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提到了该如何明确一个问题。主要是分成四个步骤:
首先,是我们要发现一个「命题」而不是把「命题」当成「问题」;
其次,是确认,这个「命题」的真实场景是什么,用事实描述,回到案发现场,做case study;
再次,研究了足够多的case之后,要对现象进行分类,做归因,找出问题的根源。一个命题肯定不止一个案发现场,那么就要判断,每个案发现场所对应的问题根源是什么。
最后,就是判断是否真的要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资源匹配和难易度,优先级的判断了。
那么,走完上述四个步骤之后,基本上就到了「拆解」的环节了。
简单的问题和复杂的问题,基本上都是靠「拆」,只有拆了,才能搞清楚,影响问题的因素有什么,才能各个击破。
今天就想详细的说说「拆迁大法」,尤其是公式拆解法,和流程拆解法。这两种方法,其实本门课程,都会教这两种方法。比如说第三周的KPI,第六周的用户体验地图。
为啥我会特别强调这两种方法呢?因为,公式拆解法,基本上能解决80%的问题,剩下的问题,则需要通过梳理用户流程梳理来解决。
定位问题:分叉式拆解
很多问题之所以难搞,就是因为它特别宏大而且复杂。
我们解决起来也不知道从何入手。比如我们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但是怎么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可能很多人都比较难以下手。
或者说,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阅读量下降了,业绩下降了,你要解决吧?该怎么入手,从哪里开始解决?哪个部分是关键变量?
你可能模糊的知道一些,然后凭着感觉去调整一下文案,逻辑,排版等等,但你可能自己心里也没底,这算不算是解决了问题。
所以,在开始拆之前,也要做好一个动作:定位到「元问题」。
所谓复杂问题,就是掺杂了多个维度和变量的问题。复杂问题是不可被直接解决的。我们每天应对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其实都是在下意识的做拆解,然后再一一去解决掉。
但是下意识靠不住啊,如果遇到自己经验以外的复杂问题,不就一脸懵逼了吗?
所以,我们需要在「明确问题」的第三步「找出问题的根源」的基础上,对这个根源做一轮解构。比如说,业绩这个问题,从以往的知识结构来看,大概就两个影响因素:流量和转化率。
所谓的定位,就是定位到这些「问题」的构成要素上。
任何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本身都会自带一个结构。只是,你的知识储备,能否cover了这个知识结构。
如果把一个复杂问题比喻成一个大树,那么元问题,则是这些树上的枝杈。如果有学员上过运营P3的话,其实应该能理解,这就是「分支式拆解法」。
本质,是需要养成「框架式思维」的思考方式。
公式拆解法
经有一个麦肯锡的人跳槽到了谷歌,给谷歌的一个广告部门做业务管理,负责这个部门提升广告业务的收入。
他入职的第一天就问了下属们一个问题,“我们这个部门的业务公式是什么?”他的下属们就都被问蒙了,他们想,“我们部门没有什么公式啊。”
后来,这个麦肯锡来的人通过和整个部门的人沟通,最终得出了他们部门的一个业务公式。这个公式就是: 广告收入=展现量×点击率×每个点击的价格 。
我觉得这个例子很典型。我们很多人以为没有KPI就是不需要掌握公式,但其实,所有的我们所做的工作,都应该尽量且应该公式化。
这是滴滴在前段时间自己公布的业绩公式。
从之前那个故事可以看到,在麦肯锡这个人之前,整个部门是有明确的目标的,也就是怎么提高广告收入。但是对于如何达成,该怎么做,没人想清楚。
没人想清楚,倒不是他们能力不行,而是没搞清楚广告收入背后的影响因子「元问题」是什么。
而有了这个公式,我们就对于如何提高广告收入有了具体清晰的路径:要么提高展现量,要么提高点击率,要么提高每个点击率的价格。
所以,每个复杂问题的背后,基本上80%都可以以公式的方式拆成元问题。在业务当中,就是KPI了。所以说,拆分问题是每个老板们天天在做的东西。
流程化拆解
流程化拆解的核心目的,是搞清楚最优路径,也被称为「用户故事地图」。
比如你想解决用户信任的问题,那么你可能就优先要梳理一下路径节点,在节点上来做节点分析。
通常情况下,一些已经能够顺着用户路径搞清楚的工作流程,都可以做用户故事地图,然后从中做元问题定位。
就像流水线一样,一个问题可能并不是突然就爆发出来了,而是在流程诞生到落地的环节,因为某种原因而产生的。
就比如说新用户报名这个事情,很多学员在官网报名之后,并没有改掉昵称,所以在分配助教的时候,都是sjk123456这种,完全对不上号。分配助教极其痛苦。
这个事情简单吧?但是梳理之后,发现在产品机制出面解决之前(比如上APP),只能从现有的接触点出发,寻找节点来尝试做动作。后来梳理了流程节点之后,尝试了在与用户进行第一次接触的时候做强引导,也就是改变了引导规则,基本上不改名率降低了80%。
但是,在完成流程拆解之后,会涉及到一个问题:我该在哪个节点尝试优化呢?
这里就需要借助另外两个概念:「假设驱动」和「构建问题树」
假设驱动
所谓假设驱动,是指在应对复杂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尽可能合理的假设,假设问题出现在某一个节点上。
以前面的报名改名流程来讲,接触点很多,但是通过分析,发现学员上课后,通过课程页面注意到「改名」,开营仪式上的告知等等都可以,但是触达率较低。所以会假设学员第一次加班主任的节点上,在沟通和触达上会提升明显。
在有这个假设的铺垫下,去尝试,测试。
所以,假设驱动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给你一个聚焦点。流程拆解不同于公式拆解,没有一个聚焦点和清晰的执行优先级,所以设立假设,可以让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
至于这个假设对错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的逻辑和过程。如果假设不成立,我们也依然可以不断修改假设,设定新的假设去收集数据信息,再去验证假设。
第二个好处,是省时省力。因为假设驱动是可以让我们一直沿着聚焦点,投入的时间和资源分配都在最可能解决的那个问题上。
问题树
第二个概念,是「问题树」,也可以被称作「知识结构」。
在上面的定位元问题环节,一般情况下,拆出的问题,大概率长的跟思维导图差不多。大问题拆成小问题,将这些小任务就变成了任务。
但是这些问题,可以说会对应着相应的「概念」,也就是说,你懂,才懂,不懂,那就无法继续拆下去。
构建问题树的两个必备方法,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文章参考:如何快速熟悉一个陌生领域)
最后,总结一下三个拆解方法的总结:来源于运营P3
问题拆分的核心原则:MECE原则
要想把问题彻底拆清楚,上面的三个方法还不足够,还需要具备一个意识:MECE法则。意思是,完全穷尽,互相独立。
以人群分类来讲,可以给大家看个例子。
那么,如何改保证确保MECE法则呢?一般就是并列和递进两种。我们在做拆分的时候,优先去寻找数理化结构的分类方式。也就是说,如果能公式拆解一切,且这个公式是被认可的,那这基本上就是最理想的分类方式。
所以,一个是要熟识你所在领域的业务和常识,一个是要经常提问和学习,这样你就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对更多的领域有自己的一套理解,你就能够更好地拆解问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