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开启《道德经》解读新视角。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zhāo),骤(zhòu)雨不终日。孰(shú)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希言自然】就是少说话、少折腾,少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对统治者来说,就是尽量少发号施令。老子认为,话越少,概念越少,越接近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飘风”就是暴风,非常猛烈的风。“朝”是早上,但这句话里的“朝”指的不仅仅是早上,而是指整个上午。“不终朝”,就是刮不了一个上午。
这句话的意思是:猛烈的大风刮不了一个上午。
【骤雨不终日】暴雨很少会下一整天。
【孰为此者?天地】是谁让暴风骤雨不能长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连天地都不能让暴风骤雨持续一整天,何况我们人啊?
这个道理太重要了,它提醒我们,不要过于吃力地做事,也不要过于吃力、过于勇猛精进地修行,不要不顾自己的健康、过于勉强地做自己做不了的事情。要和风细雨,因为细水才能长流。很多东西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向往道、经常修道的人,到了最后就有可能与道合一。因为,向往道、想证道,是得道者必须要有的发心,有了这个发心,才会有修道的行为,有了修道的行为,才会有证道的结果。这也是一种自然,老子特别强调自然。
【德者,同于德】向往德行、注重德行的人才可能成为大德,与得合二为一。
【失者,同于失】这个表述的解释有很多,其中一种解释是,失德的人必然会有诸多的过失。
但修道者不这么认为,修道者眼中,“失”是一种无执的最高境界。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向往这个境界,最后就有可能与这种境界合二为一。
【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当一个人与德相合,行住坐卧都不离开道的境界时,我们就称之为得道。
另一种解释是,当你符合大道、合乎真理的时候,真理也会喜欢你,也会帮助你,也就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意思。
【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仍然有两种解释。第一,失德者将与无数的过失相伴。第二,当你进入一种无为无执的境界,将贪执习气“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时,就会无为而无不为——什么都不执著,但什么都能做。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也有两种解释。第一,诚信不足,所以遭到了别人的怀疑。第二,你对真理的信心不足够,世界对真理的信心也不够,能信受奉行者就不多。
【总结】
1、要少说话,“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尤其不要抱怨。不管发生了什么,都全然、默然地接纳它。
2、“欲速则不达”,提倡从容恬淡、顺应自然地去学习、去生活、去追求,一切都不能着急。做任何事都不怕慢,怕的是不能踏踏实实、坚持不懈。
中道为用,也就是说,做一切事情都要守“中”,不偏不倚,就像弹琴,琴弦太松弹不出音,太紧就会崩断。因此,随时要提醒自己从容一点,再从容一点,放慢自己的心态,不要太急,不要太急功近利,自然一点。
3、看待一切事物,眼光都要尽量长远一些,不要只顾眼前。因为,眼前的一切都会过去,也正在过去。
无论眼前是贫穷还是富有,是得意还是失意,是健康还是生病,是权高还是卑微……都不要在意,只管遵守大道自然而然地做好自己当下该做的事。既不要嚣张跋扈、故意卖弄,也不要自暴自弃、失去信心。
4、所谓的成就和修道,不是某个结果,而是一种无我利他的生活方式。
当一种文化成为你的生命程序、生活方式,让你远离执著,远离烦恼,并且能利益社会的时候,你就是成就者和大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