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 我的书单

作者: 小冒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1-01 12:12 被阅读54次

    记录2016年看的书,2016年共阅读31本书,累计阅读460万字。

    2016 | 我的书单 【2016-01】《女心理师》–毕淑敏

    主人公贺顿的经历挺离奇的。她最重要的转折是遇到了贺奶奶这位贵人,但现实中没几人能有这样的运气。

    书中几个人的现在与过去随意穿插讲述,但并不觉得混乱。这种方式真的就像心理治疗一样,一会回忆,一会讲述现在,从现在遇到的问题一层层追溯到曾经的过往,当找到真正的那颗毒瘤时,改变也就开始了。

    【2016-02】《阿弥陀佛么么哒》–大冰

    【2016-03】《乖,摸摸头》–大冰

    作者太会讲故事了,一会让你乐地不行,一会又让你哭的不行。一个个音乐人及作者身边人的故事,离我们朝九晚五的生活很遥远,但每个故事都可以让你从中获得好多的正能量。好久没看这么暖心的书了,看完了特别想推荐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2016-04】《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高夫,托马斯,切尔特桑

    书的章节比较散乱。讲的内容也良莠不齐。有些篇章确实说的很好、很深刻;有些篇章又太偏重于纠正孩子的行为,说的太浮于表面,或许是因为不同的人写的。

    摘录书中的几句话,觉得说的很好:

    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

    养儿育女令我们身上的优缺点暴露无遗,我们可以表现得至善至美,也可能摇身一变,化作凶神恶煞。

    【2016-05】《偷影子的人》-马克.李维

    讲述了一个能通过影子看透影子主人内心的人的成长故事。

    语言很平时,故事也没有太多的曲折,但是很动人。刚开始看童年时期的那段,还以为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以为故事会一直停留在孩童时期。

    作者在讲述童年时期时,感觉真是一个孩子的视角。孩子真的会很自恋地把各种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归于自己的身上。故事中的小男孩的爸爸和妈妈离婚了,某天起就离开了家再也没有回来。小男孩为此一直处在深深的自责中,认定是自己哪一点没有做好才导致爸爸离开的。后来从他妈妈的影子中才终于释怀——原来这一切都和他没有关系,不是他的错。大人总说“小孩子懂什么呀?”,但其实孩子都懂,只是有时和大人理解的不一样而已。所以若遇到类似情况时,一定要记得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真的和你没关系,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仅此一句话,就可以搬走压在孩子心头那块巨大的石头,让小小的心不再惶恐。

    故事中的我最终和童年时的小女孩重逢,好浪漫唯美的结局。

    【2016-06】《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特立独行的猫

    她的文章都很励志,也可以叫做鸡汤文。如今说到心灵鸡汤,大家都一副嫌弃的样子,其实鸡汤是好的,说的也很对,只是鸡汤故事里的主人公,不光有苦尽甘来的美好,更有许许多多的艰辛和努力。而我们越来越反感鸡汤文,是因为我们做不到他们的坚持和努力,看一次就要面对一次那个挫败的自己,于是乎对它越来越反感。

    【2016-07】《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张嘉佳

    一般般。故事都挺俗挺矫情的,弥漫着颓废的气息,总是动不动打架、喝酒、骂脏话。

    讲爱情的篇章,总是写那种追求所爱没追到,或者追到了最终还是分手的青春爱情故事。太多狗血、分手、伤害、悔恨,看了这么多年的狗血电视剧和致青春题材的电影,这种类型的故事已经看腻味了。

    【2016-08】《只有医生知道!@协和张羽 发给天下女人的私信》-张羽

    这本书是以小说的形式科普了好多早就该知道的知识。这种写作方式看着很轻松,试过看那些纯科普的书,真心看不下去。

    不过书的后半段讲了好多除病症、治疗之外的事情,选择看这本书并不是冲着这个来的,毕竟是想更多地了解身体的一些知识。

    看故事里对某些症状的描述,还有救治病人的过程,感觉腹部都在揪着,整个人都紧张着,做医生真了不起,做女人也好不容易。

    有那么多的非正常情况,想想自己怀孕的过程也没什么太大的状况,真是太幸运了。

    听逻辑思维聊过一期协和医院,协和医院现在是中国最好的医院,而在创办时,创办者是奔着世界最好的医院去的,不光是硬件,更是软件。他们为了培养世界级最优秀的医生,制定了极其苛刻的淘汰机制。这种苛刻和辛苦在这本书里也能体会到。

    【2016-09】《他们最幸福》-大冰

    这是他写的第一本书,先看了后面两本,一如那两本书,很喜欢看。羡慕大冰书里那些人的故事,他们居然可以活得那么自我、任性、放肆。一心奔着目标,不顾及别人怎么看,世界怎么想,只做我想做的,如此才真是不枉活一世。

    【2016-10】《只有医生知道2》-张羽

    第一本讲的病例大多数是疑难杂症,一般人可能不会遇到,只能留着出现异常时给自己提个醒。

    第二本还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把这些知识融入进去,这一本中讲到的内容更实用些,有好些内容我们早就该知道,但一直也都没搞清楚,有如此专业的人来讲解分析,真好。

    以前生病去看医生时,总感觉和医生的之前的距离很大,要么冷冰冰的,感觉很难接近;要么一副不耐烦的样子,难得能碰上个耐心和善的。还有冒冒这些年总是生病,也自个琢磨出了一套对策,去给冒冒看医生时,总是会用心中的观点去检验这个医生,评判他。

    看了这本书,站在医生的立场上走了一遭,不再把医生看的很高,同时也会更尊重、理解他们。

    【2016-11】《非暴力沟通》- (美)马歇尔·卢森堡

    值得看。虽然之前看到的一些育儿书,比如《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和这本书里不少内容是交集,但还是有很多没涉及到的观点,或者没有分析的那么清晰。

    不过书里对话有些太生硬了,实际运用时,要是也这么着说,太奇怪了,要适当地转化地柔和一些,接地气些。

    核心内容是:

    当对方提出一些想法时,我们要积极共情,说出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再积极引导出对方的感受,释放出各种情绪,从而达到沟通的目的,让内心更平和。

    还有当对方批评我们,或者我们想要抱怨别人时,都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认真的想想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并恰当地说出自己的需要,因为是指向自己的需要,因此描述的时候就会少了指责之意。若能有意识的去调整,确实会对沟通起到特别好的效果。

    【2016-12】《解读“疯狂”——热点话题人物的心理分析》-武志红

    没接触心理学的书籍前,看到这种疯狂事件时,会觉得这种人就是天生的坏种,就该狠狠地惩罚,活该。随着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书籍后,不再抱着这种批判的视角,有时也能站在他们立场去看。但由于认识和思维的局限,还是非常地不理解他们的行为。这本书中,作者带着我们一步步去分析这些事件的形成过程,分析人物的心理。颠覆了之前的满多认知的。

    对于每一个热点话题,作者都是带着悲悯和宽容的心态来分析这个事件,不谴责,不批评,真的好难得。

    就连杀人犯,作者也没有去谴责他们,因为他们都曾经是个受伤的、无助的孩子。提及这些人,以前我多数时也只是简单化成一句“神经病、疯子、恶魔”,很少能像心理学工作者那样,去从他们的人生轨迹和生长环境去看,其实这个伤害别人的人都曾经被自己最初的亲人伤害过,根上就已经腐烂。若没有真正理解和帮助他们的人或物或者自省能力,后面的人生又如何能正常,疯狂是迟早的事。

    看完书真得挺悲观的,想要所谓的坏人变好太难了,有时只是我们天真的幻想而已。但看了这本书,至少可以警醒我们要真正地做到爱我们的孩子,不要让他们变成他们。

    愿所有的孩子能都被温柔以待。

    【2016-13】《爱是一种选择》-[美]汉姆菲特,米勒,米尔

    “不再讨好别人、拖累自己,一本教你如何摆脱不健康人际关系的书”。

    这本书没有那种看国外书籍的那种隔阂感,应该归功于翻译得好。不过始终对“拖累症”这个词感觉有些别扭。

    书中用了好多的案例给读者分析:人物的某种习惯性的行为或想法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后面好多章节,又很详细地告诉我们如何去一步步摆脱这些行为或者观念的羁绊。

    书中有个观点挺新颖的:“婚姻是乘法而不是加法,1/2 × 1/2 = 1/4”。因此不完整的人和不完整的人得出的婚姻是更不完整,而不是通常认为的,“我找个人一起生活,这样我就完整了,我的生活就正常了”。

    另外总会看到这样的言论说“中国人怎么怎么样,是因为我们没有信仰。”以前对这句话很不屑,这些所谓的信仰无非就是信仰上帝或某个神灵,在我看来,这同样是虚无缥缈的,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这些不存在的神灵身上,多么可笑和愚昧。

    看了这本书以后,对这种信仰不再如此嗤之以鼻。如果现实中的父母非常不堪,但此时若我们还能对替代的理想父母抱有希望,这真的会好受很多。对于西方人来说,上帝就是这个理想父母的化身,无论你做了什么,他都能宽恕你、接纳你。而对于中国人的确缺少这样一个可以共同寄托的化身。

    【2016-14】《比恐惧更强烈的情感》-[法]马克·李维

    一本小说,讲述了一个记者和一个女孩一起查明一个被掩盖了几十年的真相。这个真相涉及到最高层的政治人物和危及全人类的黑幕,因此调查步步受阻,但最终查明了真相,可是迫于各种压力,真相依然没有公之于众。

    很适合拍成一部电影,各种悬念,随着真相的揭开,读者也在一步步猜测,真相确实挺可怕。不过觉得若是有同名电影拍出来,还是看电影好了,那样更有画面感,情节也更扣人心弦。因为这本书也不太涉及到人物的心理,主要就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陈述事件的发展,和直接看电影无差别。

    不过作者应该最想表达的是这个真相,故事里的真相也是现实中的真相。这个确实挺可怕,但在巨大的国家机器面前,再多的真相、再多的事实也无法撼动利益与权力的诱惑。

    【2016-15】《横向领导力》-[美]罗杰.费希尔 艾伦.夏普

    看的时候总是走神,终于坚持看完了。

    所谓横向领导,就是在没有职位的情况下,影响同级别的同事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以达到改善团队执行力的目的。

    内容概括如下:

    目标整理术。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体系,包括长期、中期和短期的具体目标,让同事认同这个目标体系,使之成为共同的目标。

    思考整理术。书里提供了一系列思考管理工具,用这些工具规划完成目标的具体步骤,并努力实现共同思考。

    计划修正术。将思考和目标结合起来,开始行动;要知道思考绝不能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所有问题,遇到困难,注意修正共同的计划,切忌一条路走到黑。

    激励管理术。给团队成员分配其能力范围内最重要的工作,给他表现机会,乐见其成功。

    反馈的艺术。不论目标是否顺利完成,寻找每个团队成员的闪光点,及时地表达感激之情,让同事们保持愉快的心情。

    【2016-16】《朗读者》-[德] 本哈德·施林克

    老早之前看过这个电影。还记得那次看的时候是连着看了好几部和《朗读者》同一年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有《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返老还童》,每部电影都非常好看,不断地被震撼到。

    看了书后,觉得《朗读者》电影中男女主角演绎地还是很到位的。

    【2016-17】《400次-女生必看的大姨妈圣经》

    填补了空缺了这么多年的知识。这些东西父母不会告诉我们,学校不会告诉我们,之前了解的那些大多数也是道听途说。想要真正地全面了解,只能靠自己去摸索了。

    有了这本书,就不用再去辛苦摸索了。讲得很全面,直接拿来看吧。

    【2016-18】《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尹建莉

    第二遍看了。很喜欢封面上纪伯伦的诗《你的孩子》,每位父母都应该打印出来贴在显眼的地方,提醒自己不要用自己有限的人生经验去限制孩子的无限未来。相信孩子是一颗种子,他自有他的生命周期,我们要做的是提供养料、阳光、水分;而不是把孩子认为是一张白纸,如何书写完全由我们来掌控。

    如何提供养料、阳光、水分,作者告诉了我们如下几样宝物:

    1、第一件宝物是“阅读”。由于我童年书籍的匮乏,我对给冒冒读故事有着疯狂的迷恋。今年一年给冒冒读了有300多万字的故事,自认为在培养冒冒阅读方面,我做得已经无以复加了。如今也收获满满,冒冒自主阅读已经没问题了,虽然还是不太愿意自己看,那就继续读吧,没几年了,自己看书是迟早的事。

    2、第二件宝物是“自由”。给孩子自由,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是个自觉的人。人生是为了体验,只有选择了,尝试了,才是真正为自己而活,哪怕选择是错的,即使犯错误也是一种人生体验。身边会有人会秉持着这种看法:“小孩子就是要管,要限制自由,否则怎么能自觉呢。”,而这想法和作者的观点大相径庭。要深刻领悟并吸收作者的教育理念不太容易,我还需要多多修炼。

    3、第三件宝物是“良好表率”。给孩子做出表率,不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处时是什么面貌。

    这些是作者给予我们的馈赠,也是我们能送给孩子生命中最美的馈赠。

    作者是真正做教育的人,对于孩子的每个细节都是从孩子的心理,孩子的需求来考虑问题。有时我们成人所谓的教育,真的是对孩子干涉太多了。

    看了后,也发现了好些之前没有意识到的错误,需要把此书一看再看,好好梳理一下固有认知和新思维。做好父母真是需要学习的,“爸妈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还很喜欢书里的一句话:“一个人没办法选择自己有什么样的父母,但可以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2016-19】《当下的力量》-[德]埃克哈特.托利

    很好的书。

    “活在当下”这句话每个人都会说,但遇到事情时却没几个人可以做到。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被负面情绪侵袭的时候,处在那一时刻时,很多时候其实并不只是受困于眼前的事情,更多的痛苦是来自于曾经失败或悲痛的记忆被唤醒,是过去挟持了我们,让我们不相信自己,有时甚至会痛恨自己,于是陷入到过去的深渊中不能自拔。而总是忽略了当下的我们已经不再是以前的自己,曾经的经历造就了我们,却不能决定我们。我们要多多培养这样的觉知,提醒自己跳脱惯性的思维,关注于当下的事情。

    当你看到孩子某一个行为突然感觉特别恼火时,给自己按个暂停键,问问自己“孩子有那么不堪吗?我究竟为何感觉愤怒?我的愤怒真的是因为孩子吗?”,然后回到当下去看。

    和爱人有冲突、争吵时,给自己按个暂停键,“你为何如此难受,让你痛苦、愤怒的真的是当前的事情吗?”,想明白后再回到当下只处理当前的事情。

    就我自己而言,刚学完车上路时,有时高先生会在边上说“该转弯的呀;能走的呀,你怎么不走啊;连货车都超过你了”,前一年因为这事儿大吵过好多回。我怪他指责我,语气不好,不耐烦。固然他是有些不妥,然而就本身这件事来说,我真没必要发这么大的火。其实那一刻真正让我难受的是曾经被指责时的那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感觉汹涌袭来,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那种感觉太难受,我不想要,于是化作愤怒转给对方。

    看清了这点后,再遇到类似情况,我会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Okay啦,你很好,他说他的。”

    【2016-20】《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武志红

    武志红说“我深信自己的文章和我的工作能帮助别人,是因为我一直在锲而不舍地要弄懂自己的生活”。自从接触到他的文章和书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我一直深信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文章中获得心灵的慰藉。

    他总是在不遗余力地教我们读懂自己,读懂他人,读懂家庭。教我们爱自己、爱我们的爱人,教我们真正地爱孩子。他说他的文章是为了读者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有本质的区别,后者暗示了现在的我们不够好,而前者说明我们本来就很好。坚信自己本来就很好,人生会非常不一样,那样我们就不会攻击自己,不会通过别人的评价来看待自己,我们就不用伪装自己,很自然地呈现给别人你本来的样子。

    这条路太难,但跟着他一起去探索,路会越来越明亮的。

    【2016-21】《孩子是如何学习的》-[美]约翰.霍特

    这本书放在书架上好久了。曾经试着看了些,怎么都看不进去。和原本想的完全不一样啊,书里都是作者观察小朋友记录的手札的感觉。

    过了好久,终于又耐着性子翻了翻。真的看进去一部分后,真是感叹,一本好书,这才是真正的尊重孩子。作者心思之细腻,让人叹为观止。平常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几乎都是出于惯性,能稍微做到理性一点就很不错了,但其实我们的方法是否适合孩子?是否适得其反,阻碍孩子?由于思维的局限,有时根本意识不到有些自以为对孩子好的方式却给孩子设置了干扰和阻碍。书里作者的各种做法才是真正给孩子真正的自由和尊重,看了书,我们不光要知道孩子是如何学习的,更要学习作者和孩子相处的方式:不干涉孩子,只是协助孩子探索。

    【2016-22】《秘密》-[澳]朗达.拜恩

    早就听说过这本书,这个秘密就是“吸引力法则”:

    乍听感觉是天荒夜谈,太不科学了,哪能想想就可以了,开玩笑吧。可是看完整本书,还是蛮相信这个秘密的。

    对于这个秘密你可能怀疑,但作者书里后半部分的内容还是非常值得一看。比如:

    1. 关于健康。相信你的身体是健康的,不要总是把精神集中在你的病痛上,你关注它就是在喂养它。

    2. 关于你。你现在生活中的一切,包括你正在抱怨的事,都是由你自己吸引过来的。所以请停止抱怨,把注意力转向美好的事情。

    3. 关于金钱。专注于财富上,而不是专注于账单上。你看到财富,财富才能看到你。

    不管信不信,大可试一试,反正又没什么损失,不是吗?

    【2016-23】《小狗钱钱》-[德] 博多·舍费尔

    之前想着买给冒冒看的,关于理财的书。

    这本书真的算是入门级读物,故事读来很轻松、也挺有趣,讲故事的同时把这些理财知识明明白白地说不清楚了,很不错。

    【2016-24】《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美] 萨尔曼·可汗

    这本书是可汗学院的作者写的。介绍了可汗学院的由来,然后如何一步步扩大,影响到好多学生和家长,从而自己的职业和人生轨迹也被这些支持的学生和企业所改变。

    书里有好大的篇幅讲了可汗学院的模式、理念、未来的发展;同时和现行的正统的学校教育相比较,指出了好多学校教育的弊端。说的真的挺好的,尤其是关于学校教育的弊端,这些不足的地方,通过把可汗学院这种模式融合进来,未来的教育会更好。

    我们经常抨击、讨论中国的教育模式,有很多的问题,比如:作业多;看成绩;高考为大学入学的统一标准。讨论的同时总是会对欧美发达国家羡慕着,觉得他们不是太看重成绩,上大学也不是完全看考试成绩,觉得好美好的样子。但在我们看来如此美好的美国教育在作者的分析过后,原来也同样有着各种不如意的地方。而作者创办的可汗学院这种模式,的确可以很好的规避这些不足之处,最关键这个网站还是免费的。

    看了可汗学院网站的视频,选了数学最基础的看了几个。视频很不错,没有废话,讲解清晰,从零基础进阶上去,完全适合孩子自主学习。看的几个视频还都会有对应的小测验,这种互动让孩子更有积极性,也让系统更能清楚学习者的状态和进度。只可惜中文版本不全,也没有对应的小测验,而且对于刚上学的中国小孩语言是一个大难题。

    【2016-25】《亲密关系: 通往灵魂的桥梁》- 克里斯多福·孟

    亲密关系里,很多的争执不是争执的当下,而是被曾经的那个弱小的你所左右着。你当下的痛苦,看似是因为眼前的事情,其实都来自于过去。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伴侣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若是非要把责任扔给伴侣,这是放弃自己的成长,而这样却永远成长不起来,亲密关系也永远会理不清,因为对方也不愿意承担你的问题,同时他也会有自己的伤痛需要疗愈。

    看清了这些,争吵当然还是会有,但会更多的就事论事,尽量不上升到其它方面。

    【2016-26】《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尹建莉

    她的三本书都看了,也都买了。对于育儿,就是看的她的第一本书入门的,到现在为止第一本已经看过4遍了,常看常新,现在这一本是摘录了这些年她和读者的书信往来,涉及了教育的方方面面,同样值得看。

    作者对教育看得特别透彻,特别深入,无论什么问题,她的文章总是一步步分析地特别到位,让本来混沌的思维被她一下子理清了,而且写作风格特别接地气,让人看着特舒服。

    看书的过程中,当然是一边看一边在检验着我对待冒冒的方式,要是给自己打个分的话,给80分吧,Yeah!

    【2016-27】《好吗?好的》-大冰

    作者身边的奇人奇事真多,各种离奇地只能在电视剧里发生的情节,在他的生活里比比皆是。最奇特的属萍水相逢的两人,从此各自一方,然后又奇妙地相遇了,他的故事里看到过好几回了,能有如此奇妙的缘分真是美妙。

    同样一个故事,他叙述起来总是嘻嘻哈哈,不太正经的感觉,但又总不时的撩拨你一下,让你鼻子一酸,有种矫情的感觉,但挺合我口味的。

    好喜欢铁成,小芸豆这样的故事和人物,怎么可以做到如此的天不怕地不怕,遇事怎么能如此的镇定,真真地同电影中有着主角光环的人物一样,永远都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了自己的热爱义无反顾,永远都不会想到退缩。真是佩服又羡慕的一塌糊涂。

    【2016-28】《解忧杂货铺》-东野奎吾

    作者真会讲故事。

    如果按正常的视角,其实就是讲述了孤儿院里的好多孩子们的故事,但作者换了个立场,把聚焦点放到了浪矢杂货铺,从一个个人的烦恼讲起,时空交替着,通过信件和故事的推进,最后发现所有人的生命都因“丸光园”而交汇到了一起。现在影响着过去,过去的种种又促成了现在,最终让每个人都得到了救赎,真是好奇妙,有点像看电影的感觉。

    作者说:“我希望读者能在掩卷时喃喃自语:我从未读过这样的小说”,对我来说,的确如此。

    【2016-29】《无声告白》-伍绮诗

    开篇的第一句“莉迪亚死了,可是他们还不知道”,就已经把读者牢牢的抓住了,然后现在和过去穿插着讲述,把莉迪亚的死因一步步剖析给我们看。故事的叙事语言很朴素,很生活化,虽然时间、场景经常切换,但一点都不突兀,就像生活一样,有时思绪会陷入回忆中不能自拔。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是的,作者想要说的就是这个。

    作为家庭中最弱小的孩子来说,父母是天和地,孩子爱父母比父母爱孩子多太多了。我们对孩子的爱总是掺杂了太多的水分,我们希望他们聪明,好看,机灵,外向,健康,优秀,我们什么都想要,尤其是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而孩子对我们只有一个要求,温柔地陪在他们身边就好。孩子通常又很自恋,总一厢情愿地把所有的好和所有的不好都揽到自己头上。所以5岁时的莉迪亚,母亲的离开对她来说是世界的崩塌,她不断地责怪自己没有做好才导致母亲突然离去,所以那时她在心里许诺“如果她母亲能回家,让她喝完自己的牛奶,她一定会喝完。她会自觉刷牙,医生给她打针的时候也不哭。母亲一关灯,她就睡觉。她再也不会生病。母亲说什么,她就做什么。她要实现母亲的每一个意愿。”。

    所以成人世界发生了错乱,一定不要忘记角落里瑟瑟发抖的孩子,一定要记得告诉他,“这不是你的错,和你没有关系”,一句话可以卸下孩子沉重的心理负担。故事中的爸爸也和莉迪亚说了这句话,但是回来后的母亲没有,不仅没有,还欣慰地发现了莉迪亚的温顺和乖巧,并牢牢地抓住了这一点。而一切都从这时开始变得不对了。

    三个孩子都失衡了。

    内斯,相比莉迪亚,少了很多的束缚,多了很多的自由,但也失去了父母的关注。

    莉迪亚,从此听从着妈妈的任何安排,做妈妈期望她做的任何事儿,不再为自己而活着。

    汉娜,更是在忽略中长大,小小的人能敏锐地捕捉到大家的情绪。

    深深地为他们而感到绝望,尤其是莉迪亚,她已不堪重负。前面的叙述也让我坚信着她已绝望,是绝望让她选择了自杀。但最后发现原来莉迪亚并不是自杀,而是想重生,看到这感觉欣慰了好多。

    而像玛丽莲这样的父母,中国的土地上最不缺了。我们的父母或多或少会像玛丽莲一样;如今面对孩子,我们也或多或少会像玛丽莲一样。

    当我们感觉焦虑时,请停下来重温下这个故事,记得放下我们的期待,让孩子做回他自己。

    【2016-30】《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音乐老师》-郑又慧

    对于完全没有音乐细胞的我,以前真没想着要给冒冒报乐器相关的兴趣班。

    碰巧跆拳道馆边上有个打击乐的培训机构,冒冒某天听到敲鼓声,被吸引了过去,试听后一直拉着我要去报名。拖了他一个月热情不减,好吧,那就来吧。

    今天上小学后,学校有一个特色是每周三下午小朋友们可以自由选择一门兴趣班去上。冒冒自己选了竹笛,小样,又是乐器,其实我真没觉得冒冒有这方面的天赋。

    这一学期下来,深切体会到,这乐器学习绝对需要家长大量的投入,包括金钱和时间。

    为了促进这乐器方面的学习,于是看了这本书。看完书最大的感受是一定要给孩子听音乐,听各种风格的音乐。一直以来差不多只给冒冒听流行音乐的我深感惭愧。就像学说话一样,在开口说话之前,必然已经有了大量的语言输入。而对于乐器,我没有给他输入丰富的音乐,却期待他直接输出,太不切实际。

    敲鼓机构还办了家长班,我也报了名,四个月的家长课太值了。郝老师除了给家长们科普了好多乐理知识、敲鼓知识和技能,另外课上一直引导我们去热爱音乐和欣赏音乐,这点特别赞,和书中传达的理念不谋而合,课上总是被老师那种对音乐的热爱深深感染。

    【2016-31】《牛奶可乐经济学》- 罗伯特.弗兰克

    挺有意思的书。看似理所当然的现象背后,其实都有你看不见的经济学的某只手在掌控着。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是卖?”,作者提出了很多这种生活中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现象,习以为常地我们从未对此有过思考和质疑。是呀,为什么?然后跟着作者一起从成本、习惯、历史、经济等各方面去思考分析,打开了一个个全新的视角,原来如此,原来这不是无缘无故的,有趣。

    书里的各种为什么的答案倒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启发了我们的思考,让我们僵化的思维活跃起来,这点有时真是不如孩子,孩子总是对任何事情都保持着好奇心,各种为什么有时真是招架不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6 | 我的书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qi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