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遇知音

作者: 李菡冰 | 来源:发表于2019-05-20 08:06 被阅读51次

千年历史,中国音乐在这千年历史长河中走过了一大段波折而又丰富的道路,创造出极为多变丰富的音乐文化。

对于中国乃至周边很多国家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而今我想借中国十大古曲之一的《高山流水》,来浅谈我对于中国音乐的认知。

《高山流水》,中国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其最先出自《列子·汤问》,自唐代后便开始分为《高山》与《流水》两曲。而其中《流水》一曲在近代则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最出名的便是管平湖先生所演奏的《流水》一曲,被美国太空探测器“旅行者一号”的金唱片收录,在泛泛宇宙寻觅知音。

远古时期,音乐往往与歌舞相结合,反应的是人们对于原始生活的理解和对图腾的崇拜与联想。到了古代音乐便于文学有了紧密的联系。诗与歌也被正式的化为了一体。

但那个时候的音乐在当时地位不高,却又是知识分子所需的掌握的必修课。这一点就能反映出在当时音乐就对生活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山流水》一曲,便是这其中最明显的例子。《琴学初律》有云:其意巍巍洋洋,不可拟测者也。全在停顿得宜,气韵自然,调达抑扬高下,意味无穷,指下节奏良非易之。

的确,最初的那首《高山流水》流畅婉转,停顿巧妙,完美的诠释出伯牙在曲中赋予了江河泰山的博大胸怀与抱负。到后来,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将高山与流水分开也就更好的诠释出了诗歌对于古代文化的影响。

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

一首委婉动听的古琴曲,开始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再到后来的不发展,《高山流水》也被后人改编的更加丰富,其中张孔山所编的《流水》更是颇具特色。凭借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的意境而广为流传。 

因而,音乐是怀揣着人们对于生活的丰富感情的。从古至今,随着文化的不断变化,音乐也呈现着不同的发展形势。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七情六欲,不便于表达而知便可通过音乐向大众倾诉,亦是宣泄。

从壮志难酬到家国天下的豁达胸襟,音乐更像是一种文化载体,在不同时期拥有不用的外衣却又拥有相同的内涵。

它更像传者用来表现自身情感的工具,又或是一种想言却又不敢言的替代品。把很多难以表达出来的丰富内涵通过音乐的手段表现出来。

中国音乐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瑰宝。凭借其丰富的乐器,多样的音乐展现形式以及诗歌相结合的表达手法展现出它特别而又迷人的一面。“音乐”就是人的情感的声音:“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

相关文章

  • 闲话闲话-从高山流水到特异功能 - 草稿

    偶的佳句, 1、高山流水觅知音,明山秀水喜相逢。 2、高山流水遇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 觅知音和遇知音到底哪个更确...

  • 少舍水墨重彩

    作品名:高山流水遇知音

  • 人生难得一知己,高山流水遇知音

    人生难得一知己,高山流水遇知音 “高山流水遇知音”讲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这一对知音的故事。“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

  • 情趣。乐趣。

    彩云追月得知己,高山流水遇知音。

  • 知音篇

    谈知音 〖高山流水遇知音,知音不在谁堪听?焦尾声断斜阳里,寻遍人间已无琴?〗 知音难觅,遇之弥珍。 弹知音 〖山青...

  • 学国画手记:第37篇 高山流水遇知音

    一幅《高山流水遇知音》送给喜欢国画的朋友 高山流水遇知音,清山丽水喜相逢。 绘画工具材料:砚台,白盘,笔洗,墨,水...

  • 《陈情令》之国风元素:高山流水遇知音

    《陈情令》之国风元素:高山流水遇知音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从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俞伯牙和钟子期,到《笑傲江湖》中的...

  • 书致友人

    高山流水遇知音,知音不在谁堪听?焦尾声断斜阳里,寻遍人间已无琴? ---...

  • 高山流水遇知音

  • 高山流水遇知音

    知音贴 伯牙和子期,高山和流水,你寻觅 隔着时空的镜子,你看到了他,正仰赋于青山间, 这白云悠悠,它们可来自同一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山流水遇知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ch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