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一个缓冲

作者: 喜欢胡说八道的人 | 来源:发表于2023-06-28 12:00 被阅读0次

一个简简单单的会议,不能说没有精心准备,还是匆匆忙忙忙活一上午。会议组织加上主持,工作量不大,但是操心程度不小。

又要注重会议效果,还得防止临变情况的出现,然后就是控场控场再控场。先要满足领导的需求,其他需要照顾到的情绪也得照顾到,又不能冷场,还不能太冗长。说实话,操心小了真不行。

有些是不可控的,比如让人发言。有的人发不了几句,需要主持人做一下引导。有的人一发不可收拾,主持人还需要巧妙打断,至少不能很突兀地打断。有的人说了又说,说着说着就有可能跑偏,会场气氛就会有些失控。

同样不可控的是有飞行嘉宾,又不确定来不来,来也不确定什么时间到,说快到了却迟迟不到。这些都是考验,但凡一紧张,就会显得很不好,搞出一个某某某在摆谱的错觉。

会议一结束,先要把参会人员一一目送离开。关键是有些人不急着走,有的人还要上楼再聊几句。这边还要准备通讯稿,还要搞会议纪要,一时间就忙不过来。

当然也可以晚点搞,但是一放下就容易搁置。要知道很多会议内容,尤其是领导讲话,每耽搁一分钟就会多几个字回忆不起来。为了不失真,大多数情况下我都喜欢会议结束立马就整理完毕。这是我多年保留下来的习惯,不管好坏。

等都忙活差不多了,转头想再和谁聊两句,忽然发现该走的都走完了。留自己一个人待在办公室,对着会议成果发个小呆。

好在会议也不是天天组织,不用天天这么紧张。真不知道那些整天忙活开会的部门,每天都是咋过的。

好在会议很顺利,该说的都说了,该露脸的都露脸了,该审议的都全票通过了。只要结果是好的,过程累点紧张点也无所谓了。咱干的就是这个工作,没啥好抱怨的。

忙活完了,也到该下班的时候了,却坐在椅子上不想走。不是太热爱工作,主要是这种精神上的突然放空,需要一个过渡。马上就回去,一时间还转变不过来。

很多人都不理解,我却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比如整理一个比较大的材料,好不容易忙完了,按理说就该去一边玩一玩,换一换脑筋。可能是年纪的缘故,偏偏就喜欢瘫在座位上,漫无目的地再坐一会儿。甚至还会写一篇发散的散文,就当做是思想的放松。

是放松也是过渡,一种从高度紧张到彻底松弛的渐进过渡。这样下来不会觉得很突兀。就像跑步结束的时候,纵然很累,也会慢走几步才停下来一样。

十五分钟,九百字的小文,给自己一个缓冲。也挺好。我很知足。

相关文章

  • 决定:还是给自己一个缓冲

    我也知道,如果没有办法租得场地,如果没有办法融得到资金,即或是幼儿园继续做下去,也没有多大意义,赚钱更是不可能。 ...

  • 给自己设置一个缓冲器

    传统的学习:孤立式学习 未来的学习:结网式学习 【悦境书院】第8期《活法》共读昨晚如期举行,到书院共读的同学有:珺...

  • 给自己个缓冲期

    对于工薪族来说,休7班7绝对是一件先甜后苦的事儿,如果可以选择,很多人不会愿意这样安排,因为身体和心理都会抗拒。 ...

  • 呵护自己,给肠胃一个缓冲期

    最近这些日子,肠胃总是不舒服,尤其是饭后一躺下,刚吃的东西就好象溢上来,难受得很。要说我以前也都是这样做的呀,为什...

  • 缓冲期

    似乎前一段时间,整个人的状态是在一个缓冲的过程,缓冲自己的爱情,事业,友情一系列,给自己一个不急不躁的看法,一切都...

  • 给生活留一个缓冲

    《精要主义》 文/吴晓黎 1、决定干什么很重要 在麦基小的时候,当报童是12岁孩子能找到的工作,每天工作一小时,工...

  • 2017-10-19

    十五天,再给自己一个缓冲!然后,继续! 静下来,问问自己:想要做什么?要做到怎样的程度!

  • 闹钟

    给自己定闹钟起床,总会定一个距离目标时间点最近的时刻,不给自己留太多的缓冲或者“后路” ,这样,听见闹钟...

  • 凡事提前10分钟

    凡事提前10分钟,给自己一个缓冲,能从容面对突发状况;给别人一个良好的印象,让别人看到我们的用心和真诚。优化自己的...

  • 《独孤天下》观后感——独孤伽罗(一)

    断断续续的将独孤天下看完,在看完之余,也给自己一点缓冲时间去思考孤独天下这部电视剧给自己带来的一个感悟。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自己一个缓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yo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