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所得:苏轼的“气”跟他的情是分不开的。他对家人的牵绊,对友人的毫无保留,决定了他就是他。
摘录:苏东坡知道弟弟的忠言大有道理,倘若他的气质像子由那样恬淡沉静,他必然会乐于接受的。但是问题不是他如何想,而是他如何感,不是理性的问题,而是感性的问题。
我们论到苏东坡,就不能避免“气”这个字。因为每个文学批评家一总括苏东坡的个性,必用孟子所说的这个“气”字。“气”本是普通字,是空气,是气体,是大气,是精神,是力量,是运动,是闷在心里的恼怒。在《孟子》里,“气”是哲学的概念,类似柏格森所说的“生气勃勃”,是人格上的“元气”。使伟人和匹夫显然不同的,往往是精力元气上的差异。
苏东坡充分参与西湖上的生活。湖上的游乐分为两种,一种是家庭同乐,一种是携妓游湖。在湖上这个地方,家庭妇女是望妓而生畏意,而妓女则望家庭妇女而有妒心。妓女们从心眼儿里盼望她们能跳出火坑,自己有家有儿女,就犹如那些家庭妇女一样。苏东坡有时和妻子儿女一起去游湖,有时与好喝酒的同僚同游。他是多才多艺,方面最广。他的一支笔运用自如,写出的诗句巧妙华美,合规中矩,地方文人对他敬佩万分。他也能写出飘逸自然、使人一见难忘的金句。与家人在一起,他唱出下面的诗句(此句出自《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并非与家人同游——编者注):
船头斫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
同官衙僚属同游时,大家欢天喜地之中,他就写出这样清新愉快的句子:
游舫已妆吴榜稳,舞衫初试越罗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