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翻看一本知道很久的书,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今天看了这本书第一章,标题叫做“觉醒”。觉醒用作者的另一个解释就是打开心智。其实这个词在生活中也经常会听到,可能用的是另一种说法,叫做“懂事了”
这个时候让我想起了我的叔叔,他是父亲七个兄弟姐妹里的老幺,全部人对他关爱有加,凡事对他提供帮助,被家里人看作是最需要保护的人。叔叔从十八岁时开始学做生意,这一做就是好几十年,从20年开始彻底地放弃了生意,重新开始打工赚钱,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是打工还债。
居然生意不赚钱,为什么还要一直做生意呢?其实在这些年里,也并非是没有赚到钱,但是花钱的速度赶不上赚钱的速度,而且每当没钱的时候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亲戚们可以帮他。叔叔很少去考虑结余的问题,甚至一直标榜着自己是“老板”的角色,不做吃苦的事情,但却很能享受。就连几年前,因为负债过高决定放弃生意时,还在怨天尤人,觉得大家不够帮助他。但他从没有静下来去思考下自己的今天其实是无数个昨天的经历造成的,是自己把自己推到了现在的局面。
叔叔就像个没有打开心智的人,一直在自己的认知世界里遨游。其实能够把握和改变自己人生的人只有自己啊,依靠别人,又可以靠到什么程度呢?亲朋好友在能力范围内愿意帮助那应该极大地感恩,即使不帮还怎能怨天尤人?就算是最亲的子女,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有需要去解决的问题。我想这也能称得上是心智没有打开吧。
再反观我的父亲,我一直觉得自己极为幸运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没有大富大贵,但拥有足够的爱,更重要的是父亲是一个极有生活智慧的人。文化程度不高,但一直很努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用尽毕生努力创造了目前的生活状态。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从未放弃过我们的学业,在他看来学习这件事情怎么样都不为过,只要我们想学,都会支持。自己对于生活态度也是,凡事讲道理,从没有想过去靠别人,坚信靠自己的努力可以创造自己想要的。
父亲是位踏实的农民,跟母亲一起靠着自己的双手,培养了两个孩子,交了社保,目前拿着退休工资享受着天伦之乐,没有给子女造成任何负担,还时不时帮衬着我们,而叔叔之前一直从事着“风光”的生意,进出各种高档场所,困难时理所应当地接受着家人的帮助,现在快到退休的年龄,不得不外出务工还债,还需要子女帮忙承担部分债务,一年也很难跟家人相聚几次。
造成这样完全不同状态最大的原因,我想应该就是所谓的心智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