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实得到专题
无论你做什么工作,都需要把事情想清楚、说明白,并能够有效地令对方信服。这是你开展所有工作的基础,也是这个时代所有人的必备技能。
结构化思维,是达到上述效果的有效工具!
1. 什么是结构化思维
简单来说,就是面对问题的时候你可以通过某种结构,把它拆解成一个个你能解决的部分。是我们控制大脑,从发散的信息当中进行提炼的一种思维方式,完成由无序到有序的思考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可以建立一个“先总后分”的立体化分析方式。先看能够解决问题的关键方面,然后再往下分析,从而实现从总体到局部的鸟瞰,而不再拘泥于细节。
结构金字塔金字塔结构图体现的是结构化思维这种立体化的分析方式,所以除了纵向之外,横向上看,每一个层级的子理由也要符合结构化。也就是说,要通过归类分组的方式将信息排序和穷尽。
2. 怎样识别筛选信息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面对信息往往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你有明确的目标,或者是待解决的问题。那么,你在主动识别信息的时候,就要特别去关注信息和你的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那怎样去找信息和目标之间的关联性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关键词。
另一种,是被动地接受大量的复杂信息。 这时,就需要用结构化思维的方式来对信息进行高效识别。
这是我们这一讲要重点谈的。
识别结论、理由、事实
如何去识别信息中的结论,支持结论的理由,以及支持理由的事实。
首先,如何找到信息中的结论。
那什么是结论呢?结论就是中心思想,它首先是个观点,也就是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和问题的看法。
找到对方话语里表示结论的提示词:因此、由此可知、可以断定、所以、表明、我要说的重点是、证明了、问题的实质是……等等;
关注信息中的几个重要位置:比如,对方说话的开头、结尾;如果是面对面地交谈,你可以问问对方,“所以呢”。
识别信息的第二步,辨别支持结论的理由。
判断一个结论是否有价值,首先要去观察这个结论是不是有理由支撑。
怎样找出理由呢?
提示词:比如原因是、因为这个事实、有下列原因、鉴于、证据是、第一、第二、第三等等。
识别信息的第三步,是找出信息中有哪些事实。
如果我们前面说的结论、理由可以是主观的,那么事实一定是客观的。
什么是客观的呢?
数据和不带感情色彩的事例是客观的。它是通过金字塔结构拆解到最后,支撑结论和理由的东西。
所以,在你接收信息的时候,只有最后的事实是可靠的,并且用它来支撑前面的理由和结论的逻辑是顺畅的,那你接收的整个信息才是完整可信的。
如何用结构化思维来判断你接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呢?
一共有两个要点:
第一,要有客观事实来支撑结论和理由;
第二,事实和理由,理由和结论之间要有证明和被证明的逻辑关系。
结构金字塔3. 怎样归纳整理信息
| MECE的五种分类法
MECE分类法对于怎样才能做到不重不漏,我给你提供5种方法,这也就是MECE的5种分类法:
1. 二分法。 这个分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其实就是把信息分成A和非A两个部分。
2. 过程法。 也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流程、程序,对信息进行逐一的分类。
3. 要素法。 听起来好像有点深奥,但其实你在生活当中也经常使用。
比如说优秀员工的7种品质、公司的组织架构图等等,其实都是把一个整体分成不同的构成部分。可以是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整体到局部。 这种分类方法是用于说明事物的各个方面特征的。
4. 公式法。 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公式设计的要素去分类,只要公式成立,那这样的分类就符合MECE原则。
比如,销售额=单价×数量,这里就是把销售额通过公式拆解成了单价和数量。
前些年很多外资企业面试题里,经常有这样的题目,让你去计算中国有多少车辆,北京有多少个餐馆等等。其实他们并不是真的想知道中国到底有多少车,而是考察你对信息的归纳、整理能力,看你能不能用一个公式的方法把信息进行不重不漏的整理,也就是一个人结构化思考的能力。
5. 矩阵法。 这种分类方式也很常见,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比如我们在安排工作的时候,有一种分类方式,是把你的工作分成以下四种:(1)重要紧急,(2)重要不紧急,(3)不重要但紧急,(4)不重要也不紧急。
然后可以把它们填到4个象限当中去,这4个象限就是我说的2×2矩阵。这种分类方式就叫做矩阵法。
这种分类方式的关键在于,你要使用2次二分法,什么意思呢?比如:你给员工布置任务,你可以先用二分法把员工分为有意愿做任务的员工和没有意愿做任务的员工;然后再从另外一个维度再用一次二分法,把员工分成有能力做任务的员工和没有能力做任务的员工。接着,你把这两个不同的类别交叉,就可以得到一个四个象限的类别,它们分别就是有能力有意愿,有能力没意愿,没能力有意愿和没能力没意愿。得出的这4项分类是MECE的,它是不重不漏的。
“矩阵法”的四象限图讲完了5种MECE的分类方法以后,我希望你知道的是,MECE的好处不仅仅是可以对全部信息进行归类整理,还在于,你对事物的构成要素进行MECE思考的时候,甚至可以激发你没有想到的点子,拓展你的思路。
对于大部分情况来说,MECE法则是一个较为通用的分类法则,但在某些场景下我们还有更直接的模型,可以把现有的信息,分类放到一些分类模型当中去。
比如,在考虑市场战略的时候有一个常用的模型叫做3C,即公司(Company)、顾客(Customer)、竞争对手(Competition)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按照这三个要素进行战略归类的时候,就可以防止公司出现忽视用户需求、市场行情,自顾自去开发产品,导致血本无归的情形。
再比如,在做市场营销决策的时候,有个4P结构,是由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营销(Promotion)四个词的首字母构成的。制定决策的时候,将这四个要素考虑完备,就可以避免陷入“低价格一定有好营销”的误区。
类似的模型还有很多,你平时可以留心积累一些,做个有心人。把这些思考结构作为你的工具,根据你的工作需要,去选择不同的工具。
4. 怎样提炼信息结论
如何根据已有的信息素材去提炼概括结论呢?
我向你介绍两种方法。 一种是归纳法,一种是演绎法。
| 归纳法的应用
这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根据许多个别事物的特殊性来概括出同类事物的特征。
简单来说,就是我在前面两讲讲到的,识别信息、整理信息的基础上,找出各个信息要素之间的共性。
找共性一共有两种方法,分别叫做描述性概括和行动性概括。
1、描述性概括
简单来说,就是找出事物属性上的共同点。
2、行动性概括
简单来说,就是找出事件结果的共性。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一个好的结论,可能是两种找共性方法的结合。先找到事物本身的共性,再通过总结事物发展的结论,给出一个完整有意义的结论信息。
归纳法概括总结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由金字塔底部开始,把所有要素进行归类,由下向上的推演过程。
演绎法的应用
另一种提炼结论的方法,是演绎推理。也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演绎法,把思维的这个推演结构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通常大前提是事物的共性,小前提是具体事物,结论是具体事物的性质。
用三段论最著名的“苏格拉底会死”来举例。
大前提,所有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苏格拉底一定也会死。
这其实就是一种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它的核心就是将某一个事实与对应的某个规律联系起来,得出结论。
所以, 当你尝试去说服别人的时候,使用演绎法提炼结论的方式会非常的适用。
由于大前提,通常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常识,所以它推出的结果通常会让人感到特别可信。这种方式,对于有拒绝心理的听众特别有效。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大前提一定要满足无可争议这个条件,否则说服就无法达到效果。
同时,小前提也不能马虎。为了让结论更有说服力,它最好是一个已经发生的事实。
什么是容易引起争议的前提呢?有两种。
第一种,大前提是主观判断。第二种,在大前提当中,罗列特别冗长的信息。
为了避免这两种争议,你可以这样做:
首先,大前提要尽量引用普适的真理或者是客观事实,比如大家都认可的公理、定理或者是行业规律。
其次,在罗列大前提要素的时候,尽量不要超过3项。
归纳演绎结构图5. 怎样清晰表达信息
清晰表达四原则:“论、证、类、比”
第一个原则,论。也就是结论先行。 一次表达只支持一个思想,最好能够出现在开头,这叫结论先行。
第二个原则,证。也就是以上统下。 说的是,任何一个层次的要点都必须是它下一个层次要点的总结概括,直到最后一个层级的内容是客观事实或数据为止。
第三个原则叫类,也就是归类分组。 就是每一组要点必须要属于同一个范畴。那怎么分类呢?就可以参考我们上一讲的内容。
第四个原则叫比,也就是逻辑递进。 所以每个要点都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
有结构的表达就是以结论为开头,层层论证结论,最后再强化结论的过程。
结构先行图结构化思维可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更是一种透过结构看世界的视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