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学习的主题是静听生命,温柔相伴。小船老师跟我们分享了自己的真实经历,求学的时候一直是个乖乖女,但是在初为人母以后,整日整夜不回家,因为在网上发的帖子多,竟然成了网红。后来,在一次跟女儿的相处中,她发现女儿照顾她更多一些,她和女儿竟然找不到自己的角色定位。这个时候她觉得问题严重了,于是就开始了改变。她去学习心理学,去修复自己自己的角色定位,去修复自己和家人的关系。现在她觉得在自己家中活出最真实、最平凡的样子,当好母亲的角色,就是自己目前想要做的。是啊,活出最平凡的自己,最真实、最踏实的自己,扮演好自己生命中的角色不就是最幸福的事情吗?

接下来引入到了做一个正念教养的话题。首先,我们和同伴进行了一个共舞的体验,一个同伴扮演我们的问题,我们与之战斗,我们逃避问题,我们对问题投降,到最后与问题共舞。在体验中,我们发现,原来面对教养压力,战斗、逃避、投降都不是最好的办法,只有与压力共存,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它、解决它,才是最好的状态。




在接下来的正念体验中,小船老师让我们相互提出问题,并用正念来面对这些问题。在评判和不评判两种体验中,我们发现原来正念就是面对压力与教养问题时,只要一味好奇,不要判断太快。好奇对方的情绪和感受,好奇发生了什么事,好奇对方的想法是什么,期待什么,有什么行动,会怎样来改变。就是开放的,没有任何评判的,接纳问题,从而实现正念教养。
下午的葡萄干体验也让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助教老师分给我们每人三颗葡萄干,让我们随意选择其中一颗,先观察它,想象它,再捏、挤、闻、听,总之就是用自己的感官与之发生联结。接着再把它放入口中,用舌头和口腔去感受它,最后再用牙齿轻轻咬开它的皮,感受它的甜甜的味道。当到最后的时候,我发现这颗葡萄干比我之前吃的任何一颗葡萄干都好吃,我感觉到了吃葡萄干的幸福。原来人生就是在修“当下”,洗菜、洗盘子、散步等等日常生活中看起来稀松平常的小事都值得我们去体验,在当下的过程中,我们要放下对过去的悔恨,对未来的焦虑,自己和他人对自己牵扯,努力体验当下,回到身体的感觉和感受,这样就会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最后一个倾听他人的体验,也让我学到了与别人沟通的技巧。在一个同伴说出她的内心困惑时,全场的同伴都在倾听她,并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自己听到的内容,这时候这个同伴进行回应,看看哪个声音更接近自己的内心,就可以看出对方的倾听能力。原来倾听是分层次的,第一层只是听到了别人讲的内容,自己依旧坚持内心的想法,第二层是听到了别人讲的话,并且听出来别人的情绪、想法、期待、渴望等等,第三层是听到对方整个人的生命能量和生命力。每个人最不可爱的时候,其实是最最需要爱与理解的时候,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儿童更需要我们的关注。
一个个的体验让我们的课程学习变得轻松、愉悦、高效,也许以后我们的教学也可以多多运用这样的方式,在体验中带给孩子们更多的东西。最高明的教养和教育应该是用正念陪伴成长,用倾听与回应给到孩子们更多有力量和希望的启发。而这一切最好是孩子自己思考得来,而不是一味地说教与灌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