走上改革开放之路的国民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频繁取得前所未有的佳绩,极大地振奋了民心。中国女排登上领奖台的瞬间,成为中国体育无可比拟的巅峰时刻。

“勇往直前、开拓进取”,被称为“女排精神”。郎平、张蓉芳等成为当时万众瞩目的“超级女生”。

继“零的突破”后,女排连连夺冠,不仅带来民族狂喜,更成为改革启动年代的“士兵突击”。在北京,人们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狂欢。没有任何一种事情能像排球场上酣畅淋漓的扣杀,更让中国人体会到扬眉吐气的快感。

1985年,在日本举行的第四届女排世界杯赛上,中国女排再次夺冠。1986年9月,在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第十届世锦赛上,中国女排8战8胜蝉联冠军,取得了世界排坛至高无上的“大满贯”,即包揽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冠军,创造力世界排球史上首次获得“五连冠”。

从那以后,中国女排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女排情结”。女排运动员陈招娣的事迹《苦练》被编入中学教材,中国邮政还专门发行过中国女排的邮票,孙晋芳、郎平、张蓉芳、杨锡兰等运动员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1981年,日本女排世界杯,教练袁伟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进队才两年多、没有世界大赛经验的北京姑娘郎平放在了主攻手的位置。

在和拥有高大队员的美国队关键对抗时,身高1.84米的郎平扣了102个球。7场比赛,中国队扣球1116次,郎平一个人扣球就有407次,得到79分。郎平捧获了人生第一个“优秀运动员”奖杯,成为当时世界女排三大扣球手之一。

此后,在1982年世锦赛、1984年奥运会和1985年世界杯赛上,郎平成为中国女排的领军人物。一时间,郎平的名字蜚声海内外。在那个被女排精神激励的特殊年代,郎平高高跳起、一锤定音的矫健身影被永远地定格在时代的记忆中。著名体育解说员宋世雄送给她一个欠优雅的称号“铁榔头”。

袁伟民率领女排,获得了历史性的“三连冠”,举国振奋。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接见他后,说:“袁伟民做出了那么大的成绩,说明这个人是很有才能的啊,可以提拔当主任么!”时隔不久,袁伟民从国家女排主教练被破格提拔为国家体委副主任,从副处直升四级。

同时,运动服也随之成为流行元素。很多青少年以穿一身运动服为时尚,很多中小学以运动服为校服。

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晚上,香港歌手张明敏凭一曲“我的中国心”红遍大江南北。电视中霍元甲铁臂横扫洋人,大涨国威;中国体育健儿在大洋彼岸奥运赛场上摘金夺银,为即将到来的35周年国庆酝酿了无穷的激情。

1984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第12次国庆阅兵,也是继1959年国庆之后,第一次盛大的国庆阅兵。

在阅兵游行上,载誉归来的许海峰、李宁等站在花车上,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与北大学生用床单做成的“小平你好”的标语同时出现在游行队伍中。

第二天,北京大学学生举起写着“小平您好”的画面,出现在国内外各大报刊的头版头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三湖之春:女排,牛
  • 吻过地平线_8781:🌺🌺🌺👏👏👏
  • 开心点金石:🌺🌺🌺
  • 墨然纸:历史上激动人心的一刻
    甄玺:@墨然纸 激动人心的时刻
  • 淡之龙:荡气回肠的年代
    甄玺:@淡之龙 特殊年代
  • 演讲与写作:确实写得不错,资料这么详细,厉害了!
    甄玺:@陈权_高级顾问 谢谢,陈顾问鼓励
  • 云端一梦l:你写文,我喜欢。点点赞,送送花,每个日出快乐出发!🌺🌺🌺🌹🌹🌹🌷🌷🌷💦💦💦💦💦
    甄玺:@云端一梦9526 谢谢老乡
  • 熏衣草的清香:当年的铁榔头郎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甄玺:@熏衣草的清香 时代印记,,
  • 残风暗夜:为你的文章致敬,税你生活幸福!🌷🌷✍✍
    甄玺:@残风暗夜 谢谢鼓励与支持!早安!
  • 付朝兰:女人的骄傲,中国人的自豪
    甄玺:@付朝兰 一代国人的骄傲
  • 艾思:满满的正能量,醉醉的我喜欢。
    甄玺:@艾思 谢谢,早安!
  • 海燕麦萌:💖💖💖
  • 愚鹟不老:女排精神!
    甄玺:@老愚鹟 经历过,就会有印象
  • 银蕨之约:身临其境!
    甄玺:@银蕨之约 拉近与过去的距离,可以更好的识别未来,这便是史札的兴趣,,
    银蕨之约:@甄玺 是啊!这就是传说中的见证历史吧。😀😀
    甄玺:@银蕨之约 越来越熟悉,,早安!

本文标题:春天的故事(下)丨女排三连冠 4-2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yt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