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539090/b73e6c7bb4a220c5.jpeg)
东北的天亮得早了,一轮明亮的圆月高高挂在天上,淡淡地云霞在天空点缀,我抬头望望那轮明月,圆圆的亮亮的,我想应该是阴历十五左右吧。我没有赖床的习惯,既然醒来了,就起床吧。依然按照日常生活方式的流程进行读书打卡。
昨晚和侄女聊了一些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她说自己的情绪有些波动,就是因为和她妈妈聊弟弟的学习的时候产生的,虽然结果还是达到了她的满意,但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
侄女不仅是自己能够学习好,还有一套学习的方法,也有一套带孩子学习的方法。所以,每到放假,她就会成为弟弟的辅导老师,不仅陪弟弟一起玩,还给他建立起一套规矩。比如,写作业是几点,用时是多长,过了时间点就不要写了,以此来稳定他学习的习惯,还有治他拖延的毛病。
春节过后,侄女就给弟弟买来一本《雪漠诗说老子》,每天打卡读书,八十一章已经读了将近一个月,平时读二十多分钟,有的章节长一点,他读得慢一点的话,也会读到四十分钟左右,从他读书的热情,还有他读书的状态来说已经进入到了书中,特别是他会随着读书认识一些生字,还能够问出一些深奥的问题,也就可以思考一些关于生命本身的问题,这对于成长来说是很有益的。
选老子这本书,也是因为要从智慧的高峰来切入,站在顶峰才会有俯瞰全貌的眼光。
侄女说,妈妈忽然来信息说,学校老师因为弟弟的学习和写字问题,写了多少遍就是记不住,笔画完全是错的,一点基础都没有,妈妈就特别生气,要罚他每天抄一篇课文。妈妈虽然是小心的商量着问她,要不就把读书打卡停掉,让他多写点字。
侄女很无奈,经过一个假期的努力,他的字和学习成绩都已经被老师夸。现在居然又要丢掉已经形成的学习方式。之所以会有现在的退步,本身就是没有贯彻执行已经养成的好习惯。
每天抄一篇课文,这是不合理且不理智的惩罚。一个人的字好不好,跟他写了多少“凑字数”字关系不大,跟他写了多少“想写好的字”的有关。
最终,侄女又给弟弟制定了新的家规,六点半必须完成作业,七点必须开始上一节十分钟的写字课,同时与读书打卡一起提交。也跟妈妈说了家长的注意事项,不要陪读,不要监督,规定好要用多少时间完成任务,没完成就给两戒尺打手心。规定好十点睡觉,背不完让孩子自己想办法。直接来两戒尺打手心,这不是体罚,这是结果导向性的教育方式,这样孩子会在过程中自己想办法解决,自己才会有主动性。要放手让他自己去完成,给个规矩标尺就行。
家长应该以结果导向,过程中让孩子自己去探索,适当的可以指导一下方向,但绝对不能在过程中随时陪伴代替孩子的成长。但是现在的家长都是过程导向,仿佛只要看着孩子完成作业,孩子的成绩就能提升一样,殊不知这样只能解决自己的焦虑罢了,对于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听侄女说,弟弟按照她的规定完成的不错,六点写完作业出去骑车玩了一个小时,回来七点开始读书打卡和练字。晚上,又收到了侄子读书打卡的录音,今天也多了侄女要求的练字打卡。
孩子的成长并不仅仅是孩子本身,如果父母没有一种开阔的视野,就会以短视的做法来把孩子的很多可能性毁掉。所以,现代教育最应该启蒙的就是家长,家长的眼界与脑胸怀,观念与思维会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发展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