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脱疽(脉管炎),看老中医如何执简驭繁

脱疽(脉管炎),看老中医如何执简驭繁

作者: 贤畅 | 来源:发表于2019-08-13 18:51 被阅读0次

中医书友会  今天

中医书友会第2148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脱疽之名始见于《内经》,1908年Boerger氏定名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得到世界公认。文琢之老中医通过趺阳脉法断脱疽之吉凶,将复杂难诊的脱疽疾病执简驭繁分为寒湿、湿热两种证型。(编辑/唐义超)

文琢之副教授治疗脱疽的经验

作者/艾儒棣

文琢之老中医,行医50余年,以善治疑难怪证著称,今将其治疗脱疽病案及其临床经验整理如下,可见其辨证之灵活,在认识上独具只眼。

一、病案举例

例一,尹××,36岁,司机。初诊:1974年10月4日。

双下肢胀痛麻木发冷三月。同年6月始发双下肢胀痛麻木,小腿肌肉松驰乏力,时有筋挛,呈间歇性跛行,双下肢如在冰水中,双脚拇趾苍白,继而渐发紫,痛剧,在简阳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诊断为:双下肢早期脉管炎。嗜烟酒,曾有高寒地区受冻史,舌苔薄白,脉弦而细。双脚趺阳脉不显。

诊断:脱疽(双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辨证:寒邪入络,气血凝滞,瘀阻血脉。

治则:温经散寒,化瘀通络。

药物:当归30克 桂枝9克 细辛6克 鸡藤15克 血通9克(即:血木通、红藤) 赤芍15克 地龙9克 红花9克 牛膝9克 灵仙12克 木瓜9克 寻骨风15克 木香9克 水蛭3克 虻虫3克 䗪虫3克 甘草3克 8剂。

外用洗药煎水熏洗患肢,每日一次。

疗效:以寒湿型基础方为主,随证加减,治疗3月余,患肢麻木胀痛明显减轻,皮肤转红、皮温升高,右脚趺阳脉微弱,左脚趺阳脉明显。再加减服药3月后,诸症消失,皮温正常,双下肢趺阳脉均明显扪及。

75年5月开始工作,随访至今未复发。

例二:熊××,31岁,干部,初诊:1965年12月18日

左下肢疼痛,伴有发紫溃脓半年。同年5月发生左脚中趾剧痛色紫,继之紫黑发热化脓,6月开刀排出紫黑血液,痛不减,伤口不愈。右脚小趾发紫剧痛,于10月某医院作双下肢动脉造影结果:双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嗜烟史,无外伤史。左脚趺阳脉消失,右脚趺阳脉微弱。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诊断:脱疽(双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辨证:寒邪入络,气血凝滞,郁久化热。

治则:清热除湿,活血通络。

药物:银花藤15克,土苓30克,当归15克,玄参15克,血通12克,赤芍15克,地龙9克,红花9克,水蛭9克,虻虫3克,牛膝10克,生黄芪15克,蒲公英30克,䗪虫3克,甘草3克。

外用盐水洗净,用海浮散与血竭粉各等份混匀撒布疡面,用紫草油纱布敷盖。

疗效:以热毒型基础方为主,随证加减服药半年,右脚伤口愈合,双下肢质色近于正常,但脚仍发冷,右脚趺阳脉明显,左脚趺阳脉细弱。热毒之证己消失,仍以当归四逆汤加水蛭、虻虫、䗪虫、灵仙、地龙、红花、丹参、牛膝、玄参,生黄芪服药四月。

前后服药10月,双脚皮色正常,皮温恢复,疼痛消失,双脚趺阳脉均可明显扪及而告愈,恢复工作。

文老诊治脱疽临床经验

脱疽之名始见于《内经》,1908年Boerger氏定名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得到世界公认。但从临床上发现,脱疽还包括了游走性静脉炎、糖尿病坏死的病变在内。

本病的病因与寒湿、外伤、七情、冷热失调、热毒内蕴均有关系。在病机上与邪气入侵,血脉凝滞有关,由于经络阻塞,气血失营,故筋烂骨死而成脱疽之恶候。

关于脱疽经验,文老认为跛行疼痛及皮肤变色,则脱疽已成,绝不是初起证候了。早期应注意脉诊验之,并可判定其病情轻重。

(1)脚部:常诊足部趺阳、太溪、委中等部脉以定病情之轻重及病变的范围。若趺阳脉微弱此为病轻,是病变由经络渐趋血脉,局部仅见痠强不适等;如趺阳脉绝,为血脉阻滞不通,患部色紫如熟枣,疼痛剧烈,病势发展可致太溪脉亦绝。个别患者趺阳脉见太溪脉反绝者是病变重点部位不同的缘故。如病变蔓延通膝者,可致委中脉绝,这是严重证候。一般地说,诊足部脉宜轻取,诊委中脉宜重按。

(2)手部交叉脉:文老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脱疽患者约半数有手部寸口脉交叉象,即病在左下肢而右手脉反弱,右下肢而左手脉反弱,经治疗全愈后交叉脉象则消失,这种交叉脉是脱疽患者独有的,在诊断上亦有所帮助。

在辨证方面,为了以简驭繁,将脱疽归纳为寒湿和湿热两型以论治。寒湿型者,常用方以当归四逆汤与大黄䗪虫丸化裁治之。药用归、芎、芍、桂、细辛、血通、红花、牛膝、水蛭、虻虫、䗪虫、灵仙、甘草等。并在这一基础方上随证加减:寒甚加姜、附、川乌;风甚加白附子、乌梢蛇、蜈蚣;湿甚加苍术、防己、萆薢、石楠藤;寒邪闭塞毛窍加麻黄;伴发静脉炎加石凤丹、走马胎;剧痛加元胡、血竭(研未冲服);脾虚合四君子汤;肾虚合金匮肾气丸;患处乌紫合阳和汤并用。外用洗药温通,以祛寒除湿,药用生二乌30克,艾叶、白芷、木香、陈皮各15克,蚕砂120克,煎水熏洗,洗后用沃雪膏搽患处(麻油250克加热,入黄蜡70克,松香15克熔化即成)。溃后用海浮散(乳香、没药等分为末)撒布患处,切忌用升丹,反使溃烂加重,外用紫草油纱布复盖。

热毒型常用方为四妙勇安汤合顾步汤加减治之,药用银花藤、牛膝、石斛、玄参、生黄芪、地龙、红花、当归、土苓、水蛭、虻虫、䗪虫。也本此基础方随证加减:患肢红肿加丹参、郁金、夏枯草;剧痛加元胡、血竭;热毒盛冲服紫雪丹。外治未溃用金黄散敷之以消其红肿;溃后用黄连水湿敷,外盖紫草油纱布;脓尽撒布海浮散。

以上两型脱疽,除用一般活血化瘀药外,均用水蛭、虻虫、䗪虫以增化瘀通络之功效,此三虫具飞、潜、动三性,合用则化瘀通络止痛功效明显,非一般草木之品所能及。

止痛药常用血竭,因血竭既可活血,又可止痛。祖国医学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脱疽之疼痛用止痛药是不济于事的,必须在通络的基础上佐以止痛、待血脉一通其痛不治而止。

脱疽一病,缠绵难愈,变化多端,病者需要有信心,医者辨证用药必须恰当,不可拘泥于一方一法,当随证化裁,灵活变通,治法无穷,其效乃显。

@@@@@

门纯德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经验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称“脉管炎”),中医称为“脱骨疽”。先父门纯德老中医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曾系统观察了850余例“脉管炎”患者,探索出一套治疗方法,笔者侍诊于先父身边十余年,对其治疗本病的经验略知一二,兹简介如下。

一、病因病机

“脉管炎”病例中90%的患者局部有受冻史,或是素体阳虚,局部感受寒邪,损伤阳气,失于温煦而致阳虚瘀凝,气滞血瘀日久可致正虚邪盛,局部出现溃烂、坏死,甚至肢节脱落。有的出现阴虚化热或湿热蕴毒的证侯。因此,先父认为本病是以寒为“本”,以瘀为“标”,以热为“变”。

二、辨证分型与治疗

1、寒凝血滞型

证见趾(指)温降低,肢端怕冷,触之冰凉,遇冷疼重,夜间痛剧。重者出现坏疽,肢端溃烂、脱落。凡疼痛剧烈,患肢冰冷,皮肤青紫者常以乌头桂枝汤温通经脉以祛积寒;手足冷痛,上肢尤甚,皮肤苍白投当归四逆汤扶助心阳以驱寒凝,兼有肢体麻木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温经活络;四肢冷痛,下肢为甚者常用白术附子汤温暖下元。若兼有脾胃虚寒诸证者,则结合温补脾阳,常用理中汤、《本事》温脾汤温中宫以暖四旁。

先父认为:人体阳气,根于肾、充于脾、行之于心。因此宜兴肾阳、补脾阳、通心阳以祛寒凝。粗略缉计,此型约占“脉管炎”的75%以上,兴阳祛寒,温经通脉法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治法。

2、气血瘀阻型

若兼见皮色紫红微肿或成斑成索,触之发硬疼痛,习以活络效灵丹(张锡纯方)加桃仁、红花、地龙、山甲珠、䗪虫等;兼有肢端稍冷,肢体酸胀者,常以身痛逐瘀汤为主。

3、阴虚化热型

证见患肢红肿,局部发热,疡久不愈,脓液腥臭,疼痛较剧,手足心发热,脉细数。治以清热养阴解毒,方用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常加薏仁、夏枯草、地龙、龟板之类。

4、湿热蕴毒型

证见患肢局部红肿有灼热感,疡面渐大,味臭,脓多而黄稠,疼痛剧烈,夜间尤甚。此当急用清热解毒利湿的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常加夏枯草、苍术、黄柏、大黄之类。

先父认为,阴虚化热、湿热蕴毒二型,皆属“脉管炎”病的“变”证。此时病势较重,治疗时药量要大,病重时可日服二剂,必要时可以药代饮。否则“杯水车薪”药难胜病。

5、气血两虚型

证见体质消瘦,患肢肌肉萎缩,皮肤干燥,趾(指)甲厚脆,溃疡面暗红,脓液稀少,久不愈合,疼痛绵绵,脉多沉弱无力。常以补养气血的人参养荣汤、炙甘草汤等治疗。

6、正虚邪陷型

证见面容憔悴,精神疲惫,患趾(指)暗灰或黑干枯萎,溃疡深陷,脓液淡灰稀薄,外露骨质变黑,久不愈合。常以扶阳气、补精血的阳和汤加黄芪治疗。

先父认为,临证除治疗虚损外,还宜结合治“本寒”、“标瘀”。常以温经通脉、活血化瘀的方药与补养气血或扶阳填精的方药交替服用方可获效。

临床实践中,只要抓住“脉管炎”病的“本寒”、“标瘀”,部分患者变证和后期虚损的病机规律,掌握好兴阳温经为主,活血化瘀,补益精血为辅的治疗法则,采用“联合方组”的用药形式,突出重点,整体治疗,全面照顾,多可缩短疗程,早日痊愈。

三、案例

1、王某,男,31岁,农民。1984年4月8日初诊。1978年下肢受冻,始觉左足冷痛,1984年春冷疼加重,夜不能寐,间歇跛行。患者面色萎黄,精神疲惫,左下肢肌肉萎缩,左大趾干硬,趾端破溃,趾甲厚脆。局部颜色苍白,左趺阳脉极弱。举垂试验阳性。寸口脉沉弱,舌淡白。辨为寒凝血滞、兼脾阳虚。治以兴阳祛寒、温经活血兼补脾,运用方组如下:

一方:制川乌10克,桂枝9克,生白芍6克,炙甘草6克,蜂蜜20克,生姜9克,红枣4枚。

二方:厚朴12克,干姜9克,桂枝10克,附子10克,川军6克,炙甘草6克。

三方:当归20克,丹参2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地龙12克,桂枝10克,䗪虫6克(研末冲服)

四方:党参12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陈皮10克,半夏9克,木香6克,砂仁6克,藿香6克,生姜9克,红枣4枚。

上方按顺序各服一剂,反复四轮。食欲增加,腹胀便秘已除,精神好转。大趾端处仍硬,溃疡未愈合。此虽阳气渐复,但气血尚衰。治宜温经通脉、补养气血。又补入人参养荣汤。三方反复十轮。

服药后,左大趾硬皮脱掉,趾端溃疡愈合,已能劳动。

2、刘某,男,36岁,民办教师。1982年4月28日初诊时左足患“脉管炎”已高位截肢,右足外侧及大趾、次趾、小趾皆溃烂,中趾呈干性坏死,无名趾骨已脱落。局部肿胀红紫,溃疡处脓多而黄稠,气味腥臭,疼痛剧烈,辨为湿热蕴毒,活血胜湿。拟方组如下:

一方:银花60克,公英60克,紫地丁30克,连翘9克,夏枯草30克,黄柏9克,苍术15克,川军8克。

二方:当归30克,丹参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地龙15克,薏仁30克,益母草30克,䗪虫9克(冲服)。上两方交替服6轮后,溃疡明显缩小,在原方组上略事增损,击鼓再进。

又入人参养荣汤,三方隔日一剂,两月后中趾死骨脱落愈合。后以当归四逆汤、生化场、人参养荣汤交替服用而告愈。【中医书友会(微信号zhongyishuyou)编校发表】

相关文章

  • 脱疽(脉管炎),看老中医如何执简驭繁

    中医书友会 今天 中医书友会第2148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脱疽之名始见于《内经》,1908年Bo...

  • 国典中医脉管炎的治疗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变,现代医学称为脉管炎。中医名为脱骨疽。《黄帝内经灵枢·痈疽》中即有关于本...

  • 关于易经

    《周易》亦称《易经》,简称《易》。“易”有变易(事物变化)简易(执简驭繁)不易(永恒不变)三义,相传系周人所作,故...

  • 生活越简单,越幸福

    文/诗远 很喜欢一个词语:执简驭繁,往往大道至简,我们越是把思想精简,生活也就会越来越简洁轻松。 生活很累,往往是...

  • 碧空

    洁净的青天,利落的冬风,以简、以暖、以透、以怡,驭繁冬之韵律 ——潘洁

  • 巨龙智能融合工作平台:执简驭繁,让工作更便捷

    产品概述 巨龙智能融合工作平台,在不需要原开发公司配合的情况下,采用页面融合技术,实现对前端页面的动态修改和数据自...

  • 执简御繁,因应世变

    最近看了两本书,一本是何帆写的《慢变量》,另外一本是王煜全写的《暗趋势》。书中都提及到中国经济经过近30年的高速增...

  • 管理者应知道的道理

    1、治大国若烹小鲜,主大事御繁就简。 2、凡事皆有度,失度必失误。 3、执简御繁主大计,担子分与众人挑。 4、苦中...

  • 管理者应知道的道理

    1、治大国若烹小鲜,主大事御繁就简。 2、凡事皆有度,失度必失误。 3、执简御繁主大计,担子分与众人挑。 4、苦中...

  • 光头老聶眼中的极简主义

    人的思想从繁到简是脱变的过程,做法做到极简是勇气、是舍得、是大智慧。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脱疽(脉管炎),看老中医如何执简驭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zb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