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42】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台风“云雀”过后的江南,天也惆怅了几分,伤感了些许。善变的雨,淅淅沥沥洒满了南湖;调皮的风,呼呼啦啦吹长了柳枝;孜孜的蝉,知了知了唤醒了岁月。在轰轰隆隆的热闹声里,日子被催赶着前行。不知不觉中,时间的卷轴,硬是撕扯去了昨日的那一页。随风飘零的那一片金黄,悠悠荡荡轻轻滑落,便与“立秋”两个字默契地紧紧吻合在了一起!
一叶知秋说起秋,更多的是愁丝绵绵,伤感连连。抑或是柳公子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又或是吴梦窗的“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再者便是马先生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总之,那些都会在心头涌上一种悲叹,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
然,事物总是两面性的。当你愁上心头之时,我却悄然滋涨了秋的情怀。好似“诗豪”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便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乐观豁达情怀。谁说,这秋,就不能拥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哪!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当你在秋的季节,站在那个属于秋的余晖之下,任凭落日将烧红的晚霞抛洒向大地。那一刻,或披一身金黄巍峨矗立着的树儿;或泛着金光的湖水与倒映其中的苍翠;或耕作晚归的农夫头戴斗笠上顶着的金辉,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彼此交融在了一起。然后,放眼望向那远处火红的山脉,连绵起伏把余晖悄悄收纳。定神之下,你必定会为此如痴如醉,几近疯狂,胸中喷薄而出便自然会是这一句:难道这不是一种满眼秋韵的绝佳美景图吗?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老人家对秋的理解更胜一筹了。在满目的金黄背后,便已经看透了人世间的凄凄惨惨戚戚,懂得了世间冷暖,毕竟,人生一路,好多东西只能如人饮水,各自体会了!而满地的黄叶被风吹散后,或飘落于树丛,或漂荡于湖面,零零落落,三三两两,必然会散发出一种无形的悲凉来。一叶知秋,便应是这题中之意了吧!
一叶知秋我对秋的理解,想必可以用一个“承”字概括了去。先是秋的承载。秋之胸怀,必断然不可仅仅将其看作为四季之一而敷衍了事。因为秋的收获,是来自冬的蕴藏、春的播种和夏的成长。秋之硕果累累,便是其他三季的集中成果展示,这便是一种无法取代的承载之力。同时,春去秋来,也是一种历史的承载,从春秋战国到汉唐盛世;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从明清败落到中华崛起;从多事之秋到秋韵弥漫。每每秋的到来,便告诉了世人,一年又过了大半载,收获了忙碌与清闲,便可以总结一年的是非得失了。
次是秋的承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便是秋的一种默默承诺。秋,可以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从胆怯到勇敢,从羞涩到大方,从含蓄到奔放。只要是有秋来过的地方,便总能感知秋的韵味和色彩,点点滴滴,层层叠叠,由表及里,由浅到深,装饰了万物,扮靓了世界。放眼望去,处处有一种浓墨重彩的油画般深刻,却依然可以显示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感怀。站在秋的季节里,你闭眼聆听,就可以感知到那是一幅何等多姿多彩的景象了。
再是秋的承接。那一叶飘落时的看似无奈,殊不知,其实是一种生命的轮回,是一种自然的承接。新的生命便已经在那一叶飘零之时,悄然酝酿了。叶完成了在树上飘摇守护的应有使命,就开启了新的任务模式,去滋养树的根茎。它的离去,给即将入冬的树儿减轻了负担,即便是依依不舍,但也能顾全大局,牺牲自我而成全新生命,这便是一种伟大的承接。人世间的生命轮回,不也是如此的吗?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虽然,这种说法,有偏颇。毕竟,秋后还有漫长的冬季。但一叶之落,至少,也是代表了一个季节的来临,知晓了这其中岁月轮回的无情和执著。
今天立秋了。看着那地上的片片花黄,不忍踩碎。我想,这便是新的一个轮回的开始吧!
一叶知秋2018年8月7日
网友评论
读诗赏情幽。
万首诗词揉文里。
秋声秋语秋思绪,
融景融色融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