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抓住“藏”的力量

作者: 少点盐栀子 | 来源:发表于2016-11-07 10:47 被阅读251次

今日立冬,冬之初立,是一年中“藏”的开始。早晨推开窗户,往楼下一看,原来街道旁的梧桐树不知不觉真的已经掉光了叶子。生命悄悄沉寂下来,人也随着气温的降低,抚平了心中的躁动。

冬是“终了”的意思,但并不是“结束”。天地间此时的冷寂,只是把所有的力量都积蓄在了体内,规避寒冷,等到来年春天阳气生发的时候,再用劲破土而出,拼命生长。在冬天抓住“藏”的力量,把身体的阳气收藏的越彻底,来年根基才会越稳固,一整年都保持精神饱满、阳气充盈的状态。

冬藏阳气,重在两个方面

要想“藏”好身体内的阳气:一要减少阳气的消耗;二才是慢慢补。

立冬之后,天气越来越冷。从北方吹下来的风,凌冽而干燥,带着好几分不近人情的寒意,我可是早早就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了。前两天出门逛街一看,竟然有好几个姑娘穿着短裙,露着腿……我既羡慕姑娘们腿细,又忍不住感叹,这可是不断在消耗我们自身的阳气啊。

就像大树落叶,松鼠冬眠,自然界里的生命自有一套抵御寒冬的方法。人也一样,如果没有保暖,身体就会调动阳气来抵御寒气的侵袭。长期这样消耗阳气,到后来你会发现,因为阳气不足,不能充盈四肢,一到冬天手脚就会冰凉;抵抗力也比较弱,总是反复的感冒。

减少阳气消耗,先护住这几个重要的穴位

冬天气候寒冷,我们会穿得厚厚的、戴上温暖的手套,却往往忽略了两个重要的地方——脖颈和脚踝。人的后背和脖子尤其怕风,脑后的大椎、风门、风府、风池这几大要穴,是人体排寒排风的出口,同时,也容易成为寒风进入人体的捷径。

大椎穴: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汇的穴位,具有统领一身阳气的作用。大椎穴不通,会堵塞身体的七条经络。经络不畅,气血就不能顺利地运行。身体得不到气血滋养,就如同冬天没有得到养分的树木,失去生机。

风门穴:风门穴在第二椎下两旁,主治风疾,在日本有“风门之穴人人灸”的谚语。风门穴受寒,我们就很容易感冒、流鼻涕、甚至头晕目眩。

所以要提醒各位姑娘们,冬天的时候,一定记得围上围巾,或者穿高领的毛衣,避免寒风直接吹到我们脖子和肩颈的部位,让寒气通过这两个重要的穴位侵入身体,损耗我们的阳气。

中医讲究「热从头生,寒从足入」,我们的脚距离心脏最远,也最易气血不足,受寒邪侵袭。很多姑娘爱在冬天的时候穿牛仔裤,把裤脚挽起露出纤细的脚踝,这种穿法是最容易受寒的。

冬天的时候最好能穿毛茸茸的雪地靴,或者是长靴子,把脚踝包裹住。回家之后还可以在睡前用热水泡泡脚,温暖从脚底蔓延到全身,也能睡一个安稳的好觉:)

避免大汗淋漓,让身体外泄阳气

《遵生八笺》在冬季摄生消息论里面写到:“……所忌发汗,恐泄阳气故也”。意思是说冬天避免用发大汗的方法排寒,会出现外泄阳气的情况。冬主藏,冬天的时候要避免做一些会让身体大汗淋漓的事情,泄露我们的阳气。

忌剧烈运动

动则生阳,运动是帮助身体生发阳气的过程。但是需要避免做大汗淋漓的剧烈运动,剧烈的运动会导致我们阳气外泄,无法收藏。特别是晚上做运动,除了阳气外泄,还极为容易伤阴。冬主阴,而冬夜为阴中之阴,在冬天的晚上进行剧烈运动,打扰了阴阳转化的规律。长期如此,人就容易失眠,长痘,皮肤暗淡而没有光彩。

冬天的时候建议能多做做瑜伽,让身体保持微微出汗的状态,这样既不消耗阳气又能帮助我们抵御寒风,保持优雅的体态。

忌泡脚出大汗

我上面说每天晚上睡觉时大家可以泡泡脚,但是怎么泡脚是有讲究的。首先泡脚时,水温不要太热,控制在40度左右,要求热而不烫。泡脚时最多不要超过30分钟,避免出汗太多,泡至身体微微发汗即可。

泡脚之后不能马上睡觉,可以喝一杯温水,给身体补充水份。再趁着双脚发热的时候揉揉脚底,及时穿好袜子保暖,等待全身热度缓缓降低后再入睡。

忌冬日汗蒸

去做汗蒸最爽的一件事,就是感受皮肤疯狂的冒汗。身体内的水份大量排出,让我有种自己默默瘦了4、5斤的感觉,冬日做汗蒸可以算消耗阳气最厉害的一件事了。

喜欢汗蒸的姑娘最好是等天气暖和了再去,平时泡泡脚,多去散散步,顺应冬天的规律,就是我们呵护身体方式。

冬季补阳,以轻补为主

除了避免对阳气的过多消耗,我们还需要在冬天给身体适当补充阳气。冬补阳气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叫做“少火生气”,和夏天不一样,要慢慢的补。就好像是我们煮一碗焖锅饭,要用小火慢慢地煨,火大了饭就会糊。所以冬天补阳气,需要轻补,避免上火。

晒后背

清代名医曹庭栋在《养生随笔》里面写:

日清风定,就南窗下,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

补阳气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晒后背啦,人体抵御寒邪的第一道防线就是足太阳膀胱经。出太阳的时候出去多晒晒,不出太阳的时候也可以用暖炉对着后背烤烤,直到全身暖烘烘的,最好能打几个喷嚏出来,把体内的寒气驱除,阳气也足了。

艾灸

冬天艾灸和夏天不一样,冬天艾灸的频率和时间都要短一些。每周进行2~3次艾灸,悬灸时每个穴位不超过10分钟;如果使用艾灸盒,每个穴位不超过20分钟。需要慢慢补,以免上火。

艾灸的穴位主要有3个:

大椎穴:大椎穴我上面提过了,它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汇的穴位,具有统领一身阳气的作用。

命门穴:命门穴被称为“生命之门”,为身体督脉上的阳穴。有温肾壮阳、培元补肾的作用。

涌泉穴:是人体肾经的起始穴,艾灸涌泉穴,可以引火下行,温暖下身。

冬天气温寒冷,艾灸的时候注意保暖。等到上午室内气温慢慢回暖的时候,着宽松舒适的衣物,放松,缓缓的呼一口气,让气血平稳的运行,开始艾灸。

立冬了,天地万物都收藏起来,等待春天的萌芽。我们也是,收敛好心情,把焦躁,烦闷和忧郁通通都忘掉,稳定心神,重新开始……

小伙伴们,我是少点盐的栀子姑娘~希望把更多关爱和呵护身体的方式方法与你。

如果你喜欢美食,关心健康,少点盐是个不错的选择。

微信公众号:少点盐(shaodianyan91);

想和我继续聊,有什么问题询问我,欢迎加我的个人微信栀子(haolife91)

相关文章

  • 今日立冬,抓住“藏”的力量

    今日立冬,冬之初立,是一年中“藏”的开始。早晨推开窗户,往楼下一看,原来街道旁的梧桐树不知不觉真的已经掉光了叶子。...

  • 立冬的碎碎念

    立冬碎碎念 今日为立冬 初冬暖阳万物藏 岁月沉香悦时光 立冬之初, 暖心满袖! 立冬了,疫情也来了,愿这...

  • 生活絮语の立冬这一天的小浪漫

    今天立冬,其实我并不知道,还是看到工作群里设计发出来的立冬设计图,才恍然“哦,都立冬了耶” 今日立冬‖秋尽冬来,藏...

  • 冬至已至

    立冬是一年阳气生、长、收、藏中——“藏”的开始。“藏”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根基、小马达、核心力量。 在北方,水泽开始结...

  • 立冬——藏

    “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自然界阴盛阳衰,各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寒”是冬季气候...

  • 庚子年立冬日

    2020年11月7日 星期六 北京 初冬暖阳万物藏, 岁月沉香悦时光 。 今日立冬,顺问冬安! 进入庚子年立冬...

  • 立冬

    今日立冬,说到冬,想到的就是"藏''字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藏的是什么。 中医有“药养不如食养,食养不如精...

  • 你好,昨日立冬!

    今日立冬,小伙伴们做好了迎接冬天的准备了吗? 立冬意味着冬季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

  • 立冬

    逆怒长刮西北风 道生万物啸空灵 天地归藏寒伊始 不觉今日已立冬

  • 立冬多寒凉,万物皆冬藏

    立冬多寒凉,万物皆冬藏。今日已立冬,期待万物皆藏的冬日,孕育出下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 春夏秋冬的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日立冬,抓住“藏”的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xo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