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以来,每到下午六点左右,便会听到喇叭里传来一声接一声的叫卖: 麦家凉皮,麦家凉皮。
我胃不太好,很少吃凉皮。但昨天下午有事耽误了一下,不想做饭了,正好那一声紧似一声的叫卖凉皮声勾起了馋虫。
买一份吃吧,简单又省事。说着我便循着声音来到了小区门口。
一个不大的纸箱子里整整齐齐的码放着十来盒儿凉面皮,小喇叭就放在箱子的一角。一个小女孩坐在箱子旁边的一块儿大圆石头上。
看见我走近,小女孩站起来说: “你要凉皮还是凉面,都是七元一份。”
“凉皮吧,不辣的。”我说。
小女孩动作熟地翻拣了一下,便拿出了一盒递给我说:“不辣的,给。”
我好奇的问:“看上去都一模一样,你怎么区分的呢?”
“看,”她指了指那个装调料的小袋儿,
说:“袋口朝下是辣的,袋囗朝上是不辣的,”她笑嘻嘻的说。
哦,原来机关在这里。
看到这个小女孩儿动作娴熟,手脚麻利,口齿清晰,我忍不住仔细打量了她一番。
约莫十一二岁,穿着红色的风衣,梳着长长的发辫,两只眼睛闪着灵动的光芒。
回去也没有什么事,正好微风吹拂,我便同她攀谈起来。
看到有人跟她聊天,她非常开心。刚开始还说到了凉皮,她说: “阿姨,这凉皮还可以吃热的,可好吃了。”
我说:“用油炒?”
她说:“不用,你只要把调料包放入锅里,把凉皮倒下去,热一热就可以。我妈妈常常这样做,特别好吃。”
“其实凉皮也没有这么贵,只是因为现在盒子贵了,原来六毛一个,现在一块呢。还有调料里,我妈妈放了花生碎,这样更好吃。”
她见我听的认真,一会儿的工夫,便把我当成了朋友。
她凑近我说:“你知道在我们家,我给谁离得最近吗?”
她先前告诉过我,她家里有四口人,爸爸妈妈姐姐和她。
我说:“你姐姐。”她摇摇头说:“她一天老指使我干这干那。”
“你妈妈。”她又摇摇头。
“我爸爸。”她说。
“但是他去很远的地方打工了,原来爸爸和妈妈一块儿开小饭店卖丸子面,后来卖凉皮饼子,再后来生意不好,我爸爸就走了。”
她歪了歪脑袋,一脸惆怅的说。
不过转眼之间,她眼睛里又闪过一丝光彩。她说:“我家有一只猫叫大灰,有一天它抓了一只麻雀放在床上玩。它肯定以为那只麻雀飞不远,结果它正玩的开心,那麻雀从窗户飞走了。”
“哈哈,你知道大灰当时的眼神吗?哦,它好像在说: 唉,一上午的功夫全白费了!”
小女孩沉浸在她的回忆里,神采飞扬地讲述着。
“本来还有一只猫的,叫胖胖,但它没了。”
“没了?丢了吗?”我问。
“不是,去年秋天我们给它洗澡,大概是天气太凉了吧,它感冒了。发烧,俩耳朵都是滚烫滚烫的,只有四只小爪子是冰凉冰凉的。我妈妈还给它喂药了,它走路成这样了……”
她闭上眼睛摇晃着身子,学着猫走路的样子,说完她的表情有些哀伤。
我看着她童心未泯的样子,问她:“你在这儿有一段时间了吧?”
她说:“是的,十几天了。以前我妈妈在这儿。后来,我妈妈去另一个小区门口了,我在这里。我姐姐要考学校,她在家学习。”
我夸她说:“你真棒!这么小的年纪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真不容易!”
她自豪地说:“妈妈每天给我五块钱,算是我赚的钱。我们俩每人一箱,卖完回家。有时候我比我妈妈卖的还快。看,我有一个手机,谁卖完打电话。”
她抬一抬小脸儿。
我说:“你在这里没有城管或物业的人来收过费或者说过什么吗?”
因为我知道,城管和物业对于这一片管的还是比较严的。我曾亲眼看到有一群城管从车上下来,收走了卖水果的老头儿的一箱苹果,还拿走了他的秤。
每天早上,那几个常来小区附近卖菜的小贩,像做贼似的,一边称菜一边东张西望,随时准备开动三轮车逃跑。
“我自从来到这里,没有一个人敢说我。”
是的,她是这么说,没人敢说她。
哈哈,我被她逗笑了,真是个可爱的孩子!
“看,没事儿的时候我跟我表妹玩。”她把手机递过来让我看。
“我们用了微信聊天,打游戏,我最爱跟我表妹玩儿。”她快乐的说。
她稚气未脱,满脑子都是童心童趣,但她却毫无怨言地守在这里,动作那么老道娴熟。
也许她的妈妈是对的,小女孩儿快乐而自豪。我想她长大以后一定不会乱花钱,因为她知道钱的来之不易。
她肯定不会啃老,因为她从小便学会了一种生活的技能。并且知道妈妈赚钱很辛苦,所以想花钱自己可以去赚,她会更心疼妈妈。
或者也许她慢慢长大后能悟出这种方法赚钱太慢,而去想出更好的赚钱方法。或者会觉得这样太普通,而增强了她努力进取的心。
总之,她是有了一种生活的体验,她的内心是丰盈的,充实的。
她的火红的,小小的身影,是可爱的,可亲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