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不是鸡汤,没有很夸张的好,但是一定会有收获,至少会改变对自己和周围人和事的看法,这本书不好的一点就是为了赞同阿德勒的目的伦,总是否定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一种思想就否定另一种思想。现实中,我们常常用原因论充当逃避不堪的借口,比如一个人性格的缺陷会归因于自己的原生家庭或者成长过程中的遭遇,虽然这些原因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地沉浸在原因里面,就等于故步自封。这时候我们需要用目的论来审视自己的内心,既然那些原因是存在的,没有办法改变的,我们守着这些原因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呢?为了让别人能够容忍和包容你的不堪吗?然后你就能成功了吗?并不能的吧?当我们看清了自己沉浸于失败的原因的真实目的之后,我们应该逼着自己往前走了。
我觉得原因论是表层的,目的伦可能挖掘得更深一点。
我们可以用原因论去包容别人,然后用目的论检视自己。
网友评论