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当中,有所谓的“三纲八目”,也就是三大纲领,八大条目: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先说“明明德”,朱熹说明德就是“具众理而应万事者”,是人的天性,为什么要“明”明德呢?因为被人欲蒙蔽、被固着思维限制。
什么叫“具众理而应万事”呢?有点像王阳明说的“致良知”,这里面的良知,不是我们普通理解的良知,而是孟子说的“良知良能”,就是生而知之,不学而能,道理你都知道,事情你都会处理。
有些人是一个新领域的菜鸟,一旦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大干,就是可以做出一番大事业,比如乔布斯、马斯克,这些人真的是做到了致良知。
为什么我们普通人没了“明德”,没了“良知”呢?
第一就是被人欲蒙蔽。
比如,我们都知道该怎么处理一些事情,但我们在处理的时候,我们在想着,怎么做能让别人认可,让别人喜欢,那么做事的行为、做出的结果就偏离的“明德”,因为我们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当你放弃自己的个人私欲,不去取悦别人,你就能明德,看清事物的最终本质,把事情做对。
上面举的这个例子,就是追求别人认可的欲望,会让人偏离明德,但这个私欲我能说放弃就放弃,说不这样就不这样嘛?
不好意思,不能。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讲,追求别人的认可是一种私欲,它源自一个人早年没有被充分地关爱、充分地认可,所以它拼命地想要获取别人的认可,这种认可的状态,可能给他一种安全感,来避免原始的内心恐惧。
所以,如果要真的做到“明德”,确实是一门修行,你想那没多人欲呢!真的要做到“时时轻拂拭,莫使惹尘埃”,时时刻刻都要想着,这是不是我的私欲,阻碍了看清事物本来的面貌,把事情最对。
人有太多的私欲了,虚荣、贪婪、愤怒等等,比如很多常胜将军,就是在满足自己的私欲,从《孙子兵法》的角度,你打了上百场仗,还是没把问题解决,这个将军当的是不合格,但“常胜”的名头好听啊、威风啊,而且能让主公依仗于你,这就是私欲,但其实是在害你的主公、害你的客户,最著名的例子就关羽关二爷,打了很多胜仗,费了很多资源,但没解决问题,还造成了更多的麻烦,实在是不合格。
所以,太多的欲望可能冒出来蒙蔽你的“良知”,而且带有早年引起的原始情绪,比如原始的恐惧,你要克服真的不容易,所以说要修行,不停地觉察、不停地致良知。
第二就是被固执思维蒙蔽。
数学家罗素曾经说过“人可能无知,但并不愚蠢,人之所以变得愚蠢,是因为学了太多”,一个人学了太多东西,在实际生活中又没有把这些东西“忘掉”,就变得愚蠢了,再伟大的人,都可能是愚蠢的。
以前听过一个玩笑的故事,一条生产线上,空箱子和实物件混在一起,想要把这两类东西分开。一个博士设计了一个复杂的系统,把这两类东西分开了。但是,一个产线的工人,搞几步,拿来一个大力风扇,一开,就把空箱子吹下去了,问题就解决了。
这里面的博士就是局限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没有真正地去考察这个问题的本质,对方真正想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没有把问题相透,用马斯克的话就是没有使用“第一性原理”去思考,结果花了很大成本去解决这个问题,而一个产线工人具备基本的常识就能把这个问题快速、现场、就地给解决了。
所以怎么学就非常地重要,你学了一个东西,给自己增加了一点资产,但让自己变得愚蠢了,得不偿失。
儒家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博学,但要问、要思考、要判断,最重要的,就要行动。你学到一个东西,没有把它做出来,亲身体会、切记体察,就是没有知行合一,学了等于白学,没有和你自己融合,这个知识就是一个外援,不是你自己的东西。
这就是孔子、王阳明伟大的地方,孔子一生“述而不作”,他只整理前人的智慧,自己不写、不创作任何东西,《论语》也是他的门人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的;王阳明也一样,自己不创作任何东西,《传习录》也是门人弟子做的记录。
为什么这两个圣人都不做任何创作呢?因为他们真的做到了知行合一,学到的东西都在自己身上已经得到了实践,已经成为自己身上、头脑的一部分了,还有什么动力把他们写成书呢?
现实生活中,我知道的很厉害的治疗,真正知行合一的人,他们都是不太会去创作一样东西的,因为没有动力,自己都实践出来了,都做到了,也就没有动力去把他写成书了。写成书去表达一个想法的,都是自己没完全实践好,就拼命创作一个“外援”来帮助自己。
所以,不管学什么,立马实践出来,体会一下适不适合自己,能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没有时间,等于没学,反而会蒙蔽“明德”,让自己做错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