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我成长之路
万物同体,皆须仁爱

万物同体,皆须仁爱

作者: 暖暖的小进 | 来源:发表于2020-04-19 15:44 被阅读0次

藏羚羊为了保护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向猎人下跪,被抓的黄鼠狼想到嗷嗷待哺的孩子宁可挣脱身上的皮也要逃回去给孩子们喂奶。看到这两个故事让人感动万分。“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春暖花开的季节又到了小朋友们追逐蝴蝶的时候,与蝴蝶嬉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一次我看到一位家长用一根长长的网兜把蝴蝶困住然后给小孩子们玩,很快蝴蝶便被活活捏死了,让人有种说不出来的伤感。其实这是非常好的机会教育时机,但可惜的是很多成人也未必知道为什么要爱护这些小生物。

“天同覆,地同载”,我们与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天地之间。天为父,地为母,友爱万物就如同友爱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这才是真正的孝悌之心。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一个真正有德行的人,跟外貌关,跟长相无关,他不需要宣传,不需要炫耀,他的才华,他的贡献,他的名声会很自然而然他传播开来。而想要具备真正的道德学问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每天积极修养自己的德行。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就连孔老夫子都会担忧自己一天空过,每天要修德、要讲学、要做正义的事、要改过,值得我们学习与反思。

感觉自己每天还是浑浑噩噩中度过,没做什么正事,时间就匆匆而过,对于学习也有些急躁,静不下心来。”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也是提醒自己还需端正学习态度,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课。既然我们从《弟子规》开始,就先把这一门学好、学透之后再去学其他,否则真会”欲速而不达“。

相关文章

  • 万物同体,皆须仁爱

    藏羚羊为了保护自己肚子里的孩子向猎人下跪,被抓的黄鼠狼想到嗷嗷待哺的孩子宁可挣脱身上的皮也要逃回去给孩子们喂奶。看...

  • 弟子规——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只要是人,就是同类,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

  • 古文新说《弟子规》(15)爱的基础是平等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译文:只要是人,就是同类,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大家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

  • 程明道《识仁篇》

    学者须先识仁。 仁者,浑然与物同体。 义、礼、知、信皆仁也。 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 若心...

  • 赵玖东方精神系列《浑然一体》

    “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北宋理学家程颢的《识仁篇》以“天理”为“仁”,着重将...

  • 还秋

    秋日做局雁南飞, 万物皆寂菊独晴。 今朝伶仃赏秋菊, 他日重阳须还情。

  • 周易竟如此简单—程颢《识仁篇》,人欲、天理辨识

    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若心懈,则有...

  • 识仁篇

    程颢 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若心懈...

  • 《识仁篇》翻译

    识仁篇翻译: 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智、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须穷索...

  • 万物皆对象目录

    万物皆对象(1) 万物皆对象(2) 万物皆对象(3) 万物皆对象(4)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物同体,皆须仁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mmb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