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战争是男人的舞台,与女人无关。
战争是什么,是杀戮,是血腥,是暴力;而女人呢,《红楼梦》里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柔软,娇弱,这样理解似乎战争与女人并没有关联。
可有诗云,一领锦袍殷战血,衬得云鬟婀娜。这里描写了战争里的女性,却是英气、豪迈,又不失婀娜,在唐朝开国年间,就有这么一位女子,她是养尊处优的金枝玉叶,亦是征战四方的巾帼英雄。
史学家王世贞写过首诗形容她,“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关前高义旗。今日关头成独笑,可无巾帼赠男儿。”她就是唐高祖李渊的嫡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胞姐姐平阳公主,也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举殡的女子。
平阳昭:我不是小公主,我是女主帅揭竿而起,李娘子成立娘子军
隋末年间,唐国公李渊镇守太原,李家不但是关陇贵族,更是朝廷重臣。平阳公主自幼便是含着金汤勺长大的,到了出阁的年纪,李渊便将她许给了出身在将门世家的柴绍。两人婚后便迁居长安城,如果是太平盛世,两人一定是举案齐眉,白头到老的恩爱夫妻。只是天不从人愿,隋炀帝暴虐无道,连年大兴土木,徭役、兵役繁重,民不聊生。对于朝廷重臣,隋炀帝更是各种猜忌,县令刘文静因和叛臣李密是亲戚,便也受了株连,革职入狱。李渊次子李世民深感处境危险,便鼓动父亲,暗地谋划起义造反。
而在长安的柴绍夫妇听闻,便也赶紧商议。
柴绍不忍妻子独留长安,但两人一同离开,又怕引起隋炀帝的猜忌。而平阳公主便在此时第一次显露了她的谋略与胆识。她劝说道,“你赶紧离开助我父亲,我是个妇人,遇到危险容易躲藏,到那时我自有办法。”
听闻妻子如此肯定,柴绍便放心从小道离开,奔往太原。
而我们的平阳公主又岂是等到危险来临方去躲藏的人呢?一个好的领帅,最重要的就是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她女扮男装,变卖李氏庄园的产地,赈济灾民,得民心则得天下,她以一人之力,很快招募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这时,李渊那边稳住了突厥,正式起兵反隋。
平阳公主听闻,便开始联络反隋的义军,先是游说当时势力颇大的起义军首领何潘仁,成功之后,附近的起义军闻名而来,平阳公主的军队势力大增。与此同时,朝廷不断派人前去攻打,平阳公主率领的军队屡次反击成功,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多个县城,一时间名声大噪,前来投奔的人民越来越多,很快,军队人数多达七万人。
可以想象,打战是需要天赋的,平阳公主便有着天才般的军事才能,身为主帅,她以身作则,令出必行,丝毫不逊色与任何一位男子,她带领的军队纪律严明,士兵气势高涨,老百姓称之为“娘子军”,也正是这支娘子军,击败了隋朝名将屈突通。
东征西讨,镇守娘子关
公元617年,注定是朝代更迭的一年。在西方,巴夏·巴尔兹率波斯军又一次攻占卡尔西顿城,并联合蛮族共同进攻君士坦丁堡。而在东方,李渊势力愈发强大,率领主力军渡黄河,派柴绍带领精兵迎接平阳公主。随后,平阳公主挑选精兵,与李世民会师在渭河北岸,柴绍也参与其中,夫妻二人各自率领军队,兵打一处,攻克长安,平定关中。此时的李渊,拥立隋恭帝,自己担任大丞相,总理朝政,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朝廷的命脉。
不久,李渊便将爱女正式封为平阳公主,封建年代,多数的公主是因为投身的好,一出生便是金枝玉叶。平阳公主不一样,她帮父亲打江山,凭借着自身战果受万人敬仰,不管是主帅还是公主,都实至名归。
而在当时,即便李渊控制了大半个关中要塞,但是依然存在诸多的军阀势力,腹背受敌。
为了稳住关中,方便让父亲等人扫荡势力,平阳公主率领万军前往山西,镇守苇泽关,也正因如此,苇泽关改名为娘子关。
平阳昭:我不是小公主,我是女主帅军中女诸葛,米汤退敌兵
娘子关是万里长城第九关,山西是中原地区的屏障,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在动荡不安的隋末唐初期间,娘子关同样成为众多势力眼中的香饽饽。其中就有“神勇将军”刘黑闼。
刘黑闼曾参加过瓦岗军,归顺李密,随后李密投降李渊,刘黑闼被王世充俘虏,王世充听闻他勇猛强悍,便有意封他为骑将。可刘黑闼自然看不起王世充,便逃出来投奔窦建德,神勇将军便是在那是闻名。好景不长,窦建德被唐军所败,李渊下令斩首。刘黑闼自称大将军,大举起兵,攻打唐军。
自从平阳公主率军驻扎娘子关之后,自然要防着敌方来犯,便率领士兵凭借娘子关的天然屏障,修筑工事,下令严密布防。
可是依然防不住杀红了眼的刘黑闼。娘子关本就是只为防守,比起大举进攻的刘黑闼军队,兵力不足,而敌军数倍于其。平阳公主心急如焚,一边派出亲信连夜向太原告急,一边指挥娘子军与关内百姓严防死守。
短时间内援军难以到达,形势危急,身为主帅,平阳公主如芒在背,但是在军民面前只得保持镇定,在城墙上独自一人踱着步子思付对策,城楼远处是一大片田野,谷物茂密,丰收在望。平阳公主的军事才能再次体现出来,她从这些谷物中,想出了破敌之策,她令士兵和百姓收割谷物,筛出新米,在关内架起大锅,马不停蹄熬制米汤。
夜色降临,平阳公主下令让部众乘夜色朦胧将米汤全部倒入关前沟壑中。军中主将纷纷反对,如今敌人来袭,援军未到,粮食是支撑他们坚守下去的基础,平阳公主此举,实在令人不得其解。
无奈,平阳公主以她的魄力,力排众议,坚持下了命令,同时命令士兵在城楼上挂满旗帜,备好战鼓。于是娘子关前的沟壑中米汤横溢,敌人哨兵远远望去,行军多年,流动泛白的米汤在士兵看来更像是马尿,哨兵急忙报告主帅。娘子关城楼上旌旗招展,平阳公主又命士兵擂动战鼓,齐声呐喊。如此形势令敌方错误地判断为援兵已到,只能不战而退。
平阳公主效仿诸葛亮,成功的运用了空城计,以区区米汤,就退了来势凶猛的敌军,如此才能,怕是众多男子都望尘莫及。
明德有功,死亦光荣
公元623年,唐高祖武德六年,平阳公主卒。唐高祖李渊下令以军礼下葬,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更何况从未有过女子能享有军礼。朝内官员提出意见反驳,女性下葬以军礼与礼制相悖。高祖严声呵斥,“鼓吹,军乐也。往者公主于司竹举兵以应义旗,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周之文母,列于十乱;公主功参佐命,非常妇人之所匹也。何得无鼓吹!”大意是说,鼓吹便是军乐,以前平阳公主率兵打仗,亲临战场,擂鼓鸣金,军功颇高,岂是寻常妇人能相比,以军礼下葬,有什么不可以?最终破例以军礼下葬,史书记载,“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
不但如此,高祖还按照谥法,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公主为”昭”由此,后世便称之为平阳昭公主。
平阳昭公主为大唐开国立下汗马功劳,丝毫不逊色于众多男将领,可惜的是当时毕竟是封建社会,女性地位仍然不高,也许正因如此她的具体事迹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皆没有记载。可是如今万里长城娘子关,就是平阳昭公主最好的见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