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送了个榴莲给我们,刚吃的时候真的不习惯它的味道,但在酒店面点部的时候,我们用它做的榴莲酥很好卖。也因为味道好也就慢慢接受了它。
又经常听人说它是水果皇后,营养价值很高,所以市值与内涵都是好评的话,就更不能辜负它的味道了。
无论是任何东西与事物,都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第一判断就拒绝了它。了解与尝试才可能品尝人间的百味。这也可以试用在为人处事上,也可以用在自己身上。
这让我想起参加几个月前的故事营,老师们鼓励学员日更写作的话。不要说自己不行我不会,可以换成我试试我能行!这也是生活中向上的学习态度吧!
话题扯地有点远,再说回榴莲。口感绵甜的果肉质感已经让我们忘记了它独特的香气。微黄的果肉上呈现丝丝的纹理,而整颗果肉紧实却入口甜糯,这个榴莲很受我们欢迎。
不过这水果好贵的,用小勺刮干净了皮上白色的肉,把榴莲壳放到大太阳底下晒,也可以烧火的,我觉得也算物尽其用。
还沾沾自喜自己的勤俭节约。而今天有当地的师兄们来,她们告诉我们用榴莲里面的白肉部分煲汤来好喝,很有营养的。
很喜欢美食的视频,也知道他们都是用榴莲炖肉类的东西,反映都说很好。用榴莲炖汤,素食可以用什么替代呢?
大家拿来了玉米,还有苦瓜与丝瓜。想想说用玉米吧!我觉得很好的建议,就马上动手做了一个榴莲玉米汤。
煲汤很简单的,就是要看好火时间长了一些,需要些耐心就行。对于花在做菜上的时间,我也觉得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很陶醉那种,一堆的食材放在你面前,而自己能做到就是让它们重新组合,批配搭当,一份份的切丝切断切块,汆水滑油断生等的过程。
做好这些,脑海里是要有算计的,把这些菜多次的都安排的明明白白,就让自己底气十足了。厨房此时就是我的阵地,我就是指挥战斗信心满满的将军。
我用刀把榴莲带刺的外壳去除,留下里面被挑出去果肉的东东,也不知该叫什么,就暂定叫果架吧!然后把它切成大块。玉米也剁了块备用。

去抱柴火看到还有很多山药,也拿了两根来凑数煲汤,反正都是创新,应该没错。
东北人吃饭不太习惯煲汤来喝的,觉得浪费时间,可能跟我们的性格有关。而我们也是入乡随俗的来试试,剩下的就很简单了。放了山泉水,把食材统统放进水里,然后盖盖,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

在回身的时候,有个漂亮大个的土豆被我一眼瞄到。反正要添柴等炖汤,烤个土豆打发打发时间,现在这可不是谁都能想实现的自由了。

这是好多人带着开心的儿时回忆吧!反正我的小时候就经历过野地烤玉米,那个香气想起来都觉得无比美味,没有比那次的玉米更好吃的了。
在反复翻烤土豆中,汤的香气也很快从木盖中溢出来了。看看过了一个小时了,该差不多了,就调了味,到地里拔了两棵香菜撒上,成品收锅。

不过大家反映香菜放的有点画蛇添足,与榴莲的清香相撞,光想着卖相漂亮却忘记了这了。不过这个汤还是很好喝的,尤其是里面的玉米,被炖的汁水充盈,甜嫩极了。受到大家的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