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冬月渐暖
梭罗说:“棉花上来了,布匹下去了;丝上来了,毛织品下去了;图书上去了,可是写作的智力却下降了。”
而我们都说“人人都是自媒体”,说写作是零成本、高收益的事情。于是,涌现了一大批疯狂写作的人。
这里每一个爱写作的人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出书,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文字。
有的人确实写的很好,出了名,并收获了一大批忠诚粉丝。可更多的是写了很多年,没有太大的长进,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看。
如果你看到有人出书了,你可能会情不自禁地夸赞:哇,这个人好棒!
但是,如果你对市场行情稍微有一点了解的话,你就会知道出版书籍是分好几种情况的:
第一、计划图书,就是即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图书。由作者提供文稿,并于编辑一起审核敲定内容与设计,由出版社进行出版的书籍。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数书籍都属于计划图书类。
第二、自费出版,即作者自由度比较大的一种出版形式。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将自己的论文、小说或者其他体裁的文字进行出版,但一般花费较高。
第三、合作出版,是介于计划图书和自费出版之间的一种更为灵活的形式。
所以,如果你得知有人出书了,不要马上就急红了眼 ,你首先要知道他是通过那种途径出书的。不同的途径,对书的质量评价都有不同。
如果是第一种,那就说明作品确实很有价值;如果是第三种,那就说明作品的质量还不错,很有潜力;但如果是第二种的话,那就不能武断地判定作品质量了。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很多的书,不乏经典之作,也不少“套路产品”,片面迎合读者口味,渐渐失去写作的初心。于是,我们见到了许多“高产作家”。
以前,我们说某个作家高产,是说他写得快,但又各个是精品,实属夸赞。
可当我们现在再说“高产”得时候,大多是一讽刺之语,讽刺那些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作家。他们在写作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偏,面积越来越狭窄。
就像我们常说的“信息爆炸”一样,出书也在趋于“爆炸”了。市面上的书越来越多,看的人越来越少,它所包含的意义也越来越浅。
要知道,以量取胜,从来都不是长久之策。在重“量”的同时,更要注重“质”。
否则的话,即便出书又如何,可能根本就没有人会去看,那个时候你又该怎么办呢?
如果可以,请不要盲目出书,请善待文字,善待每一位读者。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瓦尔登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