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说一下,人体在跑步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人体的能量储备有四种形式,三磷酸腺苷、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下面说详细说一下几种能量源。
01
三磷酸腺苷
三磷酸腺苷是身体获得能量最快的来源,比如短跑冲刺或是跳远等爆发类动作使用此作为能量来源。
三磷酸腺苷是人体随时准备好使用的能量源头。
02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以糖原的形式存储在肌肉和肝脏中,可以通过有氧和无氧两种形式产生能量。碳水化合物与氧气结合进行代谢,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以及肌肉用的三磷酸腺苷,供身体活动。
碳水化合物在无氧情况下,会额外分泌乳酸这种物质,这种物质分泌过多会让血液酸碱度失衡,这也是我们经历短跑等无氧运动后我们一般会气喘吁吁,因为身体需要氧气来中和血液酸碱度。
可以说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03
蛋白质
当身体的碳水化合物快要耗尽时,身体会启用应急机制,开始消耗存储在体内的蛋白质,消耗这些蛋白质会分解一些身体组织,如肌肉组织或一些血红蛋白。 因此说蛋白质是人体最昂贵的燃料,不得已时才会启用。
04
脂肪
身体的脂肪主要存储在腹部和皮下组织,也就是我们外表看到的大肚子和身体上的肥膘,一位正常体重的人的脂肪储备足以支撑其跑几十次的全程马拉松,是人体最强大、最持久的能量来源。
但是脂肪分解过程必须氧气和碳水化合物的结合下才能进行。
脂肪是人体最强大、最持久的能量源。
人体在慢跑的过程中,要控制身体不要进入无氧状态,因为无氧状态下不会分解脂肪。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心率在有氧区间。
一个简单的办法来判断,当前跑步的速度是在有氧还是无氧区间,就是你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你不觉得喘,能正常说话,那么你就在有氧区间;当你觉得有些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这个时候就会处于无氧区间。
有人说慢跑慢小时之后脂肪才开始燃烧,经过专家研究,其实是不对的,其实身体在你开始有氧运动之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就开始进行分解了。
对于大部分跑步减肥的朋友来讲,我们在跑步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速度,保持自己在一个有氧区间下,这样你的脂肪就在消耗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