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

作者: fsl | 来源:发表于2022-05-04 13:03 被阅读0次

    今天是5月4日,青年节。属于夏天的五月,和蓬勃的青春是那么相衬。

    青春是什么?也许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它代表着稚嫩,迷茫,充满未知的人生。但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华大地上,有那么一群青年人,他们用独属于青春的热血与活力,荡开重重阻碍,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向全世界宣告:无奋斗,不青春!

    正如1915年《新青年》发刊词中所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毛泽东: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

    1910年秋天,17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只身一人前往五十里外的东山小学堂求学。临行之前,他写了一首《七绝·改诗赠父亲》,放在父亲的账簿中。

    他对父亲说:“我立志走出这片土地,到更广阔的世界中去闯荡。倘若没有闯出一番事业,我便不回来见您。人间到处都是巍巍青山,哪里不能掩埋我的铮铮铁骨?”

    在青年人的眼中,世界很大,一双眼是看不够的;世界也很小,只要有一颗心,一双脚,就能走到心中的远方。

    1913年春天,20岁的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在那里,他心中那个伟大的理想,渐渐萌芽破土。在阅读完印着卖国条约的《明耻篇》后,他提笔写下了四句誓言: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雪耻救亡,就当时的局势来看,很难很难。但是他做到了,他们做到了。所谓青春意气,不过就是敢想敢干,无畏失败,无谓牺牲。

    多年后,他站在橘子洲头,写下的《沁园春·长沙》,便是对那段时光,那些青春热血,最好的注解。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14年10月,16岁的周恩来,正来南开学校求学。

    战火纷飞的年代,学校从来不是象牙塔。无数学子从书本中抬起头来,他们在思考:如何将脑海中的知识,变成刺向敌人的利刃。周恩来,便是其中一个。

    在《春日偶成·其一》中,他这样写道:“放眼望去,原本春意盎然的郊外,竟也弥漫着战火的硝烟。祖国的大好河山,正在被反动势力摧毁。但我却在其中,看到了希望的火把,千千万自由的人民啊,他们就要奋起战斗,为美好的未来洒下热血。”

    他是温润如玉的少年君子,读过很多书,明白很多道理,笑起来如同春风一般暖人。但他同样也是坚韧的,勇敢的,敢于一头扎进迷雾中,为理想而奋斗。

    在年轻的周恩来身上,既有博学的沉稳,也有青春的朝气。在课堂上,老师曾问:读书是为了什么?有人回答是为了帮父亲记账,有人说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只有他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时至今日,这句话依然激励、感动着无数人。那只有一次青春啊,在他身上迸发出了最耀眼的光彩。

    青年节:青春不是一段年龄

    没有人永远青春,但永远有人正在青春。青春不是一段年龄,而是一种心态。不甘平庸,锐意进取,相信一切美好,并愿意为之努力,就是青春的通行证。

    在和平年代,我们不再受战火摧残,青春不再是血色的,但它的内核却始终是一样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便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夏天的号角已经吹响,去爱吧,去奔跑吧,去为你心中的理想全力以赴吧!

    唯愿所有青年人:不负青春,不负热爱!

    附诗:五四青年节感怀

    陈传真理新风启,
    李引宣言旧制烧。
    觉醒时代驱霭雾,
    青年热血涌春潮。
    强国复兴筑辉煌,
    奋斗有为领风骚。
    岁月不老春长在,
    风流人物看今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四青年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iw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