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经常听到人家说一句话:“人是赚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的。”以前我不以为然,直到今年六月份经历了一件事,才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五月底的时候,百度准备针对今年的高考考生筹备一次志愿填报问答专场,那会儿刚好认识一个公司的老板,他们和百度那边有合作,所以就带我一起做那次业务,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有教师资格证。
我想起以前的同学和身边的同事们都有证书,所以就给他们宣传了这次活动,也告诉了他们帮学生解答一个问题能够得到多少收益,我打算带着他们一起做。谁知道有个同事直接给我说:“难道学生读书都读傻了吗?他们自己又不是不会用百度来查,还需要你帮他们解答啊。”还有一个一些直接说:“算了吧,要后面才能拿到钱,太不保险了,万一百度骗我呢!”
那一瞬间,我没有生气,我只是觉得他们有些可怜。一个大公司拿出一亿补贴,它骗你的动机在哪里呢?后来我仔细想了想,这也不怪他们,对于他们来说,以前确实没有在网络上以任何方式赚到过钱,所以难免会不相信。
最后的结果就是那些选择参加的人,仅仅回答了不到一个月的题目,就赚到了两万多,最少的也赚了几百上千。
所以在看到《认知驱动》这本书的时候,我就突然想起了这件事。有时候,人真的无法赚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
《认知驱动》的作者是周岭,写作三年之后,他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籍《认知觉醒》,同时也是《认知驱动》的姐妹篇。
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有些人坚持了很久都不曾取得成功,而有些人只需要几年的时间就能看到实际的效益。这大概跟自己的认知有关,也跟自己平时的做事态度和方法有关,就算是做一件很小的事,有些人可以将就,而有些人非要探寻事件的本质,找到做这件事的意义和价值,长此以往,或许想不成功都很难。
作者周岭就是这样一个人,从不浮于表面,凡事都要探寻本质,深刻挖掘其内在的价值。
他在《认知驱动》这本书中就分别为我们介绍了他自己在做成一件事时的心法和技法。
人活着不单单就是活着,还要做些有意义的事,对自己有益,对他人有益,甚至可以对整个社会都要有益。
01.你的价格取决于你的价值
有些人经常会问我,“你投一篇稿件大概能赚多少钱”,我会说,“看文章质量,也要看你选择投稿的平台。”
是的,想要看一篇文章能赚到多少钱,首先取决于你的文章质量如何,你写出的这篇文章能给别人带来什么价值,别人看了以后会有什么收获。
你的这些文字在在三年五年之后还对别人有意义吗?当你想清楚这个问题的时候,或许就知道自己一篇稿件大概能值多少钱了。
所以不要经常抱怨自己“千里马遇不到伯乐”,而是首先要成为那匹“千里马”,当你让自己真正变得有价值以后,伯乐自然会发现你。
02.找到一项可“复制”的技能
以前人们赚钱大多只有一种方式,就是一份时间换取一份收益。但现在很多人都崇尚另一种赚钱的方式,就是一份时间换取多份收益。
以前开一家小卖部就能养活一大家子人,可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从前的小卖部早已经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家家大型的超市。
超市老板不再需要自己卖东西,他要做的就是复制一家又一家的超市,然后管理好他们,就会有源源不断地收益进来。每个人都要学会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
超市可以被复制,我们做别的事也可以复制。现在产出一份时间获取多份收益的事很多,比如一个作者写了一本书,或者写了一篇文章,他可以发在不同的平台来赚取每个平台的收益。一个厨师可以自己做菜,也可以选择把自己做菜的过程录制成付费视频,发在网络上供那些想要学做菜的人学习。一个健身教练可以现场指挥他人锻炼,也可以通过视频教学等等。
一份时间赚取多份收益,这才是赚钱最合理的方式。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项这样的技能,然后通过它来让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
03.人生的最高目标就是学会利他
我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可见,有时候看起来是我们帮助了别人,其实却是别人帮助了我们。
就像当初建立读书群时,我的目标就是监督自己读书,同时也带领更多人一起读书。
原本以为这会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却没想到,它不止慢慢的让我发现了读书的趣味,还认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他们经常会分享一些有用的视频给我学习,也会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给我,虽然我们未曾谋面,却已经像认识了很久的朋友一样,会偶尔相互调侃,也会嘘寒问暖。
有人说因为有读书群的存在和书友们的相互督促,才让他们真正爱上读书,但其实我想说,因为有每一个人的存在,才让这个群有了它的价值所在。
我们每天除了工作、生活,还要忙着成长,忙着学习,就是怕自己有一天突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被它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但如果我们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成长方法,一定能够轻松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想要真正得到成长,就要做成一些事,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这就需要认知来驱动我们,才能让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