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精进·自律
《带一本书去巴黎》——林达

《带一本书去巴黎》——林达

作者: 袁翠YuanCui | 来源:发表于2017-06-15 10:28 被阅读0次

决定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在无聊地过着公司慷慨给予的高温假,刚好连着端午节,长达14天,让囊中羞涩的我无所适从,无聊透顶。秉着不能身临其境去旅游,好歹也在书海徜徉一会的想法,同时也为以后要去的地方打下点基础,这本书的推荐可谓是恰逢其时。


林达的著作之前看过很多本,我非常喜欢他的文字,典型的文化人,对历史了解颇为深刻,在每处所发表的感慨也不至于令人反感,不是纯粹的掉书袋或者无病呻吟。景点与文化的完美结合,简直可谓是一个超豪华阵容的导游了。全书基本的构成很简单,总共22个章节,每一章节的标题也挺随意亲切。每去一个地方,尤其是人文景观,总是需要知道点背后的故事,否则, 人文景观便失去了它的意义。这本书正是如此。


从开篇怀念《九三年》开始,最后以雨果结束。

“45年前,巴黎人倾城而出,送过凯旋门下的,还是一个站在云端的‘伟人’。45年后,他们相随送过凯旋门的,是为法国所有弱者呐喊的一个作家。几千年欧洲文明的积累,才最后在法国完成这样一个变化。”

“从这一天起,法国人终于明白,不是因为有了拿破仑,而是因为雨果,巴黎才得救了,法国才得救了”。


"巴黎景点非常集中",基本都集中在二环以内,买张套票便可以看遍绝大部分景点了。这得归功于奥斯曼基于“城市整体感”的设计。随着作者的脚步首先来到塞纳河上西岱岛,那里有跟雨果小说同名的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西岱岛是巴黎的政治文化中心,正中是皇家小教堂,分为上下两层,上册是王室,下层是仆人和底层官员。巴黎博物馆遍地,教堂遍地,跟美国博物馆的不同之处在于巴黎有博物馆有滥收费之嫌,也是因为游客过多的缘故。

“巴黎是法国的象征”,“法国人永远只分两种,那就是巴黎人和外省人”,“巴黎一打喷嚏,全法国都要感冒”。

在法国教堂里,有很多跪着的帝王形象,因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为之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奠定了良好的根基”。在苏珊·布伊松广场,圣丹尼在那尔洗净了他的头颅,并将头颅高高捧起。可谓是头可断,血可流,未来不能断送了。


在达芬奇故居同时也是安葬达芬奇的安布瓦斯城堡,曾发生过骇人听闻的“圣巴托罗繆惨案”。屠杀了3000之众新教徒,亨利四世的婚礼教堂瞬间变成了屠杀教堂。上位后,宣布新教合法。


默恩·苏·卢瓦城堡有着中世纪城堡地牢,“上面一层是地牢,下面一层是坟墓”。“一面是灰色的中世纪城堡,一面是粉红色的17世纪豪门住宅”。


路易十四创建了凡尔赛宫,在庞大的宫廷花园里,皇室和贵族们举行了无数次的聚会。这种皇室和贵族共同享乐的场景在中国古代是没办法想象的。


来到塞纳河边的伏尔泰咖啡馆,其实并不是伏尔泰喝咖啡的地方,是伏尔泰最后居住并且去世的地方。“街道是一种神秘而有生命的东西。历史在把生命一点点灌注进去”。


再来到巴士底狱,被攻陷后只发现7名囚徒,到雅各宾时代的恐怖统治时期,法国社会似乎在过于激进中倒退。恐怖统治少不了滥杀无辜,以至于刽子手们都没有磨刀的时间。原本基于对死囚犯人道主义出发的盖勒廷设计了断头台,因为快可以减少一刀下去囚犯仍未死亡的痛苦,因为恐怖时期有太多人需要被杀而最终成了一个杀人工具。


先贤祠随着历史的洗刷,最终下葬的是真正的伟人,譬如说为弱势群体奔走打抱不平的伏尔泰。而在淘尽千沙之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终于将“小米拉波”,那个本应调和君主和议会之间关系却趁机捞一笔晚上不停享乐的人最终被移出了先贤祠。

从拿破仑回归雨果,拯救法国未来的从来不是开疆辟土、盛极一时的君王,而是将“善和人性作为社会进步衡量尺度的并摆放在法国人面前”的雨果。

相关文章

  • 《带一本书去巴黎》(1)

    看过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这次,来听听他们讲讲巴黎。 林达去巴黎,带了一本书,雨果的《九三年》。去旅行,却带...

  • 旅行的意义,也是一杯风情满满的咖啡

    读林达的《带一本书去巴黎》,翻开巴黎街景,不管是塞纳河还是巴黎圣母院,不管是埃菲尔铁塔还是卢浮宫,不管谁街边的小书...

  • 《带一本书去巴黎》书评

    《带一本书去巴黎》书评 作者“林达”其实是一对华裔夫妇合用的笔名,他们力图通过对巴黎历史遗迹的寻...

  • 带一本书去纽约(上)

    林达(夫妇俩合用的笔名)去巴黎的时候,身上带着雨果的《九三年》,后来写出了《带一本书去巴黎》,该书除了可以作为旅游...

  • 《带一本书去巴黎》——林达

    决定看这本书的时候,正在无聊地过着公司慷慨给予的高温假,刚好连着端午节,长达14天,让囊中羞涩的我无所适从,无聊透...

  • 《带一本书去巴黎》- 林达

    我记得那时去巴黎前特意捧着这本书看了几天,想要多了解一些人文历史,以免走马观花,把宏伟的建筑仅仅当做好看的建筑,以...

  • 梦想不想

    把《带一本书去巴黎》读完了,很羡慕林达夫妇可以这样带着灵魂上路,拿不断的上路去拯救被这个世界浮尘迷失的双眼。 突然...

  • 我们是被豢养的一代人

    随手翻开林达《带一本书去巴黎》的第一篇文章,里面描述的《九三年》带给作者无尽的感想:对书籍出版命运的揣测、...

  • 带一本书去巴黎(一)

    《带一本书去巴黎》是二十年前买的第一本林达写的书,因为喜欢法国,特别是对巴黎的向往让我收集过很多关于法国的书。以前...

  • 从读一本游记说起

    【读书的乐趣】 这一阵,看了几本关于法国的书。 因为一篇文章提示,我开始看《带一本书去巴黎》,作者林达。很奇怪的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带一本书去巴黎》——林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jy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