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经是个爱学习的人。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在上下班乘地铁时读《论语》。
对北京的上班族来说,利用上下班的通勤时间读点什么并不稀奇,因为很多人要在路上花费很长时间,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一来会觉得无聊,二来实在是太浪费。
不过,我倒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去读《论语》的,因为我家离单位并不算太远,只有几站地,虽然中间要换乘,总共也就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在车上能利用的时间并不多。那时还没有“碎片化阅读”这个词,但是不得不说我把时间利用得很充分。
而且,我还不止读了一遍,应该是从头到尾读了两三遍的样子,而且,从《论语》开始,我又连带地读完了《大学》、《中庸》和《孟子》,之后又读了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而这些全都是用手机下载的电子版。
当时对《论语》熟悉到什么程度呢?我有那样的自信,就是你可以随便翻开一页指着一段考我,我都能说出其中的意思。而我对于学到的东西也能熟练地加以应用。比如,在组织继续教育培训班时,按照惯例,会有一个开班动员,一般是强调培训的重要,同时还会要求学员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深入思考,此时我会引用《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并展开论述。
但是,如果你问我最近两年在地铁上都读了些什么 ,我却只能一面仔细回想,一面尴尬地摇头。
和很多人一样,现在我进到地铁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摸出手机,而看的最多的当然是微信。我最近倒是有点进步,对朋友圈的免疫力强了一些,一般不去点开,但是,有几个重要的群却会时不时地想翻一翻 ,另外还会看看关注的一些公众号又更新了什么。有时甚至在出入站时还不忘低头用手指划屏,生怕错过什么重要的信息。
其实,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过高估计了自己对他人的重要性,也过高估计他人对我们的重要性。很多信息知道与否,或者早知道晚知道,并没有太多不同。
说真心话,也不是不想把这段时间好好利用起来。与以前相比,现如今,我手机里的电子书更多更丰富,更具备随时阅读的条件,只是经常还没有看几页,就又不知道去翻什么了。等再翻回来时,还没接上茬儿,就该下车了。
我如果说在地铁上没学到什么似乎有点冤枉,毕竟,有一些感觉还算不错的文章就是在地铁里读到的,说不定当时还感慨万千,顺手转发了。但是,这样的阅读是真正的碎片化,得来的知识即便没有转眼就忘,也如一盘散沙,对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没有太多益处。
看来手机似乎是让我们不能保持足够专注的罪魁祸首,那么,我们是不是都应该把智能手机换回只有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等简单功能的原始机型呢?
可是,对于真正想学习的人,现在无疑是有史以来最为便捷的时代。因为也是只要一部智能手机在手,就几乎能随时随地获得你想要的任何教育资源。
把自己越来越可怜的注意力归罪于手机,就像小孩子摔倒时,大人安慰他都是地上那个小坑的错一样,都是幼稚可笑的,也是自欺欺人的。
那么,怎样才能保持专注呢?
我觉得首要的一点是要有目标。
对于马拉松参赛选手来说,赛道的终点就是目标。只要知道目标在哪里,路程再漫长也不会偏离方向,而只要没有在岔路口拐错方向,即便速度不快,也是一直在接近,并总有到达的一刻。
实际上,不只是普通人时常找不到目标,马拉松选手也有迷失方向的时候,还记得去年南京马拉松的乌龙事件吧?在玄武湖附近,跑在最前面的黑人军团被“兔子”带错路,当发现与奖金无缘后,无奈放弃比赛,慢悠悠地逛了一圈玄武湖。所以当我这样的大众选手已经到达终点时,他们却没能看到后半程的沿途风光。
如果已经习惯用手机阅读,我们不妨也确定一下最近最想读的东西,并给自己定一个大致的时限。对于不管什么事都爱拖到最后一刻才完成的人来说,设定时限更为必要,因为如果缺少紧迫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如何,很难保证。
另外,还要给手机做必要的瘦身。
对于我来说,就是退出一些可有可无的群,以及不再关注一些没有多大价值的公众号,让自己少受些干扰。例如,之前因为制作电子相册,我曾经关注了一个这方面的公众号,但是我对它推送的绝大部分文章并没有多大兴趣,就可以不再保留。这就像以前读书时,如果周围太过嘈杂,让我们很难专心的话,我们可以把窗户关严,或者另外去找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尽量为自己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这样一来,说不定我很快就会找回那些在地铁上读《论语》的日子。
但愿再过一段时间,我又可以自豪地跟你说:“我最近又读了一本书,不过你知道吗,还是在上下班的地铁上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